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少数处科干部“小官大腐”成害群之马

澎湃记者 张婧艳
2014-06-02 12:48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处科级干部虽然官不大,但不少居于关键岗位,握有管理土地、交通、资源等各种实权。


        处科级干部已成干部群体中的一个监督凹地和管理短板。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袁曙宏6月2日在《学习时报》上刊发《加强对处科级干部的监督管理》一文。文章指出少数处科级干部的腐败现在呈易发高态势,少数处科级干部“小官”大腐,成为干部队伍的害群之马。

        文章发出时,时值中国反腐进入一个新高潮。

        2014年5月21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在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因为其贪腐金额巨大而引起舆论哗然。

        魏鹏远被带走时,家中发现上亿现金,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的分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因金额过大点钞时间过长,当场烧坏了4台。

        据《新京报》统计,从2008年魏鹏远被提任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至今70个月,约2100天。 1亿现金意味着,魏鹏远从上任至今,日进账47619元人民币。

        这样一个正处级副司长官员贪腐金额数量之庞大令人咂舌。

        处科级干部被查出的数据更新的频率日益提高。2014年4月,广东省检察院通报去年共有3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被查处、截止至2014年3月底,贵州省纪委处分了县处级干部33人……

        近年来,在“老虎苍蝇一起打”一起打的反腐高压下,处级干部被查处的数字一直被刷新。

        在袁曙宏看来,处科级干部已成为我国干部群体中的一个“监督凹地”和“管理短板”。

        袁曙宏在文中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要落细、落小、落实。在省部级、地市司局级、县委书记县长等这些领导干部群体之外,更要加强对处科级干部群体的严格监督和管理。

        要把贪污腐败现象要被消灭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 “苍蝇”长成“老虎”。

        “小官”的贪腐发生行为具有次数多、频率高的显著特征。

        基层干部身处县市乡镇“熟人社会”,易生裙带关系和利于交互“托管”,权钱、权权、权色交易比较便利、更少顾忌。文中将此形容为蚂蚁搬山、集腋成裘式的贪污,这种贪污形式容易造成“不计后果”、“疯狂敛财”,“小官”最后成为“大贪”。

        贪污受贿及非法所得近3个亿的郝鹏俊、号称“土地奶奶”的罗亚平、被爆有20多套房产的“房叔”蔡彬等已成为 “小官”大贪的巨腐典型。

        袁曙宏指出,处科级干部虽然官不大,但不少居于关键岗位,握有管理土地、交通、资源等各种实权。处科级干部群体直接关系到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和遵守。处科级干部是单位的“实权派”和“主劳力”。即是法规的起草者又是执行者。

        长时间在同一岗位任职深谙相关政策法规,他们可以利用职位便利,在政策、法规上做文章,在执法、办案上做手脚,更有甚者在审批、管理及项目招投标等具体权利运作中以权谋私。

        这种 “运动员”兼任“裁判员”的身份是他们腐败滋长的温床。

        今年以来,多省份纪委已成为反腐急行军,由审慎观望变为主动出击,地方反腐全面提速。文章指出,要打破处科级干部群体固化的利益关系,割断违法乱纪的利益链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