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卫报:从智能手表到无人机,华强北都能给你

Tom Whitwell
2014-06-27 15:40
来源:澎湃新闻
唐人街 >
字号

        编者按:30年前,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大都市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现在,这个拥有将近一千五百万人口的城市有望成为一个世界硬件公司的“天堂”。英国《卫报》6月13日以“深圳有个中国硅谷"为题,关注这个让无数创业者实现梦想的地方。

        文章编译如下。

华强北某电子市场一楼的店铺。


        在深圳的华强北电子市场,目之所及皆是公司。一座10层楼的建筑中,每个货摊都代表着一个生产工厂。相关销售人员会卖给你各种微小的电子零件,还能在一周之内把它们送达你的工厂。每一天结束时,密封好的货物会被送到等候在外的货车上,此时,过道里会堆满大大小小的纸板盒,整个电子市场也充斥着撕包装带的声音。

        在附近办公大楼间的街道上、大楼电梯里,每人手中似乎都拿着一卷旧式录音机的磁带盘。其实,这些磁带盘中装着能插入纸带(编者注:通过部分或全部穿孔来表示数据的纸条)的微小零件,每一卷内含16000盏LED灯。这些纸袋放进取放机器人(编者注:一种用于取放物品的遥控式机器人)中,做成电路板,成就了深圳致富的关键。

        对外行人来说,深圳看起来也许和中国其他正在腾飞的大都市没什么两样。但作为一个全球黑客与创业者的聚集地,这里就是一个科技天堂,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机遇和创造的空间。

        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Seed Studio)的创立者潘昊(Eric Pan)站在他中层的办公室,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眺望窗外,他说:“你想要的这里都有”。电路板生产厂家、注塑公司、包装厂商和船运商距离他的公司只有几步之遥。3个小时内,他能到达制作电子零件的工厂;3天内,通过联邦快递(FedEx),他的产品可以送达世界90%的人手中。

        在深圳,你能获得一切你所需的资源。通过这些资源,你能把绘在餐巾纸上的草图变成10万只智能手表、车灯或者无人驾驶的飞机,也能把它们在2014年的圣诞节前及时送往亚马逊或Argos售卖(编者注:英国百货零售连锁商)。至少,那是新一代硬件公司的梦想。

一座10层楼的建筑中,每个货摊都代表着一个生产工厂。


        在20年前,利用各种现成的数码工具,创建一个互联网公司花费极少。像Facebook这样的公司就是在没有任何大投资的情况下创立于学生宿舍中的。不过,硬件就不同了,企业实验室和研发预算会在这方面耗费不菲。如今,情况早已不同,对一个技术迷来说,他在一个周末内就可以为一个联网的门铃或者GPS定位的网球拍做一个概念验证(编者注:根据特定客户的特定业务需求而设计的软件、硬件原型的解决方案)。

        现在,高科技公司的创业者们都有一个想法,即建立一个项目原型,并用宣传视频展现出来,然后在Kickstarter上(编者注:美国一个专为具有创意方案的企业筹资的众筹网站平台)把它推向世界。此想法一旦实现,这些创业者们将拥有几十万的银行存款,新的开始,和一批富有需求的顾客。每到这时,他们就会如同朝圣般地前往深圳,和那里的生产商和供应商面对面地交流。他们会租一套公寓,学点中文,更有可能申请一个像HAXLR8R(编者注:一种硬件孵化器) 那样的科技创业项目。

        HAXLR8R和华强北仅一街之隔,其办公室在一座高层的10楼。这里和大多数公司的情况一样,有着白石灰墙和旧家具,但还有一些不同的东西,比如,置于工作台上的烙铁和零件样本,便捷的激光切割机和3D打印机,外加取放机器人。

        Helios,一个来自加州萨克拉门托市(Sacremento) 的公司,以内嵌式GPS、蓝牙和大量LED灯打造了一款智能自行车把手。Helios当初就是带着自己的想法来到了深圳,结果不仅完成了产品设计,还在kickstarter上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宣传视频,通过客户预定筹集了12万美金。此产品的设计非常复杂,包含一些耐用的金属配件,精密的模制塑料零件,无线信号和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

        kickstarter的网页上更新着一份令人悲喜交加的目录表:弄坏的模具,时好时坏的GPS信号,无聊的中国假期,大批待运的货物。

        在这里,人们的心态跟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繁荣发展前期的状况很类似,难掩的兴奋之情,还有几桩大交易的达成。谷歌、苹果、Facebook在过去六个月中以百亿美元的估价购买了所有硬件公司。趁着这股风潮,深圳有望成为世界硬件公司的硅谷。

