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命运的转折:人民日报上的“恢复高考”

人民日报评论部
2014-06-06 15:5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夏日炎炎,距离高考只剩一天。党报评论君首先给所有考生打气:相信自己,一定没问题的!!上考场前,千万别忘了带上准考证、身份证、签字笔、2B铅笔、橡皮等工具噢!

        忆起高考,党报评论君也是百感交集。评论君里,有经历了77、78、79“老三届”高考的,有80年代带着梦想参加高考的,当然,还有一半以上是90年代后的高考生,算是高考半世纪以来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了。

        昨天夜班,已至半夜,评论君一边赶写着排山倒海的评论员文章,一边编着每天与您见面的人民日报5版评论版,还不时抽空议着“假如没有高考,我今天在哪里?”

        37年前,那场改变我们几代人命运的高考,是怎么恢复的?

        拂去时光尘埃,翻开泛旧报纸,连党报评论君都吐舌了,原来竟有那么多内幕往事。来,一起穿越回去看看吧。

为了高考恢复,人民日报单发社论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学者呼吁改革招生制度。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邓小平一锤定音,“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随后,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高考的序幕拉开。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新闻,明确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在许多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心目中,《人民日报》简直就是“喜鹊信使”啊。多少人都忘不了拿到《人民日报》那一刻的激动,乡野田间,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不分出身大家都可以报名参考,这是十几年来不敢想象的事。

        当年考试,也是文理分科。文科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由省、市、自治区拟题,县(区)统一组织考试。

        
        这则新闻,头版头条刊发都不足以彰显其分量了,还配发了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
        
        要知道,社论可是党报评论里最高规格的,一年里也不会有几篇,选题都是极其“高大上”的。这场承载“祖国未来”、“个人命运”的大事件,杠杠的。出社论,情理之中,势在必行。

        第二天(10月22日),头版以三分之一的版面刊登《就今年高等学校招生问题 教育部负责人答记者问》,对1977年的高考政策做了详细解读。

        
        随后,人民日报还配发了两则署名评论。10月23日,头版刊发署名为“卞古”就文化考试的评论——《文化考试很有必要》;10月26日刊发署名为“方之”就扩大招生范围的评论——《广开才路》。
        

头版头条批判“白卷英雄”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文革的那段历史是动乱的,许多青年也因为动乱失去了成才的机会。

        党报评论君的同事祝华新曾在文章中引述过这么一个故事:人民日报记者、北京大学中文系77级赵蓓蓓在追踪报道《一代人的缩影》中,提到他的同学伊仁,初中毕业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曾考过一次大学。钢铁学院的招生老师告诉他考得不错,学院已同意录取。当时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给老师鞠了一个躬就跑了。伊仁把这个喜讯告诉了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买了糖请客,还把被褥以外的个人物品都送了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社会上突然开始大肆表扬“白卷英雄”张铁生,并批判考试。这是怎么回事呢?张铁生在1973年高考的物理化学考试中几乎交了白卷,并在试卷背面写信,信的内容被全国报刊杂志纷纷转载,成为文革后期的风云人物。批判考试的风潮泛起,伊仁就一直没有收到那份录取通知书,那时真是欲哭无泪。

        拨乱反正,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的大势所趋。1977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记者对“白卷”事件进行的调查,并将回乡知识青年董金铄1973年8月写的批判张铁生所谓“答卷”的两封信一并刊登,否定了“白卷英雄”。

        

《毛选》出版也为高考让路

        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开启,让历经岁月蹉跎的有志青年看到了新的火光。1977年冬天,570万年龄参差不齐的青年走进高考考场!

        
        由于参考人数众多,出现了没有足够的纸张印刷考卷的情况。中央决定优先满足高考试卷用纸,暂时搁置印刷毛选第五卷的计划。1978年春天,27.3万名第一届大学生踏入了大学校园。人民日报记录下了这些历史时刻。

        考场上:小将有雄心,老教师有感慨,一人考试,十人关心,秩序井然,考场内外处处春!(1977年12月16日第四版)

        
        高考后:“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当燕雀恋小巢”,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切听从党安排。

        (1977年12月21日第四版)

        
        发榜前后:初选没录取也高兴,考不上大学就自学!(1978年1月20日第二版)
        
        扩招:1978年3月,教育部、国家计委又决定扩大1977年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北京23所院校增加招收2400多名新生。(1978年3月26日第四版)
        

痛击考场作弊

        不过,这次高考也出现了一些不是那么令人愉快的事情,人民日报分别在1978年1月21日和2月20日刊登了两则违法高考纪律的事件。

        
        
        高考的故事还在继续,人民日报的记录也不会停止。正如祝华新老师所言:“人民日报与自己的读者一道,曾经沧海,过尽千帆,见证和参与酿造了一代中国人的坎坷与哀愁,也见证和参与推动了一代中国人的梦想与奋起。”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