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根:迷航与危机,在碎片化时代重访深度阅读

2021-04-29 18: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陈根

阅读是人们最基本、最持久的文化需求,大众阅读能力以及全民阅读率的提升,关系到一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美国认知神经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在《普鲁斯特与乌贼》一书里把阅读分为五个阶段,从幼儿开始到成熟阅读能力的成人,分别是萌芽级、初级、解码级、流畅级、专家级。

沃尔夫指出,儿童阅读阶段是萌芽级和初级阅读阶段,儿童经过这两个最初的阅读进阶,就会进入解码级阅读,但解码级阅读者“还很稚嫩,才刚开始学习如何运用他们的语言知识与厘清文本的推理能力”。因此,还需要向更高阶段的阅读提升,也就是所谓的“深度阅读”。

然而,随着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疯狂爆发,人们在更便捷地获取讯息和知识、享受更加自由的空间的同时,无限量的资讯却也让人们更容易失去焦点、失去专注力。“碎片化阅读”日渐消解了人们过去“深度阅读”的能力。就这样,碎片化的信息洪流裹挟着人们逐渐走向了阅读失去深度的时代。

走向阅读失去深度的时代

“深度阅读”,也被称为“缓慢阅读”,是指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时也对读到的内容进行思考、反映与理解。比如,由于经典文本的内容比较复杂,所以如果要读懂经典,人们就不得不进行“深度阅读”:放慢阅读速度,甚至反复地阅读自己还不甚理解的段落,来试图搞清楚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

首先,深度阅读意味着理解与批判。理解,即突破阅读时“在文本表面下功夫”的困局,对文章深层价值和意义进行开挖,细品蕴藏其中的审美意蕴,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并且,人们还可以充分利用阅读以外的材料进行合理的追索,从多个角度对阅读的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批判,是在不曲解作者持有观点、不遗漏作者表述细节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活动(包括分析和综合、假设和推理、质疑和反思、权衡和评估等),对所读文本传递的信息给予评价和判断,从而建构价值和得出观点。

其次,深度阅读意味着联系与构建。一方面,深度阅读的内容往往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不论是文本的词语、句子之间,还是章节与章节之间,这意味着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只流于表面,跳跃式地阅读,而要深深融入其中,深入探究以及合理分析文本的脉络结构、文章内容的谋篇布局、时间和空间的线索等。

另一方面,深度阅读要求读者根据阅读材料,在已有知识和素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重新进行意义构建。深度阅读下,多维度的知识之间并不像一盘散沙那样孤立而分散地存在,而是互相之间保持着联系,这需要人们在深入阅读时善于把握知识的各种联系,把已有的知识和新学的知识进行跨学科、跨时空整合,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

最后,深度阅读意味着迁移与运用。从阅读的结果来看,深度阅读强调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强调读者积极主动地将迁移和运用所获得的知识,用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学以致用”。否则,只懂得阅读,而不懂得迁移和运用,就会造成“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的尴尬局面。

深度阅读的理解与批判、联系与构建以及迁移与运用,就是为什么“深度阅读”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经历过深度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过程,一个人无法成为一个博雅、知性与拥有想象力的人。”

然而,伴随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文化及信息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范式转换,以“碎片化”传播为主要驱动的“碎片化时代”已然侵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新技术和新装置为手段的全新信息获取方式也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不论是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频度,还是阅读量度以及阅读深度。

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里,一方面,点开一个页面,人们就会发现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超链接等着你去点开,有数不清的新信息等着你去发掘。面对过多的选择,人们害怕自己没有浏览完所有选项,错失了潜在有价值的信息。于是,人们不得不把有限的注意力分散出去,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去阅读复杂的经典文本。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降低了人们“延迟满足”的能力。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过于可及,只要进行搜索,就可以很快获得现成的、想要了解的答案,或是他人提炼出的结论。因此,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去花费大段时间和精力去通过深度阅读来得到答案,甚至觉得缓慢地阅读与批判性思考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

