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鹿斑比的犹太父亲

2021-04-25 14: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MKLA 守望中东 收录于话题#人物 Figure11个

小鹿斑比 (1942) 大概是迪士尼电影中最最可爱的动物角色之一了。

然而,在迪斯尼描绘的温馨美好的童话世界之外,斑比也曾经有一段艰难的成长经历。

原著《斑比,森林中的生活》(1923) 的作者、奥地利犹太小说家费利克斯·萨尔腾 (Felix Salten) 并无意成为儿童读物作家——这不仅是一本写给孩子们的书,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和人类对动物的捕猎是血淋淋的真实——这更是一篇抛给成年人的诘问,关于犹太人的命运,关于杀戮与幸存。

一只林鼬刚刚抓到了老鼠。他“嗖”地一下蹿了过去,蹲到路边啃噬自己的食物。

斑比害怕极了,他的心脏在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中剧烈地收缩着。

惊魂未定的斑比问道:“我们也会把老鼠杀掉吗?”

“不会,”他的妈妈说。

“永远也不会?”斑比问道。

“嗯,永远也不会。”

“为什么不会呢?”斑比稍稍放下心来。

“因为我们永远不会杀害任何动物。”鹿妈妈的回答非常简单。

于是斑比又是一只快乐的小鹿了。

1869年9月,萨尔腾出生在奥匈帝国布达佩斯的一个正统派拉比家庭中,原名西格蒙德·萨尔茨曼 (Sigmund Salzman)。在只有4周大的时候,他就与家人移居到了维也纳。在那里,随着奥地利1867年2月宪法的颁布,犹太人终于获得了公民身份和平等的民事、政治、宗教权利。

萨尔腾有六个兄弟姐妹,家境并不富裕。16岁时,由于父亲破产,一家人陷入贫困,萨尔腾便只能终止了学业。他一边在保险公司上班补贴家用,一边向艺术杂志和文学刊物投稿诗歌和书评,在短短2年内就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和名气,作为一位高产的剧作家和戏剧评论家活跃在奥地利和德国的各大报纸版面上。

1890年,21岁的萨尔腾融入了著名的知识分子小团体 “青年维也纳” (Jung Wien),成为葛林施泰德咖啡馆 (Café Griensteidl) 的常客,与其他作家和学者谈笑风生。

也正是在这个咖啡馆,日后的小鹿斑比之父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之父西奥多·赫茨尔相遇了。

▲ 油画中 1890年的咖啡馆 Cafe Griensteidl, Wien, 1890 by Reinhold Volkel

▲ 1895年的萨尔腾(左)与 1897年的赫茨尔(右)Salten in 1895 & Dr. Herzl in 1897

▲ 1904年的萨尔腾(左)与 1903年的赫茨尔(右)Salten in 1904 & Dr. Herzl in 1903

▲ 迪士尼华裔画师黄齐耀的电影概念设计 By production concept artist Tyrus Wong

赫茨尔比萨尔腾年长九岁,也是出生在布达佩斯的维也纳犹太人。对于萨尔腾来说,赫茨尔既像是兄长,又是颇具魅力的精神导师。

1895年德雷弗斯事件后,赫茨尔结束在巴黎的驻外记者生活,回到维也纳担任《新自由报》("Neue Freie Presse") 专栏编辑。面对反犹主义,对同化彻底感到幻灭的赫茨尔开始思考犹太复国的可能性。他邀请萨尔腾接手一部分编辑事务,自己则投身于锡安主义的理论构建和游说活动。

1897年,赫茨尔创办锡安主义周报《世界》("Die Welt")。

由于赫茨尔的观点在当时相当激进,报纸首期发行前10天还只有2人订阅。到了第10个月,固定读者也只有280人,而当时维也纳的犹太人口已经超过10万。但即便读者寥寥无几,萨尔腾仍然坚定地支持着赫茨尔。他亲自动笔,在困难重重的创刊第一年里,凭一己之力为报纸贡献了一整个专栏。

在文章中,萨尔腾时常鼓励读者为犹太文化的传承而自豪、关切东欧犹太人的贫苦生活,并且提醒人们警惕反犹主义和煽动民族仇恨的民粹领袖。(值得敬佩的是,萨尔腾在追随赫茨尔的同时也高效地发展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1900年,萨尔腾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02年,萨尔腾与女演员奥莉·梅茨尔 (Ollie Meltz) 结婚。1903年,两人迎來了长子保罗·雅各 (Paul Jakob)。1904年,小女儿安娜·凯瑟琳娜出生 (Anna Katharina)。此后,为了撑起自己的小家,萨尔腾更是以平均每年一部著作的频率飞速输出。)

▲ 萨尔腾和他的孩子们,摄于1910年前后 Felix Salten and his children, ca. 1910

▲ 赫茨尔在巴勒斯坦,1898年11月。Theodor Herzl in Palestine in November 1898. David Wolffsohn, Imagno/Getty Images.

