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大运河的保护和发展可借鉴西湖

澎湃记者 许荻晔
2014-06-23 17:0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墅区潮王桥区段。 IC 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IC 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期间,就一直推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不仅在政协会议上多次提交提案,还著有《大运河遗产保护》一书。

        据单霁翔介绍,“大运河”与“丝路”申遗,是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以来最大的两个项目。“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跨国项目;而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申请,则动员了8个省、30多个市,以过去难以想象的规模结成联盟。

        中国大运河2006年开始申报时,仅限于京杭大运河,随着对这两个申遗项目的研究,最后将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采取共同申遗的方法,“这样也能把丝绸之路与大运河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循环。比如洛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又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过去说丝绸之路是从西安到罗马,但无论汉唐,两京都是不可分的,丝路的起点应该包括西安与洛阳两者。同时,考虑到海上丝路,宁波、杭州这条线也可以有效纳入进来。这对于改变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格局、对文化遗产传播和保护教育意义是非常大的。”

        单霁翔认为,大运河申遗,能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领域保护的认知产生变化。在保护要素上,大运河是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文化景观;在保护类型上,大运河是静态与动态共同构成的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在保护空间尺度上,大运河是由点、线、面共同构成的线性文化遗产;在尺度空间上,大运河是由古代遗址、近代遗迹还有当代遗产共同构成的文化遗产廊道;在保护性质上,大运河则包括了反映普通公众生产生活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民间文化遗产;在保护形态上,大运河是由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结合而成的“文化空间”。

        对于大运河、丝绸之路这样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单霁翔仍认为目前颇为沉重。“毕竟目前城市化进程仍在不断加速,大运河沿岸、丝绸之路沿线的开发建设仍在扩大、异常活跃,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但这方面的建设一定要以保护为前提,保护是最重要的。如果大运河申遗成功,可以对这方面有所帮助。我认为申遗如果成功后,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承担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如可以借鉴西湖申遗的做法,第一时间成立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链接: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2011年,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成立。该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协调、指导和统筹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工作;加强遗产区相关人员培训、指导和档案资料管理;负责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组织的联络与协调工作;按时向世界遗产中心递交遗产监测报告;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世界遗产中心对遗产地的复查工作。

        监测管理中心还建立了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预警监测管理信息平台和实时监测管理信息平台。预警监测管理信息平台将根据监测中心对遗产区内文物的监测观察数据、监测报告,对遗产保护情况作出分析和预警。实时监测管理信息平台将通过管理人员和遗产区已存在的数千个视频探头,对游客不当行为、游客量等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遗产本体不受破坏、游客量在合理范围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