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兰德报告〡假如伊朗拥有核武器①

Alireza Nader
2014-07-22 16:3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编者按】伊朗核武化并非不可避免。美国制裁与接触并举的政策也许会奏效。但没有任何政策可以确保有效,甚至美国直接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也不行——它很可能只是起到延缓的作用。所以这里有必要探讨核伊朗可能采取的外交政策、军事理念以及它对恐怖主义的态度——假如拥有核武器,伊朗是否改变其政策目标和行为方式?核武器会令伊斯兰共和国有恃无恐、咄咄逼人么?本文系兰德公司对这一问题所作的评估。

        

 第一章 伊朗:不甘而隐忍的国度

        对伊朗拥核的普遍担忧在于,核武器会令伊朗有恃无恐,挑战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更有分析指出,新核武国在拥核的头几年使用核武器的概率偏高。但用以支持这些结论的论据并不令人信服。的确,伊朗不甘于现状,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它挑战美国权威的意图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即便拥有了核武器。

        伊朗和美国长年互疑,这让人很难相信它们曾是中东一对紧密的盟友。在伊朗末代君主巴列维国王看来,美国是不可或缺的伙伴,不仅能够维系他对伊朗的统治,也保全了中东,使其免于共产主义和激进泛阿拉伯主义的侵蚀。1979年那场反美革命推翻了巴列维,深刻地改写了伊朗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政策。但即便如此,有些巴列维追求的国家利益,今天的伊朗也仍然在追求——伊朗或许是个“修正国”,但它首先是个国家,和其他国家一样,伊朗的主要安全关切是保卫国家免于外敌入侵。

        伊朗行为的原动力在于生存。生之渴望在本质上是非意识形态的,任何政权或政体——不管是民主的还是神权的,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并为之所驱使。伊朗政治精英固然希望达成他们的革命理念,但他们更关切维系并扩张自身的权力。政权生存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限制了意识形态对伊朗政策的影响。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政权。

        不可否认,伊朗反美,它试图改变美国统治的地缘政治秩序。这种修正主义源于伊朗领导人一些看似不可动摇的看法和判断。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革命卫队的统帅们、以及多数神职人员相信,1979年那场革命从西方手里解放了伊朗,而美国反对那场革命。美国对伊朗的敌意是意识形态冲突不可调和的结果,它已经机制化、系统化。

        除了捍卫伊斯兰革命成果,伊朗还以“解放”其他穆斯林国家为己任。根据伊朗宪法,伊朗必须在中东乃至全球“消灭帝国主义和外国影响”。只要现行伊朗政权存在一天,它就不会放弃与美国及其盟友的意识形态对立。反美主义是伊朗政体不可或缺的支柱之一。

        但伊朗同时很清楚,它在与美国的战略竞争中必须克制。在德黑兰看来,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尽管时常展示武力,但伊朗领导人很明白,这在美国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几十年来,德黑兰一直避免跟美国正面直接冲突。

        这里的问题是,核武器会从根本上改变伊朗的上述政策和行为方式么?人们对此普遍焦虑,然而证据对此并不支持——核伊朗会比人们想象的要克制。

 拥核的理由

        伊朗奉行防御性的军事理念。不仅因为它的对手是(更强大的)美国和以色列,也因为它地处动荡不安的中东。在中东,逊尼派阿拉伯人占据了人口的多数,而伊朗却是个波斯人的什叶派国家;这令它有种与生俱来的焦虑和不安。换句话说,不管采用什么政体,不管它是帝国的、神权的、还是民主的,伊朗看待一系列地区威胁的视角是不变的。

1979年2月5日,流亡归来的霍梅尼在德黑兰大学向支持者挥手致意。

        八年的两伊战争令伊朗元气大伤。惨烈的战争触动了整个伊朗民族,包括伊斯兰共和国最狂热的支持者与最坚决的反对者。伤亡难易计量,化学武器的受害者痛苦甚至要持续到战后。因为它反西方的立场,因为伊朗人质事件,也因为它向周边输出革命的图谋,伊朗在那八年里备受孤立,美国、英国、法国、苏联都支持伊拉克。

        而伊朗从战争中汲取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必须在军事上自给自足。伊斯兰革命之前,伊朗靠美国武装并训练其军队,尤其是空军和海军。美伊同盟瓦解后,伊朗在西方的孤立中发展自家的军事工业,很快制造出弹道导弹、坦克、战机和小型潜艇。

        但最终让伊朗领导人产生拥核想法的,是伊拉克对伊朗军队及城市持续的导弹及化武攻击。1988年在一封写给最高领袖霍梅尼的信中,革命卫队司令雷泽(Mohsen Rezai)这样写道:“如果我们能够集结350个步兵旅,购买2500辆坦克、3000门大炮、300架战机,还能够制造现代战争所必须的激光和核武器,那么,感谢真主,我们就可以考虑(对伊拉克)发动进攻了。”其实早在国王时期,伊朗在欧美的帮助下就有核能计划,两伊战争爆发后终止了——一来伊朗本身没有继续核计划的资源,二来霍梅尼可能真心反对核武器。