从表面上看,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让每个人的心灵都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无限量的信息。但是,过多的自由空间却让人们迷失了生活的方向,而无限量的信息会让人无法集中精神去关注最有价值的信息。终于,碎片化的信息洪流裹挟着人们逐渐走向了阅读失去深度的时代。

深度阅读,迷航与危机

习惯浅层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危机是深远而又长久的。

再回到玛丽安娜·沃尔夫在《普鲁斯特与乌贼》的阅读的五个阶段里来,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所有可以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取未加甄别的信息的碎片化阅读都可以理解为解码式的表层阅读。显然,批判性思考的深层阅读与各种各样的浅层或被动阅读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方式,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于人们抵御各种形式的思想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当下,许多人因为习惯于浅层阅读或者只能作浅层阅读,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接收互联网环境下碎片化信息时,人们对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要求的降低。生动、直观的网络资源使人们多以被动的形式接受信息,同时,网络资源的快速传递与不断更新,使读者习惯于利用快照式的浅阅读方式来处理网络信息。

如果完全沉迷在这种不用负担任何责任而完全放松的快感之下,人们就会丧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刷新率”取替了“创造力”,“点击率”取代了“鉴赏力”。进一步导致的认知水平与创造水平同步下降,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反比的趋势越发明显,随之而来的独立的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消解也就不难解释了。

此外,如前所述,深度阅读对人们精神高地构建和提升的作用,是其他阅读方式所难以比拟的。忽视深度阅读在精神方面的价值,也阻碍了深度阅读在碎片化时代的开展。王蒙就曾经表示,现代传播手段的发达,让一些人靠传播成功成了明星,但是创造性的成果非常有限。文化快餐代替了巨著,代替了重大发明和发现,造成了精神生态的危机。

快节奏发展下造成阅读流于文本浮表,浮泛而盲从的阅读态度则消解了深入而独立的思维目的,读者的精神逐步变得空虚、寂寞,精神生态危机显现,原本有望通过阅读行为进行独立人格的确认,与人文心性品质的提升之内容更是无从谈起。面对有趣而与主题无关的碎片信息的干扰,人们偏偏不能自拔,造成在阅读过程中与预期目标的偏离,导致读者与索取目标之间产生迷离状态,由此出现认知负荷超载,甚至是“信息迷航”的现象。

而与当前忽视深度阅读造成精神生态危机截然相反的是,重视深度阅读有助于精神高地的构建和提升。深度阅读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一本书展现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理解一本书的后半部分的前提是不脱离前半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深度阅读几乎是以一种强迫的方式帮助人们重塑思维模式。

事实上,就算有了千年的文明,人类还是察觉能力比较低的存在。人们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究竟是因为什么愤怒、痛苦和感到情欲,信息冗余的情况下,人们又究竟需要什么。察觉这一切,需要动用能量和敏锐,这是意见需要训练的事,而碎片化的阅读却轻易推翻了人们的训练,使人们最终走向歧途。

最后,深层阅读不只关乎人们的知识和认知能力,而且更关乎国民担负公民责任和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他的思考、判断和以此为根基的综合学习,可以说都决定于他的深层阅读能力。对一个公民来说,他是否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知情权,把握事情的真相,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深度阅读能力。

然而,当前盛行着的“碎片化阅读”却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互联网越来越同质化,肤浅化,而当在舒适区习惯的人们走出舒适区的时候,他们就会怀疑为什么世界上有些人和自己的想法不同,继而攻击他人,谩骂也就随之诞生了。

对话变得越发困难,因为双方说着不同的语言。于是,在任何一个话题引起舆论的哗然时,群体的情绪先淹没了网络。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取现成的信息,而是对所有的社会和政治信息有所深层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只有经过这样甄别的信息,才有可能成为一种力量和一种解放。

碎片化阅读甚嚣尘上的今天,深度阅读危机正在显现。如何在碎片化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深度和系统的阅读,让浅阅读与深阅读交融,让碎片化与系统化协调,这是数字时代面临的重大挑战,亦是人们责无旁贷的文化任务。因为,只有靠近经典,人类文明才能看得到深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