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胡宗刚|胡先骕与义宁陈家——陈三立致胡先骕轶札两通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胡宗刚
2021-04-30 11:46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陈三立与胡先骕交往可能始于1918年。是年胡先骕二十五岁,受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大学,任农科植物学教授。是年陈三立已六十有五,寓于南京散原精舍。胡先骕于民国初年留学美国,习科学而成为植物学家,但其价值观念乃是受中国文化熏陶而形成,取向于传统,其诗学则服膺于宋诗;陈三立乃纯粹传统中人,为清末民初江西诗派之祭酒。两人同在一城,陈三立为前辈乡贤,胡先骕乃持诗稿请益。陈三立阅后题之曰:“摆落浮俗,往往能骋才思于古人清深之境。具此异禀,锲而不舍,成就何可量。陈三立读,戊午九月。”可见老人对晚辈之奖掖。此乃交往确切记录,其后,胡先骕遂跟随陈三立,一同出游、广交旧蓍,收益良多。

余近参与编辑《胡先骕全集》,得从胡家后人处见到陈三立致胡先骕轶札两通,为研究义宁陈家重要史料,先公布于此,以饷同好。第一通写于1923年,其函曰:

步曾仁兄大鉴:

示悉。《苍虬阁诗》一册呈上。家信由小儿寅恪自柏灵寄其两妹者,并节录附上,中犹多问语可删去,以临时付抄,不及检察也。赵叔雍属题一图,请转询杨杏佛兄,何日有便人赴沪,当托其带交也。

忽颂

著安

三立 顿首 二月二十四日 

函文不长,所涉之事有三。《苍虬阁诗》乃陈曾寿之诗集。陈曾寿年岁比陈三立稍轻,但阅历相似,出生于官宦书香之家,均入张之洞幕府,入民国以遗老自居,两人交谊甚笃,作诗彼此唱和亦多。陈曾寿之诗,沿袭宋诗,为清末民初“同光体”重要之一家。其时胡先骕研究清诗,在《学衡》已发表多篇研究清诗之论述,为学界所重。此时,陈三立向其推荐陈曾寿诗,遂将其诗集假(或送)之。翌年年初,《学衡》即刊出胡先骕所写《评陈仁先苍虬阁诗存》,其云“近人陈仁先曾寿之《苍虬阁诗》学黄陈而不为黄陈门户所限者,则以早年得力于汉魏与义山也。其诗严密不下柳河东,而无晦涩之病。处境极逆而出语凄婉,略无剑拔弩张之气,无怪陈散原先生推重之也。”文中还将陈曾寿之诗与陈三立之诗对照,此不具录。此为函文所涉事其一。

《学衡》是胡先骕与东南大学文科教授吴宓、梅光迪等所创办,因他们所持文化保守主义取向相同,即以此对抗由北京大学兴起之激进思潮。陈寅恪也持《学衡》立场,且与吴宓为哈佛大学同学,为骨肉之交。1923年8月陈寅恪在《学衡》发表《与妹书》,为其自述学术思想最早之文字,为重要文献。其时陈寅恪尚在国外,此稿件来源,或以为通过吴宓而得到。其实不然,乃胡先骕取自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处。此所涉事之二。

其三,陈三立托胡先骕向杨杏佛转告赵叔雍题字一事。杨杏佛亦江西人氏,其时亦任教于东南大学,亦为中国科学社重要成员,与胡先骕时有交集。赵叔雍乃赵凤昌之子,杨杏佛之妻弟(兄),时赵家寓居上海。赵叔雍重陈三立之名,请为其为画作题字,据李开军先生示之,应《高梧轩图》题辞,陈三立诗集收录。

此函之后未久,胡先骕即再度赴美留学,与陈三立暂无联系,两年之后回国,继续在东南大学任教。而陈三立已移居杭州。胡先骕归国未久曾往杭州拜谒,当得悉陈寅恪即将回国,乃向东南大学校长蒋维乔推荐,请为聘任。而陈寅恪回国就职早经吴宓办理,已被清华大学聘定,因而陈三立作函谢绝。其文曰:

步曾仁兄有道:

湖上小聚,稍豁积怀。近承教学相长,撰著益宏,曷胜跂仰。猥辱惠示,述蒋校长之胜意,颇欲寅儿北辙易为南辕,此与本旨近家较为便者相合。惟寅儿屡经清华殷勤招致而后就,雨僧亦费心力不少,忽不践约,似乖情理。寅儿约旧历人日前后可以抵家,当以尊说令其量度,或到清华后与之周旋数月,再定去留,皆可徐图,此时实难预决也。率复,维亮鉴。

