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沈黎晖:摇滚精神就是创新,其他都是扯淡

澎湃记者 钱恋水
2014-05-01 18:3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老板沈黎晖本是“清醒”乐队的主唱,因为想为自己的乐队发片而弄了个工作室,还顺便签了两支老友乐队。

        摩登天空和草莓音乐节走到现在,是一条不可复制的成功之路。老板沈黎晖本是“清醒”乐队的主唱,因为想为自己的乐队发片而弄了个工作室,还顺便签了两支老友乐队。不想“清醒”由红花变绿叶,而工作室日渐壮大,变成如今这个麾下签有左小祖咒、重塑雕像的权力、二手玫瑰、宋冬野、新裤子等风格各异的音乐人,还有草莓这个全国最大音乐节的音乐产业一条龙航母。

        早知草莓管理严格,多余增票来之不易,媒体证件要用身份证核实。用底下员工的话来说,沈总挺抠的。专访沈黎晖的时候开玩笑地问他:“北京的管理会不会比上海松散一点?”他听出意思,笑说:“北京的管理更严格。”摩登天空亦是如此,艺人宣传发片演出按部就班不掉链子,艺人管理却相当自由。用沈黎晖的话来说:“宋冬野不想参加颁奖就不参加,我们得罪人也没关系;万能青年旅店不参加音乐节也没关系,是他们自己不要赚钱,因为他们要录新专辑。”

        严格管理和对艺人的自由并不相悖。来听沈黎晖讲草莓音乐节和摩登天空的经营之道,一窥这条拥有版权、艺人经纪、音乐节、演出、唱片的完整产业链是如何运作的。

关于草莓

        东方早报:你说过做音乐节最好玩的是制定艺人名单。今年的上海北京草莓名单酝酿了多久,最有意思的部分在哪里?

        沈黎晖:海外艺人我们一直有个很长的名单,具体的操作从每年的七、八月份就会开始。名单上的艺人有些我们请了几年都因为各种原因错过,比如去年最遗憾的是Kraftwerk(发电站),他们要求做3D效果,在户外发放3D眼镜,我们已经作好给现场的观众几万副眼镜的准备了,结果他们还是没有来。

        今年最有意思的应该是北京场,会同时有张曼玉、张悬、张蔷。大家可以看到三地的三位女神同时出现。

        东方早报:草莓做到现在门票和赞助的比例是?理想比例是?

        沈黎晖:目前门票70%,赞助30%。我希望以后可以最终把赞助控制在10%以下,整体的体量扩大一到两倍。毕竟企业赞助常会带来一些和整体不相符的东西,他们会带来自己的代言明星甚至一整串阵容,这样会让观众不高兴。

        东方早报:所谓的体量指的是?

        沈黎晖:艺人的级别和制作水平。这样肯定会导致票价的提高,但是我觉得对每个入场的人来说提高几十块钱的票价来升级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

        东方早报:草莓音乐节上摩登天空自己的艺人和其他的艺人比例大概是多少?

        沈黎晖:像上海、北京是20%到30%,武汉这样规模小一点的会占到60%-70%。

        东方早报:音乐节做到现在,怎么积聚起一批对的观众呢?

        沈黎晖:一个音乐节是要“养”的。第一,摩登天空这些年不停地做小型演出市场,有挣钱的,有赔钱的,但我们坚持把各种乐队都做下去,这些乐队在不断吸引稳定的乐迷,而音乐节的时候再把他们汇聚在一起,这些稳定乐迷也就聚集起来了;第二,音乐节要从小到大慢慢成长,比如我们在武汉的第一届草莓,每天只有1万人,但武汉最懂摇滚,最有调调的人都来了,到了第二年,只要人再多一点就可以了,慢慢来,不要试图依靠明星快速增长,这没办法持续。去年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大概有30%的观众来自社交媒体;还有40%的观众是被朋友叫来的。

        东方早报:战线越拉越大,会不会希望见好就收?

        沈黎晖:我们一直在求新,所谓的摇滚精神其实就是创新,其它的都是扯淡。中国应该有能够面向国际的大型音乐节。草莓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来听音乐,也可以让那些赶时髦的人来把这里当作秀场。草莓和摩登天空音乐节不同,目标就是要做大,希望可以像日本的Summer Sonic一样两天的总票房收入达到4.5亿人民币。

        就上海的草莓来说,第一年亏,第二年持平,从去年开始已经盈利,今年应该也会盈利,因为有一、两天的现场票已经卖完了,我们也不会开新的票,那个场地一天的吞吐量也就1.5万到2万。

        至于战线,我们除了草莓和摩登天空之外还有不少各地的音乐节,今年总共有不到30场。另外一年还有几百场演出,15-20张唱片。这是常态,目前不觉得难做。

        东方早报:从早期的摩登天空音乐节到如今的草莓,在做音乐节的路上是如何慢慢摸索到最合适的路的?中间有过什么转折吗?

        沈黎晖:摩登天空音乐节的路线一直在变,现在我们希望她更小众、更时尚,也更酷、更符合自己的喜好。草莓的路一直没有变过,就是希望做一个大型的音乐节。

关于摩登天空

        东方早报:摩登天空签艺人有什么基本的标准?你说过“三分钟就能确定一个音乐人有没有才华”,有过看走眼的情况吗?

        沈黎晖:签新人可能靠的是这种直觉,比如前年签的阿肆和宋冬野。但是摩登天空签的大都是成名的音乐人,在这种状况下只要他们的气质不与摩登天空整体的气质相悖,或者说能够纳入整体的多样化框架里就可以了。

        东方早报:摩登天空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唱片、版权、艺人经纪、现场演出、到各色音乐节乃至艺术类活动。在这条链中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如今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是可复制的吗?

        沈黎晖:版权要盈利需要很大的体量,没希望;音乐节很可能会失败;艺人管理也是很困难的,尤其摩登旗下的艺人;现场演出有多少票房和艺人本身的联系是很直观又客观的,要做门槛并不高。只能说单独每一个人都不容易,但是合在一起之后就成为一种可能性。这里面没有秘密,也没有别人不能做的,我们的成功是因为多年的积累和不断的创新吧。

        东方早报:我记得之前采访梁龙,他开玩笑地说过一句:“签约摩登天空的都是失败之旅”。也许独立音乐人们和大厂牌之间还是会存在某种张力?你们是如何处理这种张力的?

        沈黎晖:张力会有。我们有的艺人对公司有严重的依赖性,比如新裤子,签约了十八年,比公司存在的时间还长了一年,续约了7次。也有的约满就不续了,因为觉得签了公司会缺乏斗志。艺人们做怎样的选择都是有道理的。

        东方早报:另一个想到的是宋冬野。他还很年轻,能感觉到他迫不及待要长大,所以才会有那100场巡演。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他可能就废了”,因为成名太早又被纳入公司,会没有时间像很多中年再被你们签约的音乐人们那样慢慢生活和积累。你是怎么考量的?

        沈黎晖:在某种意义上我同意这种看法,毕竟很多时候要看一个人能否把持住自己,保持冷静客观的能力。有的人能过关,有的人就过不去。总的来说我们尊重艺人的意见。比如宋冬野说他不想去颁奖礼,不去就没有奖会得罪人,但是他说不去我们不会强迫他去。比如万能青年旅店,他们很久没参加音乐节了。他们不参加不赚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在录新唱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