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国际电影节今日开幕:世界电影步入“中国时区”

澎湃讯
2014-06-14 02:1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2014年6月7日,上海影城,一张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影城排片表中,多部电影已经被贴上“满”字。 澎湃记者 王辰 图

        初夏阳光下,黄浦江宛如一条从天而降的星光大道,两岸的建筑仿佛一帧帧定格在时光隧道中的电影胶片。镌刻着百年电影历史足迹的上海张开怀抱,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

        据新华网上海消息,6月14日,中国首个国际A类电影节——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拉开大幕。

        自1895年诞生之初,电影就是人类科技文明与人文梦想的完美结合。百年沧桑巨变,中国电影诞生地——上海,如今不仅是国际影视文化交流的大平台,更是持之以恒构筑世界电影梦想的大舞台。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根本战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上海的文化发展要体现国家的发展战略,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相适应,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相适应。

星光熠熠:世界电影再次步入“中国时区”

         6月的上海,已经成为一座“电影之城”“梦幻之都”。佳片荟萃、众星云集,各界人士从柏林、戛纳、威尼斯、东京、洛杉矶赶来,共赴“亚洲第一红毯”。

         初夏时节,妮可•基德曼、娜塔莉•波特曼,两位“奥斯卡影后”不约而同选择到访上海。浦江之滨,凭栏远眺,好莱坞影人纷纷瞩望在中国取景、与中国团队合作。

         同是这一美好季节,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奥斯卡颁奖地——杜比剧院,上海电影人在好莱坞的大胆创新迎来丰收季。中国首部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海外首映。“霸王”尚长荣和“虞姬”史依弘被外媒的“长枪短炮”紧紧包围,观众连连感叹:“银幕上的中国戏曲太美了。”

         视线回到黄浦江畔,在万众瞩目中,华人女演员巩俐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华丽“归来”。她说:“作为推动电影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走过21年、迎来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再度刷新历史纪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99部影片报名参赛、1808部报名参展,400多名中外电影人争艳红毯,15部参赛影片竞逐“金爵奖”。期间,亚洲新人奖、传媒大奖、手机电影节评选等次第展开。

         上海电影节茁壮成长,因其扎根于中国电影崛起的丰沃土壤。在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繁荣,2013年票房已突破217亿元,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规模的电影消费市场。人们看到好莱坞大片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一批中国影视企业和资本开始直接参与世界电影的合作与竞争。数月前的柏林电影节颁奖礼,几乎成了“中国之夜”,中国电影军团接连斩获国际大奖。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席童刚说,经过20多年的品牌打造,上海国际电影节已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国际A类电影节的组织结构体系,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的电影盛会。

         今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它的生生不息、厚积薄发,是中国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生动写照。

凝神聚气:百年银幕照亮精神家园

         曾经的“十里洋场”洗尽铅华,中国电影波澜壮阔的历史如画卷般展开,上海国际电影节依托这座百年电影之城的底气和自信,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点亮一盏明灯。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杨雄说,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基石和集中体现。要围绕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开放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的文化建设新格局。

         早期的上海电影曾经孕育《义勇军进行曲》,今天的上海电影和上海电影节俨然是凝聚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重要平台,并是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日,适逢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遗产日”,组委会投入大量精力、财力,对拍摄于半个世纪前的经典作品《舞台姐妹》进行了4K技术修复,以此片揭幕,向已故电影大师谢晋致敬。这不仅是接受此类修复的首部新中国彩色故事片,同时奠定了“修旧如旧”的一整套工艺路径和方法。

         尊重传统,才能开创未来。长期致力于修复、保护、展映海内外优秀电影文化遗产仅仅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众多社会公益项目之一。

         电影自其诞生之初就具有独特的公益属性、社会属性,上海国际电影节亦是如此。红地毯“粉丝”招募、市民影评写作、影像艺术夜、社区电影节、露天电影放映等走进街头巷尾。今年上海电影节明确了“政府办节”的运作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多元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推出一系列全新的电影惠民“嘉年华”。

         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影迷通宵排队购买电影节公益票的时候;当观众重新观赏新中国几代导演经典影片展映的时候;当上海电影博物馆等一批公益电影放映厅加盟电影节的时候;当多部“失传”经典作品通过中外电影人的努力重返诞生地上海公映的时候;当宁浩、刁亦男、张猛、韩杰等从上影节“孵化器”中走出的青年才俊在海外电影节上“摘金夺银”的时候,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工作者和志愿者,都会更加铭记“以人为本”的办节宗旨。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影视两节组委会主席翁铁慧指出,上海国际电影节要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文化基因,释放出文化推广、产业集聚和经济带动功能,鼓励多元文化艺术特色,辐射更广泛的群众,发挥文化引领、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作用。

追逐梦想:携手书写世界电影未来

         “只要你站在这里,你就会觉得,你拥有的是世界电影的未来!”多位前来上海取景的国际级科幻大片导演发出如此感叹。

        就好像柏林电影节立足欧洲一般,上海电影节今年明确提出了“关注亚洲、关注华语、关注新人”的定位。

        中国梦与亚洲梦、世界梦是相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梦也是相通的。

         迪士尼建起来了!梦工厂忙起来了!2014年的上海,手握自贸试验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金钥匙”,胸怀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壮志豪情,电影产业作为上海文化领域的“重场戏”,已是风起云涌、马蹄声疾。

         上海近年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电影领域不断繁荣文艺创作的同时,注重打造完整产业链、培育市场竞争力。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有145家影视文化公司在上海拍摄电影,相比上年新增49家,《西藏天空》等荣获华表奖多个奖项,“80后”电影编剧导演浮出水面,上影集团加快推进“整体上市,市场板块先行”的股份制改革,以华谊兄弟、万达、光线等为代表的民营生力军纷至沓来,国际电影节成为活跃而可持续的交易交流平台,加之电影技术革新、人才培养、金融支持、市场发育等利好措施相继出台,上海的“大电影”产业格局已初具规模。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上海影视两节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胡劲军说,上海国际电影节将进一步凝聚电影力量,培育电影新人,繁荣电影艺术。

         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之初,就希望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电影节”。而今依托电影节的大舞台,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将正式落户。依托自贸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上海将专门针对电影产业出台“完片担保”机制,进行金融创新扶持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同时指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电影节不再只是停留在银幕上,世界电影梦在上海启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