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动乱国度就业安全指南:中国劳工还能去哪里挣钱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査道炯
2014-05-27 08:11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2011年3月3日,140多名在利比亚的工人,随中国撤侨一路波折抵达家乡南昌。 IC资料

      

        动乱——不论其诱因是国内复杂还是大国干预——是电视、报章等媒介描述西亚北非、东南亚国家状况的习惯性主题。那里乱了,关我们普通中国百姓什么事,还上了我们电视的新闻头条?这也是一种习惯性反应。

        的确,“地缘政治”、“文明冲突”一类的解释,多少是职业观察国际问题的部分人士的谈资,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就连中东石油是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这一点,也不足以让国人觉得那个遥远的地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多近。毕竟,产油国需要出口,就像劳动力丰富的中国需要出口加工品一样正常。欧美社会经历“石油危机”——家门口的加油站无油可买——的时候,中国经济尚未国际化。倘若未来哪天出现同样的遭遇,也不是普通国人能左右的事情。

        国人对西亚北非的这种淡定,在 2011 年初被打破。先是突尼斯乱了,这是很多中国人要花点时间才能从地图上找到的国家。之后不久,埃及乱了。与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新闻话题所不同的是,由突尼斯而起的动乱导致政府组织力量从埃及撤回被困的侨民行动。

        如果说被困埃及的中国公民中,不少是春节前后去那里旅游观光的“闲人”,那么,从利比亚被撤出的近四万中国公民,则基本上是因为谋生而远渡重洋的劳动者。在国内就业不易,才是他们被困于他乡异国的乱局中的缘由。

        其实,西亚北非地区是中国公民在境外就业的重要地区。在 1979 年,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项目就将中国工人的足迹带到了伊拉克、也门、埃及、索马里等西亚北非国家。1996 年,外经贸部等部委发文,规定向国(境)外派遣劳务人员统称“对外劳务合作”,不再使用“劳务输出”或其他表述。当然,政策表述方面的统一取代不了就业市场上的“因私劳务”或“民间劳务”现实。作为国内就业渠道多元化的一部分,“因私”或“民间”出国劳务的组织方不具备政府职能,其中也不乏在输出国和输入国都属非法的就业行为。

        今天,我们面对的尴尬局面是:到底有多少中国劳工在西亚北非地区就业,并不那么容易掌握。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等机构发布年度在外劳工的统计数据,但这些数据仅涵盖了为官方派出机构所掌握的人员情况。在不掌握人员规模和其在当地的就业渠道、合同状况的现实下,政府主管部门的撤侨“应急预案”的预见性便不得不大打折扣。此其一。

        与此同时,撤侨是急事。动乱当头,只有快撤、不落下每一个愿意撤出的人员的唯一选项。

        忙乱之中,谁都在尽力,谁都不满意的结果,在所难免。此其二。

        一些国际媒体分析把中国的利比亚大撤侨看成是中国综合国力上升以及展现的一个标志。用时髦的话说,中国增强了的“软实力”得以彰显。诸如此类的言辞,似乎有点道理。毕竟,在那里被困的孟加拉、菲律宾乃至出事地邻国的劳工,却没有得到他们政府的及时救助。当然,我们自己心中明白:这是中国发展阶段的无奈。此其三。

        “外交为民”或“全民外交”是近年来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语汇。不论是否在当场,要求政府对处于困境的本国公民负起责任来,有一种理所当然的底气。在境外就业的中国公民,即便其渠道非法,至少是解决了国内的就业压力。同时,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政府的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公民同样有对自己负责任的义务。此其四。

        利比亚大撤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集体思辨中国的海外人员利益保护的机会。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话题。基于知识和篇幅所限,有几条似乎更适合与普通读者交流。

        一是细化我们对国别情况的了解。将某个国家的变化“关乎我们什么事”这个问题作为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的切入点。传统上,我们习惯于用总体是否发达、政局是否稳定,外交政策对中国是否友好作为判断要不要关注一个国家的标志。而且,我们不仅普遍受到西方媒体的消息来源的影响,而且习惯于天真地把发展中国家看成是与中国(由此类推:中国公民)“同呼吸,共命运”。

        入国问忌是篇大文章。没有出现类似西亚北非动荡条件下的公民利用保护,才是更为艰巨的挑战。不论是否无辜,非法进入他国就业,利益受损害,是不可避免的。自我保护才是最有效的保护。

        二是规范海外人员救助的职责分工。只要不是为了寻求救助,就尽量避开自己政府在所在国的代表和办事机构,是众多国人在外生活的基本路径。当然,出现这种现象,就像国内百姓与政府机构互动的逻辑一样,政府部门的作为也具有标杆性的作用。公民保护已经纳入外交部及其驻外机构的基本职责。这是一大进步。

        有必要针对海外公民利益保护进行立法。更为重要的是,就像类似公民的财产保护立法一样,这个立法的过程需要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不断修订。

        最后一点,虽然不那么直接,是:我们有必要慎重议论中国的“人口红利”一类的话题。“人多力量大”的思维在今天依然有市场,其支持者的一个道理便是:要把中国人的生活和生产要素禀赋放在全球视角下看。换而言之,中国解决不了的就业,上外国去也就行了!西亚北非和东南亚的动荡提醒我们,那个选择成本大、风险高。其实,我们所要考虑的深层次问题是:从现在起,越来越少的中国公民到动乱国度就业,岂不更加美好?一个体力劳动者输出大国,不是中国的未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