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有利可图”的电力中断,闲置电力交易成风

澎湃讯
2014-06-04 21:38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几十年来,电力公司及其用户一直深受高峰时的用电需求与始料未及的供电紧缺所困。对此的解决方法也一直不甚完善。早在十多年前,北美电力公司便开始通过向用电大户付费,使其在用电高峰时关掉机器与设备以缓解电网压力。2003年,法国电力生产商也做了相同的事情来应对电力高峰。

        然而从某种角度来说,问题变得更严重了。各地可再生电力使用量的增加——特别是在欧洲——导致了晴天、大风天供应量的激增,而在多云天或阴天,供应量却出现不可预测的下降。这给走“需求-响应”模式的公司一大机遇:这些公司通过电脑计算电力以及智能运算法则,将来自工厂、温室等一些用户的电输送给另外一些对电力需求量更大的用户。

        由技术公司而非电力生产商引领的这种“需求-响应”模式在北美最受欢迎,并得到迅速传播。在伦敦时尚的苏豪区控制室里,来自Kiwi电力公司的西格.安博朗(Ziko.Abram)展示了一个拥有高于100MW发电能力的“虚拟”电站。Kiwi出钱让客户同意更换制冷、制热、抽水泵等设备。安装在用户房屋前的一个转换器,可以在冰柜已足够冷冻时,自动切断冰柜电源。而在其他时候,Kiwi和客户协议决定何时切断电源。这样,他可以将剩余的闲置电力卖给国家电网。

        和例如Flexitricity等竞争者一样,Kiwi公司同样购买了医院、政府建筑和其他地方的柴油发电机待机状态下的使用权。相较于每周测试这些设备造成燃料浪费,这些机构允许Kiwi公司在电网需要时启动这些发电机。在电力资源缺乏的南非,一家美国公司Comverge已经开辟了能够让公司卖掉多余电力的市场。

        这些公司致力于解决高峰时段的用电需求,而这些时段往往是可预期的。(通常是提前18个小时)。存在于风云中的波动性能在数分钟内造成电力的过量或紧缺。而这些可通过天然气、水力或现代燃煤电站等等可以迅速启动或关闭的传统发电方式来予以调节。但显然,让消费者略微改变他们用电习惯是一桩更为合算的买卖。

        这样的产业前景使得欧洲出现了行业收购战。世界上最大的“需求-响应”公司Enernoc,一家公共交易的美国公司,从2005年开始已收购了“一打”国外电力供应商。该公司高达3.83亿美元的收入中有近20%来自海外市场。今年2月份,该公司收购了德国最大公司Entelios 600MW的电力生产能力以及一家一流的爱尔兰公司Activation能源公司。

        该产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彭博社新能源金融中心的分析师柯林.麦肯锡(Colin.McKrrache)称,在美国,该产业占了超过20GW的发电机组,或者说总装机能力的2%。该产业集中于该国的东北部。在有着更广阔能源市场的欧盟地区,发电能力却只有5.4GW,但彭博社新能源金融中心预测这一数据到2020年将涨至15.3GW。一家叫做Pluse能源的加拿大公司,希望到圣诞节时自己的用户基数能扩大到二百万。

        然而,“需求-响应”模式仍然面临着诸多质疑。人们可以看到在电厂里实际运行和调节电网的工作人员,但在这种虚拟电厂中则看不到。“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国家吗?当电力紧张时就切断电源?”来自英国“六大”能源提供商(他们希望能够简化建设新电站的规则)的一位高管发问。来自Enernoc公司的大卫.布韦斯特(David Brewster)谈及改变时说“100年的政策和思维模式”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来改变。

        美国的一些地方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市场规模。在这些地区,“需求-响应”模式的电力提供商与传统电力提供商通过竞价来获得供应合同,特别是三年期合同。他们的成本优势使得他们更具竞争力。

        这样的市场在欧洲也正在兴起,但规则还在商议中。供货商担心监管机构更倾向于传统电力生产商,例如响应时间(电力开启和关闭究竟要多快)、需要产生多少电力(消费的一小部分)。

        为了可信度,“需求-响应”模式必须可靠。电网运营者希望当他们需要用电时电力能及时提供,这样能获得大型“需求-响应”公司的青睐。同时如果公共事业部选择进入这一产业,他们会主导该产业。新崛起的公司称自己拥有更智能的算法,能从次级组合中生产一级电力。但这样的类比并不能打消费者和规则制定者的疑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