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胡德平力荐:西山摩崖谷清代《红楼梦》石刻

严宽
2014-06-04 14:4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人物 >
字号

        

        北京八大处公园摩崖石刻附近的《红楼梦》“陋室空堂”石刻

        

        北京西山八大处摩崖谷,斜向西北,深邃幽僻,乱石狰狞,寂寞荒寒,人迹罕到,与“大荒山无稽崖” 颇有相似之处。距沟口百米处的东山坡下,有三块联结一体的刻石。字迹斑驳,句读难辨,价值几何,着实让人感到它的来历不凡。

石刻的现状

        此三块刻石,呈南北走向,高矮不齐,由右往左首刻“好了歌解”全文:其左便是庄子《秋水》篇中的“惠子相梁”全文。再左侧是“庄子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全文(分别刻在两块石上)。石刻的字体为隶书,字径二寸许,用笔随意,散落自然,当属民间书法。行文竖写,行间有界格,字迹风化严重,肉眼几不能识。行文结尾压脚处理应有的人名年款,早已剥落无存。

石刻的历史信息

        该石刻,大者长3米高2米,矮者延长有5米,刻有大字隶书,计有500字之多,不可谓不惹人游目,然而,却鲜为人知。几经搜寻仅得三件信息,且均来自解放后。

        一、《北京地区摩崖石刻》云:“《红楼梦》陋室空堂石刻……镌刻年代不详。”二、《八大处的两组石刻》一文,认为“好了歌解”只录写了“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至“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一部分。对石刻的书写年代,该文则呼吁:“望有识之士进一步考证。”三、《唐在礼于庄子石刻》一文,着重论述了石刻系民国人物唐在礼所为。理由是“惠子相梁”一石的正上方有一枚刻着“唐”字的图章,而唐在礼于民国时期在八大处确有过“施助银元壹佰圆”的如烟往事,故引为证据。

石刻者当是清代人

        民国人物唐在礼所刻之说,是靠不住的。经我们往实地反复目验,方知石上所遗“唐”字图章,非图章也。所为图章的四框线迹,是自然风化所成;那个“唐”字,实为“好了歌解”中的“甚荒唐,到头来都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唐”字。由此可见,“唐”字与唐在礼风马牛不相及;也证实了“好了歌解”非刻了一部分,而是全文。

        唐在礼的出局,为研究石刻者是清代人打开了思路。现简述三则理由如下。

        一、石刻文字,风化十分严重,沧桑斑驳,几不成字,给人以金元遗迹之感,如无“好了歌解”之刻,很难让人想到是清代遗痕。二、石刻所在,乃洪荒深谷中,在此选石刻文,实属叛逆之举,何况又是“禁出诗句”。三、石刻上的两文一歌解,是经过构思安排的。其如书法长卷,“好了歌解”处于卷之引首的位置。须知此歌是《红楼梦》的主题歌,是对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主流意识的嘲讽。对此戚序本《石头记》中有批语曰:“说尽天下苍生,而大奸大盗皆从此出。”那“惠子相梁”所说的凤凰与猫头鹰吃死鼠的故事,正是对封建所谓功名利禄的讽刺。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一场“知乐”的辩论,则是对自有的思想、独立的精神的宣扬。由此说来,刻石者将《秋水》篇与“好了歌解”刻在一起,当大有深意存焉!

        据“五四”运动时期的老作家端木蕻良先生研究,曹雪芹写《红楼梦》师法于庄子的《秋水》篇,以自然物喻思想,以微词显大义,是利剑!是檄文!此论大有助于我们理解刻石者的所为。应该说,此刻石是清代专制下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清代意识形态,是一位“小曹雪芹”所为,他是当年众多的“小曹雪芹”中的一位。

跋语

        西山摩崖谷《红楼梦》石刻的发现,对红学研究的意义重大,他是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学术成果,为北京的红楼文化增添了一处颇有文化内涵的靓丽景观。

        2014年3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