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见面1天闪婚,相濡以沫60年”:爸妈辈的爱情,甜多了

2021-05-08 18: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笛子|作者

欧小宅|编辑

gustavo|封面

今天我们不讲道理,来讲个爱情故事吧。

细水长流的爱情。

这个故事,让我相信,世界上的确有“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存在。

故事的男主角,饶平如,在去年4月离开了我们,享年99岁。

柴静采访过他,姚晨感动到为他转发微博,上过央视和各大电视台,外国媒体也抢着报道……

一切都因为,他和妻子毛美棠恩爱 60 年,期间异地 22 年,爱情丝毫不减。

2008 年,他的妻子毛美棠因病去世。

半年后,他把对妻子的悲伤诉诸画笔,画下一对平凡夫妻相处的点滴。

“一见钟情的婚姻,能走多久?”

我妈以前催婚的时候经常跟我说:

“不懂你们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想的,我们那个年代,结婚就是很简单的事情,相亲见面,彼此喜欢就结婚了。”

我每次听完都嗤之以鼻,相亲不都是看条件,很难遇到爱情的吧?

但运气好的人,真的可以!

平如和美棠就是这样。

1946 年, 25 岁的饶平如从战场上回到了老家江西,父亲就带着他去美棠家提亲。

初次见面,他对美棠一见钟情,那就是他心中理想的另一半啊。

美棠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时尚大方,独立自主,这在上世纪 40 年代很少见。

△ 第一次见面,美棠在对镜涂口红

22 岁的美棠对平如也颇有好感,很快,两人就订婚了。

虽然才刚刚认识,但是两人志趣相投,都喜欢唱歌、跳舞、看电影。

约会的时候,他们会在家附近的湖滨公园闲坐清谈,常常聊到夜深。

尽管两人情投意合,却都很害羞,说不出“我爱你”这种情话。

怎么办?

平如想了个办法,给美棠唱了首英文歌,用歌词表达“我爱你”。

美棠一听,便懂了,也以歌声应答:

“白石为凭,明月为证,我心早相许,今后天涯愿长相忆,爱心永不移。”

有人质疑,爱情刚开始都是浓情蜜意,时间久了,感情总会变淡的。

一见钟情的婚姻,怎样才能长久维系下去呢?

“爱是两个灵魂的相聚与碰撞,互相信赖与理解”

平如说,恋爱很容易,婚姻很实际。

人们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他却觉得,婚姻是爱情的开始。

回到生活里,柴米油盐、彼此的缺点、相处的矛盾,都要共同面对。

再恩爱的夫妻,吵起架来都会红了眼。

有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吵架,平如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一气之下,他把桌上一个热水瓶往地上狠狠一摔。

看到平如发这么大的脾气,美棠躺在床上呜呜大哭。

僵持了两三个小时,平如觉得气该消了,便走过去求和,拉拉她的手。

没想到,美棠竟转过身,“嘿嘿嘿”地笑了起来。

原来她是装的。

彼此都懂得用恰当的方式给对方台阶下,而不是揪着不放,这次吵架也就一笑而过了。

面对彼此间的差异,他们也从不强求对方为自己改变,而是互相迁就。

两人去看电影,平如原本视力很好,美棠是近视。

如果坐中间或者后排,美棠就看不清楚。

平如便主动要求和美棠一起坐前排,时间长了,平如也成了近视眼。

他很开心,因为“这样一来,我终于和美棠同步了。

在磨合中,夫妻俩渐渐成了彼此最了解的人。

三观契合,彼此尊重、理解,是他们婚姻和谐的关键。

他和美棠没有什么夫妻间的权力斗争,不会算计谁管钱,谁付出得多或少。

他赚的钱全交给美棠打理,他缺什么,美棠就给他买,他只管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相处几十年,美棠常吐槽他“什么也不会做”,不会买菜、炒菜炒不好,给孙女买个词典都买错……

有时候连儿女都看不过眼,觉得美棠太苛刻。

但平如知道美棠不是刻意讥笑他,是把这当做两人相处的情趣,他不会觉得没面子,也从不发火。

他看到电视上有个男人和老伴吵架,控诉自己老婆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觉得很不应该:

“她没你文化高,她智力不如你,你的逻辑好,你会分析,她不会分析,她讲不出理由。

她对你好的时候,你想过没有?

你有理,可是你无情。”

在亲密关系里,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记得彼此相爱,是最重要的。

△ 1949年中秋节,平如和美棠在四块面板围成的简陋房间啃月饼,觉得很浪漫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信任”

每次看人们结婚时宣誓,都觉得很动人:

“无论贫穷富有,年轻衰老,天涯海角,夫妻都将患难与共。”

誓言很简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1958 年,因为历史原因,平如突然被带去安徽劳教,甚至来不及和家人道别。

单位劝美棠与平如“划清界限”。

平如考虑到现实处境,也写信向美棠提出离婚。

美棠坚决不肯:

“他又不是搞婚外情,为什么要离婚?