1904年,赫茨尔因肺炎和心脏病去世,年仅44岁。

萨尔腾继承了赫茨尔的梦想。他与《世界》报主编、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Martin Buber) 一起积极地为锡安主义奔走。布伯的严谨治学加上萨尔腾的幽默潇洒,无论面对怎样的听众,两人互补的性格总能让这个组合熠熠生辉,为每一场演讲带来了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的热烈掌声。

1924年,萨尔腾经由埃及和西奈半岛,踏上了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他要去亲眼看一看,20年后,赫茨尔的愿景实现到了怎样的程度。

萨尔腾一路造访了耶路撒冷、特拉维夫、伯利恒、加利利湖沿岸、海法、以及多个基布兹和莫沙夫(Ein Harod, Ein Yosef, Rosh Pina),并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犹太历史和宗教的思考于1925年正式编集出版。书名《古老土地上的新人民:巴勒斯坦游记》或许也是对赫茨尔的锡安主义乌托邦小说《新故土》的致敬。

旅途中,萨尔腾也看到了这片圣地上日益严峻的民族冲突。

他在书中颇具前瞻性地指出:“对于犹太人来说,和平与和解是唯一正确的政策。……在这里,在自己的故土上,犹太人不应像欧洲人一样出于对占领的贪欲而四处践踏,不应用暴力对抗暴力——即便有实力的时候也不应该这么做。……当下,他们需要的是在土壤和人们的心中播种与阿拉伯人永远共处的种子。如果他们现在播撒怨愤和仇恨,那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收获包容,更不用说友爱了。”

▲ 萨尔腾与赫茨尔的书 Cover of Salten's Neue Menschen auf alter Erde, published in 1925 (Left) & Cover of Herzl 's Altneuland, published in 1902 (Right)

▲ 《斑比:森林中的生活》第一版 Bambi: Eine Lebensgeschichte aus dem Walde (Berlin Im Verlag Ullstein, 1923).

回到我们的小鹿斑比。

无论作者本人是否有意(像纳粹政府声称的那样)将小鹿斑比的森林生活写作欧洲犹太问题的政治隐喻,无庸置疑的是——在《斑比》于1923年出版之前,萨尔腾已经从事锡安主义活动长达20多年,即将出发前往巴勒斯坦,并且在奥地利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哈布斯堡王朝的没落,以及纳粹势力的兴起。

猎人来到了森林。曾经被猎人领养的小鹿戈博自信地穿过阳光下的草坪,想要向他问好。一声雷鸣般的枪响。

戈博跳了起来,立刻转头狂奔,逃回了树丛。在林子里的等他的斑比也跟上了上去,飞速地跑了起来。但是很快戈博就倒下了。

他的侧腹被子弹撕开,血淋淋的内脏正汩汩地向外流淌。戈博动作迟缓地抬起头,吃力地说:

“……他不认识我了……”

▲ 黄齐耀作 By Tyrus Wong

后来,斑比刻意避开童年时的朋友们,搬到了森林深处。

他的生活孤独、压抑。

某一天,斑比在散步途中偶遇曾经一起嬉闹的猫头鹰和小松鼠。他们和斑比热情地打招呼,叽叽喳喳地叙旧,可是斑比却丝毫提不起兴致。他敷衍了几句,默默地走开了。甚至在看到青梅竹马的法琳的时候,他也只能定定地站在她看不见的阴影中。

太久没有看到法琳了,他心脏再次火热地跳动起来。

法琳娜走得很慢,似乎很疲惫,又似乎很悲伤。她现在看起来越来越像她的母亲了,是的,像安娜阿姨。突然注意到这一点的斑比感到一阵刺痛。

法琳抬起了头,看向了这边,仿佛感觉到斑比就在附近。

斑比的心中再一次涌起走向她的冲动。然而他再一次留在了原地,无力、无助,动弹不得。

斑比注视着老去的法琳和她的银发。“无忧无虑的勇敢的小法琳,曾经多么美丽,多么灵巧。“童年的回忆瞬间点亮了斑比的世界。那块草坪,那些妈妈带他走过的路,那些与戈博和法琳一起玩过的游戏,那些友好的蚂蚱和蝴蝶,那场打败卡鲁斯和雷诺、赢回法琳的决斗。想到这些,斑比又快乐起来。

那一边,法琳正在渐渐走远。她走得很慢,把头垂得很低很低,疲惫、悲伤。那一刻,斑比对她的怜爱就快要溢出胸口。他想要穿过那棵长久以来将他与法琳和其他朋友隔开的榉木,想要把她找回来,想要和她说起他们还是孩子时的那段日子,想要怀念往昔。

他就这么想着。法琳穿过了荒芜的灌木丛,最终消失不见。

斑比站在那里良久,目光停留在她的方向。

▲ 黄齐耀作 By Tyrus Wong

正如一位美国诗人 (Mari Ness) 在书评中写道:“斑比活了下来,但并非完好如初。” (Bambi survives, but not undamaged.)

如果说斑比的一生是20世纪初犹太人处境的写照,它又未尝不是关于萨尔腾自己的一则预言?