        两伊战争刚结束,伊朗就重启了核计划。1989年霍梅尼之死则为伊朗重审“反核武”的宗教立场腾出了空间。据报道,伊朗现任领袖哈梅内伊曾发布宗教裁决(fatwa),禁止使用核武器。但裁决并未禁止发展或组装核武器。并且哈梅内伊根据需要,有权修改或重新阐释自己发布的裁决。

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使用了化学武器。

        伊朗的铀浓缩计划也可能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不论王室还是后来的伊斯兰共和国都意识到国家过度依赖石油。巴列维国王曾计划建造23座核电站,并于1974年宣称“石油是一种宝贵的物资,烧掉太浪费……我们计划尽快使核电站达到2.3万兆瓦的产能”。

        核能在理论上可以缓解伊朗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但很难说它是伊朗核计划的惟一动机,尤其是在经过八年的两伊战争之后。伊朗领导人不可能对反应堆的(或是在必要时生产核武器的能力)的军事价值视而不见。事实上在1980年9月,伊朗曾试图摧毁伊拉克的奥西拉克核反应堆,但失败了。在伊朗看来,核武器是对一切潜在敌人的终极威慑——除此之外,孤立的伊朗拿什么来阻止萨达姆们发动下一次进攻呢?

        1991年的海湾战争强化了伊朗对核武器的向往。同样是伊拉克军队,伊朗打了八年没打赢,美国空军却只用了几天就拿下了。那场战争虽然没有推翻萨达姆政权,但只要美国人愿意,挺进巴格达并不困难。换做是伊朗,在美军面前,同样没有机会。

        2001年美军入侵阿富汗、2003年美军推翻萨达姆,加剧了伊朗的不安全感,进而令核威慑显得更有价值。美国不但在战场上完胜,还在那两个国家实现了政权更迭。美军在所有方向上包围了伊朗。小布什政府并不掩饰对伊朗政权的反感,小布什本人更于2002年将德黑兰划入“邪恶轴心”的行列。这一切令伊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之中。

        “9•11”之后,伊朗一度试图与美国缓和关系。哈塔米政府不但协助美国在阿富汗扶持卡尔扎伊政权,更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主动配合美方行动。此外,根据2007年的“国家情报评估”,伊朗也许出于对美军入侵的担忧,曾在2003年中断核计划。

        但小布什政府 “不与邪恶对话”的强硬姿态,终于让哈梅内伊放弃了与美国“接触”的想法。在伊朗领导人看来,“接触”的失败只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反抗是对付“大撒旦”最好的方式。紧接着2005年内贾德当选总统,伊朗安保政策取向强硬,尤其是在涉及核计划的问题上。

        上述历程对伊朗的核政策有什么直接影响,还不是很清楚。美国情报界认为,伊朗尚未决定制造核武器,但它希望掌握制造核武的设备和技术。这与哈梅内伊“以高压抗高压”的思路相吻合。

        伊朗领导人相信,美国对伊斯兰共和国的敌视是意识形态驱动的,因而也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上美国在小布什之后,也并未排除对伊朗动武的可能。而鉴于美国武力推翻穆斯林政权(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的记录,伊朗即便寻求与美国恢复外交关系,它也不会因而彻底放弃拥有核威慑的可能。哈梅内伊曾这样感慨卡扎菲弃核而后挨打的遭遇,“这位先生把所有的核设施打了个包,交给西方说‘拿走!’看看他现在的下场”。

       

八年的两伊战争给伊朗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

        正如布鲁斯•里德尔2013年提到的那样:

       “ 伊朗几乎所有的国家安全顾问都认为,核武器是国家独立及威慑力的惟一保障。伊朗地处凶险,为诸多随时可能攻击它的敌人所包围。伊朗拿什么来保全自己、遏制敌人的进攻呢?过去几十年已经清楚地给出了答案——如果你拥有核武器,那么你就拥有了威慑力。巴基斯坦拥核,印度就不敢打它;阿富汗和伊拉克没有,它们被美国入侵了;利比亚放弃了核能力,也被入侵了。”

        对伊朗而言,核计划不仅仅有关科技进步和民族尊严,也不仅仅是展示力量的方式。它根植于伊斯兰共和国与美国的斗争史,是伊朗神权政体在内外压力之下求生存的重要方式之一。

***

本文原题“Iran After the BombHow Would a Nuclear-Armed Tehran Behave”,系2013年兰德公司报告之一。作者Alireza Nader是兰德公司高级分析师。许欣编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