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读报|复读状元“彪悍人生”如何解释:褒扬、批判抑或闭嘴

澎湃见习记者 付珊 胡攀
2014-06-25 09:48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复读状元刘丁宁的“彪悍人生”到底要如何解释?这是众多纸媒在6月25日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23日晚10点发布微博关注了刘丁宁的喜讯:“去年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退学回到本溪高中复读。希望追求更纯粹的国学,梦想进入北大中文系。今年,她以666分再次拿到辽宁省高考文科最高分,第二次获辽宁高考状元!‘学渣’们,一起颤抖吧!”

        不过,颤抖的不仅仅是“学渣”们,还有各地报纸的评论员们。

        如何对待刘丁宁的”回炉复读“?有的媒体认为,大众应尊重复读状元的内心选择。

        《楚天都市报》评论文章认为,个体自由选择的人生,旁观者其实没有权利去指责。文章肯定了刘丁宁的“另一种价值”:“如果将刘丁宁置换成自己,有多少人还能够做出和她一样的选择?年岁渐长,我们自觉内心成熟,我们拥有得更多,但选择越来越实用与比较成本化。与惯于指手画脚的围观者相比,刘丁宁的最大价值在于,她展现出了社会久违的跟随内心的力量。巨压之下,凭借确乎优异的学业成绩,不忘初心,刘丁宁终得追梦始终。”

        但是,纵观媒体的评论,与这类直抒胸臆的褒扬形成对比,还有对刘丁宁复读这一行为做出的批评。

        《北京晨报》认为,一者,刘丁宁这类复读生侵占了应届生的优质教育资源。二者,不少优秀生因为没有考取理想中的名牌大学而选择复读,会形成一种不好的社会导向—唯“名牌大学”是瞻,不达目的就不罢休。

        文章直言道:“状元刘丁宁选择复读,这是她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状元刘丁宁选择冲击北大,这是她的理想,我们不该说三道四。问题是她既然很喜欢国学,为何去年在志愿填报上不审慎一些呢?人生有时开不起玩笑呀!”

        文章“语重心长”地劝诫复读生们:“对于复读,如果是因为发挥不好没有取得差不多的成绩,那么,可以复读;还有,感觉自己的潜力还没发挥出来,也可以复读;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学校不那么理想就复读,实在不可取,因为心遂人愿的事情毕竟不多,能够接近就可以,而且,路很长,道很宽,心遂人愿机会多啊,何必非在失去机会的地方再次寻找机会呢?”

        《山西晚报》更不客气,作文《别放任“考霸”将考场变成游戏场》,用“吊诡”一词形容刘丁宁放弃港大心系北大这个选择,用“荒唐”和“轻率”描述复读这一行为。“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是‘考霸’,她不仅褫夺了去年一位天才考生的港大理想,也挤占了今年一位高分考生的北大名额。”这是文章的原句。

        文章丝毫不吝啬批判的语句:“为了自己的理想,灭了别人的理想,自私;搅乱了两年高考资源配置,不公。因而,‘考霸’卫冕成功,一个人的成功之喜折射了高考资源被调戏而失序的不公,说其是高考制度的恶质标本,并不过分。”

        《长沙晚报》的评论文章认为,“状元”复读绝对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不管是对于她个人还是教育资源,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文章写道:“虽然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刘丁宁当初从香港大学退学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是谁敢保证她今年升入北大就一定比去年就读港大更有前途?更别说有些复读生复读一年以后的高考成绩,反而还不如当年的分数高,这更是对时间成本和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也有报纸的评论语气更加缓和、为复读状元报不平。

        《潇湘晨报》文章以《高考改革应给个人选择留出更大空间》为题,认为指责刘丁宁占用教育资源,这是不公平的。“国家并不禁止往届生复读,如果其他没有考好的孩子有资格复读,那么上一届的‘状元’也没有理由就被剥夺这种资格。”

        文章认为,刘丁宁的经历或许只能证明,她有个人选择的自由,而且用自己的实力成全了自己的选择。

        当然,还有纸媒批判媒体对复读状元的过度的褒扬和批评。

        《京华时报》就认为,“状元再中状元嘲讽神化皆不必”。文章写道,刘丁宁不是未断奶的孩子,她有自己的追求,有取舍的权利,如何进退,皆是自由。每个人都可怀揣梦想,为梦想而努力的人都是可敬的。因此,“作为旁观者,只需要尊重刘丁宁的自由选择就是了。”

        《郑州晚报》评论文章首先肯定“这确实是一个高考奇迹”。但文章也认为,目前媒体大众围绕高考状元的讨论,有一种错误倾向值得讨论,即过分拔高状元的励志意义。

        “事实上,多数状元,在智商上都高于平凡人,复制他们的故事,几乎没有路径可循。而一场考试也仅仅是一场考试,停留于胜负论英雄的思维,迷恋于分数神话英雄,破坏的是青少年成才的正常环境。对于学生,特别是对于高考状元而言,一时捧得过热,很容易迷失自我。在舆论关注热情褪去之后,他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走好今后的路,因为状元的光环并不能保证他们从此一马平川,风雨无阻。”文章作者如是评论道。

        《成都商报》的文章认为,刘丁宁的拉风,本不应该成为新闻。但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就是,社会对于状元,从来都是以明星的态度对待的。

        文章举了个例子来论证状元未必就一定能成才。“有一份对1977-2008年30多年产生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这些状元中没有一位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远低于社会的预期。这说明,状元只与高考和高考成绩有关,而与就业后的人生之路无关,也与在人生路上取得成绩大小无关。”

        有意思的是,《重庆日报》站在辽宁高考文科第二名的角度上,做出了一番“揣测”。

        《重庆日报》评论文章作者提出了个问题:“我倒想知道今年辽宁高考文科第二名是谁?此时在想什么?”

        文章继而猜测道:“或许他(她)很孤寂、落寞,因为无人关注他(她),也没有成堆的记者围住他(她),打探那些个人身世、学习方法什么的,哪怕其身世更离奇、方法更有效。”

        “或许,他(她)正在哀叹去年状元为何今年还要再考?不然状元就是自己的。哀叹刘家父母去年为何不遂了刘丁宁的心愿让她填北大的志愿?哀叹港大为何不在72万元的基础上再多花点奖学金?哀叹刘丁宁为何不高考移民、非要回人口大省辽宁再度高考?要知道像她那样的天才全国任何一所“超级中学”都是争着要的啊?”

        “叹来叹去,他(她)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真是‘既生瑜何生亮’;他(她)却怨不得刘丁宁的‘实力’,因为万千学子参加高考最终只能由考分说话。”

        跳出评论这个框架,有媒体针对这些争议提出了建议。

        《北京青年报》刊登教育专家熊丙奇的文章。熊丙奇认为,作为个体,刘丁宁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如果有好的制度,如果高考成绩不只管一年,她根本不需要再花一年时间复读,来证明自己。

        熊丙奇提出建议:我国大学录取应该改变单一的评价和录取方式了。“要打破原有录取框架,积极探索自由申请大学和自主转学制度,事实上,如果有自由转学制度,刘丁宁完全可以从港大申请转入北京大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