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井一二三专栏:日本LOSS一代——从宠物、《海女》到母亲

新井一二三
2014-08-05 18:56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日本的狗猫早就没有了雄雌公母之别,只有男女之别了。

        记得2000年代初,我跟一对日本夫妇讨论着他们家养的宠物狗狗,不经意地问出了:是雄呢还是雌呢?结果,他们一下子显得非常狼狈,而后慢条斯理地回答说了:是个女孩子。原来,用雄啊雌啊来形容人家的宝贝,简直跟称之为畜生一样野蛮,不礼貌的。

        大约同一时期吧,我也注意到了人行路上散步的先生太太们,推的小车子里坐的往往不是娃娃,而是穿着衣服戴着帽子的狗狗猫猫了。而且,当他们碰到也推着狗猫车散步的同好之际,彼此称对方为“爸爸”“妈妈”的。究竟是谁的 “爸爸”“妈妈”呢,则见仁见智。

        然后,来了2006年丙戌年。

        日本人自古有元旦交换贺年信件的习俗。以前是年底准备一堆专用明信片,拿起毛笔来一张一张亲自书写的,后来很多人开始托印刷厂承办了。自从1970年代起,富士胶片公司更通过电视广告推出了把彩色全家福照片印刷在贺年明信片上的服务;打扮起来的全家老小一同微笑的照片,偶而社会上被批评为“炫耀幸福”,尤其对不育人士的感受不够体贴。谁料到,2006丙戌年的元旦,大家收到的明信片上,不仅有全家老小,而且有了男女狗猫,再说全家名单后边都加上了宠物的名字和年龄,如:乔治,两岁,男孩。

        转眼之间,这方面的常识大幅度改变。如今在不少咖啡厅里能见到狗猫和它们的 “爸爸”“妈妈”在一起歇腿的场面。有些理发店提供 “爸爸”“妈妈” 跟“小朋友”一起理发的服务;也有些旅馆推出 “爸爸”“妈妈” 跟“小朋友” 能同睡一间的方案。这一切,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宠物拟人化”了。不过 ,这个词儿倘若当面说出来,恐怕会得罪那些 “爸爸”“妈妈”,因为这样说来,好比他们家的“小朋友”不是人而是动物似的。(“没错,但那又怎么样?”)

        在少子化日趋严重的日本,自从2003年起,狗猫总数一直超过十五岁以下儿童的人口。以2014年为例,全国有约两千万只狗猫。相比之下,儿童人口只有1600万而已。所以,在各个家庭里,本来小孩子所占有的位子、所扮演的角色,如今由宠物占住、担当起来,也许该说不足为奇。比方说,孩子都已经长大独立却迟迟不生育的老夫妇,双双看电视也没有多大意思,于是让狗猫坐在沙发上,也尝尝哈根达斯冰激凌。这样大家边看电视边吃冰果,多少能打造出家庭团圆的氛围来了。

        日本人养宠物的历史似乎追溯到公元8世纪,为了不让老鼠咬破贵重的经文,从中国大陆进口家猫开始的。江户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生于一六四六丙戌年,爱狗猫爱过头,不仅发布臭名昭著的“怜悯生类令”严厉取缔了动物虐待犯,而且在现中野百老汇御宅街附近开设了总面积达一百公顷的“御犬屋敷(大狗窝)”。在近代文学作品里,夏目漱石的头一部作品《我是猫》非常有名。谷崎润一郎写的长篇小说《猫和正造和两个女人》也很受欢迎,自从1936年问世,直到今天还能在书店架子上找得到。

        虽然人养宠物的历史不算短,可是二十世纪末,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进入了未曾有的领域。凡是先驱世界的美国,一九八五年就出版了关于pet loss(即丧失宠物忧郁症)的专书。今天在美国亚马孙网路书店商品单上,相关书籍多达两千多本了。凡是紧追美国的日本,1997年出现了第一本专书以后,包括美国书的翻译本在内,至今出版了约一百种类似内容的书。