市场里各种配件应有尽有,你甚至可以用这些零件拼装出手机。

        30年前,深圳只是一个破旧的小渔村,而非一个大都市。1979年,它被划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而且被一个100多公里长的铁网包围着。大笔投资和大量的外来务工者蜂拥而至,各种工厂和住房崛地而起。到90年代中期,深圳的人口已攀升至300万。它的文化主题公园——“世界之窗”就展示了三分之一微缩版的艾菲尔铁塔和其他130个世界性的名胜古迹。

        如今,夏秋之际是圣诞商品的生产旺季,那时深圳约1000万的永久居民会增加到1500万。在这座城市,新事物的建造随处可见。从2004年第一个地铁站开通到现在,深圳已拥有了131座地铁站,与此同时,还有3条新的地铁线尚在建设中。

        但是,深圳高速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威胁。1998年,来自台湾的电子生产商富士康(Foxconn)在深圳投资建厂。20年后,它已有40万雇员,每天生产着成百上千的苹果产品。但接着在2010年就发生了中国人称之为富士康“自杀危机”的事件。大量的关注及负面舆论使富士康公司遭到重创,所以,第二年它就把30万工作岗位从深圳北移到了1000多公里远的郑州,那里的工厂一天能生产20万部苹果手机。

        这些低薪工作正渐渐地迁往中国内陆地区或东欧和墨西哥的其他富士康基地,所以深圳已经意识到了求新求变的必要性,它需要升级自己的产业价值链,使之向追求设计、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和注重零售的方向转变。目前,深圳拥有着一个“创客空间”(编者注:创客空间是一个具有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的实验室,创客们可以在创客空间里共享资源和知识,来实现他们的想法),并且还与伦敦的维多利亚与爱伯特博物馆(London’s V&A) 合作,在蛇口区建立一个设计博物馆,那里4月份的时候举办了中国最大的“制汇节”(编者注:一场宣扬创客文化的庆典)。

        但也许,这种向设计主导过渡的愿望不大可能实现。上世纪90年代起,深圳的市场、工厂、创业者、技术工人以及诸如此类的资源投入到了山寨电子产品的生产行列。早在21世纪初,那里就出现了山寨MP3和山寨PolyStation主机游戏。如今,智能手机自然也成为了生产商山寨的对象。有人估计,他们目前占有全球手机运输市场25%的份额。那些销往阿拉伯国家并助力“阿拉伯之春”的山寨手机就是在深圳的街头生产出来的。

一款仿苹果的山寨手机。

各种花色的山寨耳机。

        山寨生产商们虽然无视知识产权法和手机的安全检测,却展现出了一种现代化的、协作式的文化。在那些为大家所共享的产品设计文件中,每个人都贡献了他们自己的知识。中国的零件生产商们耗资研发了一种“公版显卡”——为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的产品制造提供通用的参考卡型。它们用来与“公模”相契合——同等的公共设计。有了公版、公模、几盘组件,而且它们能互相通用的话,就可以生产出专业的电子产品。

        山寨生产商们已经学会了对他们的业务精打细算。帕罗奥图(Palo Alto-based)未来研究院的林恩·杰弗瑞(Lyn Jeffery)说,他们也许会把只卖出一万台的手机上的获利投入创新,从而为特定的市场甚至是不同的城市生产出特定的产品。这些硬件公司彼此通力合作,以他们的创造力、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力及相关人才储备不断地推动自己的发展。而这可能会给传统反应迟钝的客户电子公司带来重大的挑战。

        这就是潘昊加入的地方。这个30岁的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的创立者登上了杂志《福布斯中国》的封面人物,同时也是践行“深圳梦”的典型化身。潘昊在四川长大,电子工程专业出身,他曾在北京英特尔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一个周末,他去了深圳,当他走进华强北电子市场时,便意识到自己来对了地方。

        “我让室友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一个箱子中,然后送到这里”,潘昊回忆道。他在所住的公寓里开始了自己的生意,现在有150个雇员,营业额大约达10万元。他把自己的公司描述为一个“开源硬件(编者注:用来反映自由释放详细信息的硬件设计)的促进者”——如果你有一个关于产品的奇思妙想,他便能帮你达成。(连强大的富士康集团也成立了InnoConn部门来加入这个队伍,InnoConn位于北京的一个生产过诺基亚产品的基地)

        尽管潘昊已为此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其他人也是如此,可一切有机的联系还尚未在深圳建立起来。还没有国际硬件公司从华强北的货摊走向上市。但所需的工具已经具备了。

编译:邵晓雪 唐玮

本文图片为原文作者Charles Arthur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