1936年,纳粹德国政府将《斑比》列为禁书,当众焚烧,仅仅因为萨尔腾是犹太人。但即便如此,当时的萨尔腾也依然坚信,家乡维也纳决不会抛弃自己。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年4月,萨尔腾的好友史蒂芬·茨维格对愈演愈烈的反犹主义感到担忧。他力劝萨尔腾出国避难,希望他来英国投奔自己,但是萨尔腾婉拒了。

短短几周后,纳粹政府便没收了萨尔腾的别墅、财产和全部藏书。所幸萨尔腾的女儿旅居瑞士,终于排除万难把父母接到了苏黎世。

只是,萨尔腾的身份不能在瑞士合法工作,他的晚年生活又再次陷入拮据。国际版权保护知识的匮乏也让他的经济情况雪上加霜。

早在1933年,萨尔腾就将《斑比》的电影改编权以区区1000美金卖给了美国米高梅制片人、导演西德尼·富兰克林 (Sidney Franklin)。因此,1942年迪士尼电影《小鹿斑比》票房热卖时,大洋彼岸的原著作者萨尔腾却颗粒无收。

此外,萨尔腾的另一本畅销书《约瑟芬·穆岑巴赫尔:维也纳妓女自传》(1906) 由于内容出格,最初是匿名发表。这导致萨尔腾到了瑞士之后无法证明著作权,套现无门。

为了维持生计,萨尔腾又快马加鞭地创作了《斑比的孩子们:森林家庭的故事》等多部小说。

1945年10月,萨尔腾去世,享年76岁。他没有来得及回到故土,长眠于瑞士(Israelitischer Friedhof Unterer Friesenberg),作为一名反犹主义的幸存者,一名拒绝彻底同化的自豪的犹太人、一名热情帮助同胞前往巴勒斯坦的锡安主义者,以及一名热爱着维也纳的奥地利人。

▲ 身穿奥地利传统猎人服饰的萨尔腾,约摄于1910年 Felix Salten wearing a traditional Austrian hunting outfit with a Janker jacket, hat and Gamsbart, ca. 1910

▲ 1958左右《小鹿斑比》在以色列上映时的希伯来语电影海报 Hebrew poster for the movie Bambi in 1958

Notes:

斑比的名字来自意大利语“Bambino”,意为“幼儿”,也可以指刚出生的耶稣,“Gesù Bambino”。

电影《小鹿斑比》的背景作画和分镜灵感来自幼年从广东移民美国的华裔画家黄齐曜,其水墨风格不仅为影片营造出了神秘的森林氛围,也为工作室节约了宝贵的经费留给斑比和他的朋友们。

Bibliography

About Salten and Bambi

https://blog.nli.org.il/bambi/

http://self.gutenberg.org/articles/eng/Felix_Salten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if-you-think-bambi-seems-too-mature-kids-youre-not-wrong-180964450/

https://jewishreviewofbooks.com/articles/618/bambis-jewish-roots/

https://www.haaretz.com/jewish/.premium-this-day-bambi-s-father-is-born-1.5395430

https://forward.com/culture/188363/why-bambi-is-the-most-jewish-deer-in-disneyland/

https://www.jewishpress.com/sections/features/features-on-jewish-world/bambi-a-zionist-allegory/2015/10/21/

https://www.german-way.com/notable-people/featured-bios/felix-salten-and-bambi/

https://www.jewishpress.com/indepth/opinions/theodor-herzl-with-his-astonishing-talents-and-friendships/2019/08/08/

https://www.jewishpress.com/indepth/the-zionist-who-wrote-bambi-felix-salten/2016/02/21/

https://www.tor.com/2015/05/07/the-disney-read-watch-bambi-a-life-in-the-woods/

https://www.tor.com/2013/08/17/exhibit-of-bambi-concept-artist-tyrus-wong/

https://www.wienmuseum.at/de/presse/presseinformationen-ausstellungen/detail/im-schatten-von-bambi-felix-salten-entdeckt-die-wiener-moderne

https://mymodernmet.com/tyrus-wong-disney-bambi-artist/

http://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13588

https://caselaw.findlaw.com/us-9th-circuit/1304377.html

https://docs.lib.purdue.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6766&context=atg

https://www.cbsnews.com/pictures/bambi-artist-tyrus-wong/15/

About Austrian Jews

https://www.habsburger.net/en/chapter/viennese-coffee-house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332481

http://centraleuropeaneconomicandsocialhistory.com/innovative-viennese-housing-concepts-for-the-wealthy-and-the-working-class-1872-1933-and-the-contribution-of-viennese-jews-as-architects-entrepreneurs-and-tenants

https://spotlight.anumuseum.org.il/austria/modern-era/history/until-1867/

https://germanics.washington.edu/being-jewish-vienna

https://www.austriasites.com/vienna/bezirk01_cafe_griensteidl.htm

http://archive.jewishagency.org/herzl/content/25338

http://self.gutenberg.org/articles/Neue_Freie_Presse

http://www.71.cn/2011/1125/642280.shtml

https://jwa.org/encyclopedia/article/schalek-alice

https://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20/04/penslar-weighs-the-impact-of-herzls-personal-power/

https://www.jewishpress.com/sections/features/features-on-jewish-world/herzl-and-die-welt/2017/06/07/

原标题:《人物 | 小鹿斑比的犹太父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