        跟宠物离别而感到痛苦,乃人类老早就有的心理现象吧。比方说,日本作家内田百闻1957年发表的长篇散文《野良啊》,就是他爱猫野良失踪,使得作者悲伤至极的真实记录。然而,千禧年前后,从美国传到东方来的pet loss之概念,居然把心中的悲伤视为一种病症,要从荣格心理学或者神秘论,也就是新纪元运动的角度去治疗的。《Pet们死后也活着》《Pet是你的心灵伙伴》《有尾巴的天使们》《去了天堂的pet们》《Pet知道一切》《Pet教我了死与爱》等书籍吸引不少日本读者。且让我提醒你:当代日语里,指宠物的单词就是来自英文的pet,中文宠物一词却从没被采用,恐怕是个中的“物”字被嫌弃的缘故。

        因为狗猫去世, “爸爸”“妈妈” 感到严重的失落感,显而易见是彼此关系过于密切所致。这也不是没有原因。如今在大都会生活,为安全起见,只好把爱狗、爱猫关在家里饲养,不像以前那样人兽区别就从居住空间上分得清清楚楚:让宠物带上脖子套睡在外头,主人则在屋子里钻进被窝睡个香。长期把它们当人、当家人、甚至当小孩、或者当伴侣对待的结果,到了离别时刻,自然会跟送走家人一样痛苦。何况这些年头,日本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2013年全国平均每家只有2.05口人,在东京则只有1.098口人而已。换而言之,说家庭其实大多为光棍独居,失去了唯一的伙伴还能不患上忧郁症吗?

        在如此的时代环境里,pet loss这个英文新词,很快被日本社会接受,并进入了常用词汇中。要不然,2013年走红的电视连续剧《海女》结束的时候,念念不忘的粉丝们,也不会用“海女loss”一词来形容心中的失落感的。有趣的是,当“海女loss”一词在网路上出现之际,整个日本社会都马上明白其意思,连大众媒体都马上用这词来报导了相关的社会现象。《海女》播送了前后六个月,平均收视率为百分之二十左右。虽然算很高,但也不是最高。以前再红的节目结束的时候,都没听过因此在社会上蔓延了忧郁症。《海女》的特别究竟在哪里?

        著名精神科医生香山里加说:对前后半年每周五天都看了《海女》的观众而言,它的结束恐怕会造成跟一下子失去四五十个朋友一样的失落感,为了缓和冲击,可以家里放《海女》主题曲听,或者自己想想接下来的故事发展等。

        以日本东北地方即2011年3月的大地震、海啸、核电站事故之灾区为背景,描述十六岁女孩和她母亲、老爷、姥姥、邻居等等之间的关系,宫藤官太郎写剧本的《海女》可说是家乡和家庭味道很浓厚的群众戏。大友良英作曲的共200首音乐、女主角在戏里讲的东北方言等,不乏使观众迷惑的把戏。不过,许多光棍观众瘾上的还是那浓密的家庭气氛。说实在,这一点大家都心里很清楚的,因此才用pet loss的loss一词来形容心中的空虚感为“海女loss”的。可见,生活越孤独,失去了难得的精神支柱时候受到的冲击也会越大。

        把宠物或者电视连续剧当作精神支柱生活,听起来也许很可怜,但那无疑是今日世界相当多人的生活现实。因为一点不罕见,所以pet loss和 “海女loss”都成为了一听就懂不需要注释的流行语。但是,“母亲loss”呢?

        在日本颇有地位的《周刊朝日》杂志,于2014年3月和5月,两次报道了社会上弥漫“母亲loss”的现象,乃母亲年迈去世了以后,留下来的女儿,虽然自己的年纪都已经不小,有四五十岁了,却意外地被严重的失落感所袭,结果眼泪流个不停,控制不住地哭泣起来,甚至需要住进医院接受对忧郁症的治疗。

        儿女想念已故父母是再当然不过的。这种亲情的历史比人类还古老都说不定。那么,本来报道新闻为业的周刊杂志,为何大惊小怪做出两次专题报道“母亲loss“呢?

        平心而论,“母亲loss”一词叫人感到别扭的程度,跟“pet loss”或者“海女loss”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思念母亲是生物最基本的感情,因为她才是生命的根源。然而,如今的人类生活在极其人工的环境里,脱离动物的本能远之又远,一会儿把狗猫当作至亲伴侣,一会儿将电视剧的登场人物视为虚拟家族。然后,现实中失去母亲的时候,给自己本能之强烈吓坏,匆匆去精神医院要抗抑郁药,竟然被大众媒体当新闻报道出来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