还给他寄了一张全家福,背后写着:

“平如,你看我们不是很好吗……你安心改造吧,争取早日回家,我们仍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自此,他和家人开始了长达 22 年的分居。

那段艰苦岁月里的坚守,靠的是两个人对彼此的无条件信任和强大的个人信念。

一个人带 5 个孩子,为了养家,美棠把家里的东西一点点变卖干净。

她还到处做临时工,甚至去自然博物馆的工地搬水泥,一袋水泥 50 斤重,她从此落下腰伤。为了省钱,她也不舍得看病。

后来美棠去世后,平如每次经过上海自然博物馆,都会停下来,在那里坐下来,摸一摸。

他不知道这些台阶里,哪一块有她背的水泥。但他知道,这里面有美棠为他承受的汗水和苦难。

平如只有过年可以回一次家,他会提前半个月借钱,买上糯米、花生米、瓜子、菜油、鸡蛋等,都是上海难买的东西,足足 100 多斤,用扁担挑回家。

到了家,已是晚上。

一家人做团圆饭,孩子们一边吃花生瓜子,一边高声歌唱,平如吹口琴伴奏,是踏实的幸福。

22 年,维系他们感情最重要的精神纽带,就是写信。

美棠的信里,没什么儿女情长的表达,多是窘困中的家庭琐事:

9 分钱一斤的西瓜都买不起,孩子们读书、工作遇到的困难,不知平如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

有时,美棠也会在信里发脾气,“我很气你,我很生气,我越写越气”。

之后,便气得不写了,过一两个月才有新的来信。

柴静曾问饶平如:看了这些信什么感觉。

平如说,很同情她。

因为平时那么温柔的一个人,带着 5 个孩子已经很苦,说这么气的话,一定是受了很大的刺激。

柴静再问:分离 22 年,有没有担心过感情上出问题。

平如说,从未想过。

我有点泪目。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这得是多深的理解,才能走完这么苦的一段路呢。

“老病相催,我们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1979 年,改革开放。

平如终于结束劳改,一家团聚。

那年,平如已经 57 岁,美棠 54 岁。

平如恢复了工作,孩子们已成家立业,孙子孙女陆续出世。

他们的生活,依然清贫,却祥和安静。

晚上他在书桌前看书,美棠便在床上教孙女唱儿歌。

夏天的清晨,两人去市场买菜回来,一起坐在房间里剥毛豆。

杨绛先生曾写过一句话:

“我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们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恬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美棠被确诊患上了严重的肾病。

治病要做腹膜透析,一天 4 次,过程很繁琐,在家里做的话,病人可以省力一点。

平如不放心别人做,他亲力亲为,每天凌晨 5 点起床,给她梳头洗脸,买菜做饭,测血糖,打胰岛素,一直忙到美棠睡着……

一做就是 4 年,从不烦躁厌倦。

后来美棠病情加重,人变得糊涂,有时很不通情达理,性情乖僻。

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美棠再无理的要求,也全力满足。

有时她突然想吃一个店的蛋糕,平如跑很远的地方买回来,她又忘了这回事。

有时她非要找一件不存在的衣服,平如还没找裁缝重新做好,她又忘得一干二净。

最痛苦的一次是,美棠找孙女,平如说孙女上班去了,她不信,一间间房去找,找不到,非说平如把孙女给藏起来了。

平如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那是一种,分别 22 年也未曾有过的孤独和绝望。

美棠偶尔清醒的时候,最挂念的还是平如。

有时会叮嘱他:

“你不要乱吃东西啊,也不要骑脚踏车了。”

“我要是走了,你怎么办啊……”

有时会对女儿说:“你要照顾好你爸爸。”

2008 年 3 月 19 日,医护人员在抢救美棠,平如在门口挤不进去,就站在门口看着她。

美棠突然好像看见他了,缓缓流下一滴眼泪,挂在眼角。

之后,安然离世。

他剪了她的一缕头发,用红绳绑好放在身边,她的骨灰也一直放在家里,想以后和自己的放在一起。

△ 《最后一滴眼泪》

写在最后

美棠去世后,平如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两三个月。

他突然理解了白居易写的一句诗:相思始觉海非深。

“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

半年后,他拿起了画笔,记录下他和美棠的一生。

柴静曾问他:“您已经九十岁了,难道这么长时间,没有把这个东西磨平了,磨淡了?”

他说:

“磨平?怎么能磨得平呢?爱在这个世界是可以很久的,这个是永远的事情。”

我常常思考,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婚姻无法长久?

我想,很多人都忘了我们爱上彼此的初心。

我们都想做那个享受爱,而不是主动付出爱的人。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首先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

在太多情感关系里,我们都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付出,把别人的爱当成理所当然,挥霍无度。

平如和美棠,从未把婚姻当做一种关系的最终结果。

而是把婚姻当做他们爱情的开始,合力耕耘,做彼此的最佳队友。

他们的一生都在主动付出爱,并且回馈对方的爱,在亲密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也许无法遇到像他们这样的爱情,难遇到这样无条件理解、接纳、支持自己的伴侣。

但爱,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

愿每个人好好珍惜爱,在生离死别前。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1].饶平如.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3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

[2].纪录片:《相思绘本:我俩的故事》.(B站可观看).

[3].上海纪实《真实第25小时》 : 穿越七十年的爱情.

- The End -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