即颂

道安

三立 顿首 腊五日

上为陈三立致胡先骕轶函第二通,写于1926年年初,腊月初五即1月18日。胡先骕为人热情,平生推荐友人求学谋职无数,此见学术良才,又为所在大学以聘得名师而张罗,惜未如愿。此函还是可佐证陈寅恪回国之日期。《吴宓日记》:“陈寅恪函,十二月十八日由马赛启程”,当为准确;但陈琉球言,其听前辈云“先父由欧洲归国时,天气炎热”。炎热乃是夏季,途程不会如此长久。卞僧慧编《陈寅恪年谱》未予以考证。此函“旧历人日前后可以抵家”,人日为正月初七,即二月十九日,与吴宓所记相吻合。

此后胡先骕与陈三立时有交往,但留下文字记录无多,仅有一些零星记录。如1925年胡先骕叔祖胡湘林去世,陈三立为之写墓志铭,该文并未收入《散原精舍文存》(1949年),今所见出处为卞孝萱所编《辛亥人物碑传集》。据卞先生生前告知,其1950年自胡先骕处借得抄录。卞孝萱曾问胡先骕为何没有收入《文存》,胡先骕曰:“可能是因为陈三立当年年纪大了,没有精力亲自撰写,而是请他得意弟子袁思亮写的,经过他过目并署名。”卞孝萱言:“过去这种情况很多,一个有名的人因为年纪大了或者其他原因,往往找人代笔。胡先骕并不刻意回避这类事情的真相,颇能体现一种大家风范。如果小家子气,会说这是陈三立漏收等等。”(卞孝萱:《冬青老人口述》,凤凰出版社,2019年)2003年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收录此文。

1933年刘咸整理其父亲诗集,请胡先骕题签,胡先骕自认为其字不好,转请陈三立写就。1938年在陈三立去世未久,胡先骕尚在沦陷区北平,为温源宁所编英文《天下月刊》,写Chen San-li, the Poet(诗人陈三立)一文。1941年胡先骕任中正大学校长期间,陈三立已去世,江西通志馆吴宗慈写陈三立传记,与胡先骕通函数次,商榷对传主如何评价。此数函现为王咨臣后人收藏,函文曾多次刊布,此不赘述。

胡先骕与陈寅恪因所从事专业不同,未曾有文字交。但他们同为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评议员,该会每年开会一次,有几年彼此至少晤面一次。胡先骕对陈寅恪学问甚为赞佩,1950年撰写《北京科学化运动与科学家》长文,其中有一段评述陈寅恪:

寅恪修水人,诗人陈三立之子,生于一八九〇年,少年治国学与西文。曾留学日本及德国柏林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精通东西古今文字几近十种,尤擅长印度之巴利文与梵文,又研究满洲文、蒙古文与西藏文,曾校订梵文《金刚经》稿未刊。一九二六年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教授,一九二八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组主任,一九四八年被举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牛津大学曾聘为中国文学教授,以目疾未能讲学,现任岭南大学教授。寅恪博闻强记,才殆天授。在清华讲学以讲隋唐史著名,每登讲席,辄闭目端坐,口滔滔不绝,从不一检笔记,而某事在某书某页皆能冲口说出。平生治史心得,皆在一部廿四史眉批中。抗战军兴,遂将此书寄往昆明,而中道遗失,后乃凭其记忆撰成《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二书。此外曾发表各种零星文凡三十篇,所发表者不能及其学百分之一二。今目已盲,然在其家中讲学如故,学生咸就其家听讲。其门人以史学名家者甚众,然仅能传其绪余,其广博深厚之基础,并世罕见其匹,殆鲜能几及之者。

胡先骕对陈寅恪之评论,不曾引起陈寅恪研究者注意,故摘录在此。

义宁陈家与胡先骕交往最密切者,则属陈封怀。陈封怀为陈三立之孙,长男陈衡恪之子。在陈三立寓居金陵散原精舍时,陈封怀就读于金陵大学,后转学于东南大学生物系,为胡先骕门生。毕业后先在清华大学任助教,胡先骕指导其研究北京西山植物之生态,旋被胡先骕吸收至静生生物调查所,1934年又被选送出国,赴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专习植物园造园和报春花科植物分类。在陈封怀出国期间,夫人张梦庄被胡先骕安排在静生所任图书管理员。1936年陈封怀回国,任庐山森林植物园园艺技师。抗战期间,胡先骕任中正大学校长,陈封怀又被吸收到中正大学任教。抗战胜利,被派重回庐山,主持植物园复员。该园在陈封怀领导下,于1950年代初期,已享有盛名。此后,陈封怀还建设有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陈封怀得胡先骕提携,乃世交之延续。

    责任编辑:郑诗亮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