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无证无监理无验收施工又掺假,江苏丹阳动迁户住了两年危房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丁雨菲 发自江苏丹阳市
2014-07-10 21:12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一栋安置房的一楼在装修施工时地板出现大洞,底部空心。澎湃新闻 丁雨菲 图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埤城镇数十户拆迁安置户搬进镇政府建设的安置房后,竟发现是“最严重的”D级危房:地板开裂,水泥似灰……2年来,拆迁户不断投诉,但问题并未得到真正的解决。

        据拆迁户介绍,检测机构曾出具报告,5户抽样检测全部为危房。而目前大部分居民仍住在“危房”中。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7月9日实地调查采访获悉,丹阳市人民政府已于当天下午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埤城镇拆迁安置危房的加固处置问题,市纪委也已成立专案组介入调查。

房屋初建质量存疑,政府依旧分房

        2010年7月26日,因江苏省338省道拓宽改造,丹阳市埤城镇政府定于7月26日至8月30日期间完成拆迁安置工作,包括朱玮萍(化名)在内的22户常六村(已并入常兴村)村民成为拆迁户。

        据拆迁户透露,镇政府当时承诺,安置房会建成小别墅,“非常漂亮的小别墅”。

        2010年11月左右安置工程开工建设。常六村的拆迁户常去施工现场“看房”。一次在施工现场,村民发现一大堆黑沙正在代替建筑黄沙拌入建材。

        “懂点建筑常识的人都知道,黑沙是废沙,不能建房子。”朱玮萍和其他几家拆迁户开始怀疑,安置房的建设工程会不会有问题?拆迁户找到村主任朱建安,反映房屋工程质量问题。

        2010年12月,拆迁户反映情况无果,试图上工地“扒房子”。一位已82岁的朱老先生当时也在现场,他回忆,当时镇政府和派出所的人说,有什么事找政府解决,找派出所,不用去工地闹。

        朱老先生后来打电话到镇派出所,该所以“不归我们管”为由拒绝了解情况。后朱老先生蹬着一辆三轮车到埤城镇政府,正好遇到政府为常麓新村安置房的事情开会。“那时候有个从其他镇调来的书记,我跟他反映了情况后,他说黑沙坚决不能用。转头书记又问朱云龙,房子质量怎么样,朱云龙说,还可以。”据拆迁户了解,朱云龙是当时镇政府派往工地的工程监理,在政府上班。时隔近四年,人事更迭,已难知去向。

        原负责埤城镇拆迁安置工作的副镇长常立辉调往农业部门后,2012年2月,现埤城镇副镇长范东波接手拆迁安置工作。这一年春节前,常麓新村的安置房已建好,时任镇建房办主任戎锁华和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去看了看,“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2012年4月15日,范东波通知拆迁户抽签拿房。

        看过施工现场的拆迁户依旧担心房屋安全,不想拿房。拆迁户朱秋桦(化名)回忆,现场有一位小伙子不同意拿房,“要去拿回自己的表格,派出所和政府的人就一下拥上来拖住他,不许他要回表格”。

        范东波告诉澎湃新闻,“我了解的情况是,开始建房确实有黑沙,但后面调整过来了,而且也有组织村民代表在施工现场监督”,拿房那天“没有出现有人不想拿房的情况”,政府并未进行强制分房。

安置项目“硬上马”,施工项目无监管

        澎湃新闻获悉,镇政府至今未向拆迁户出示任何房屋合格证明,土地证与房产证也一直没法办理。

        “没有监理单位,没有验收部门。”范东波承认,安置工程确实没有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主要土地建设用地许可证没有办下来,后面的公开招标、请监理单位、找验收部门的程序都办不了”。范东波自2012年接任副镇长,安置工程的土地建设用地许可证就一直处于“正在办理中”,“因为不符合建设用地规划,办理一直没有结果”。

        范东波表示,政府会给有需要相关证件的拆迁户开具证明,但两证的办理还需要时间,“还是因为没有土地建设许可证的问题”。

        丹阳市国土局滨江分局副局朱玉仙告诉澎湃新闻,一般本地农民的建设用地审批需要满足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滨江新城规划要求,而政府行为的建设用地申请需要到省级单位才行。对于埤城镇的拆迁安置项目,朱玉仙不愿透露更多情况,只称具体情况已上报丹阳市政府。

        未获土地建设许可证,相关施工许可缺失的情况下,埤城镇安置依旧进行。范东波说,“当时时间很紧,不能让老百姓拆了房子没房住”。埤城镇政府未公开招标,而是将“门楼新村的设计图纸拿过来,跟拆迁户商量了一下,大家同意了就按照这个建”。范东波说,施工单位找了江苏长源建设有限公司,政府跟长源签了施工合同。

        “政府没有质量监管体系吗?”

        “没有。”

地面和墙面出现长裂缝。澎湃新闻 丁雨菲 图

装修打孔开裂,房屋被鉴定为D级危房

        2012年4月分完房后,陆续有拆迁户开始装修入住。一户人家在二楼用钻头打孔时,出现了开裂。有的地板在施工时出现大洞,地板是空心的。

        澎湃新闻现场走访拆迁户住房时,拆迁户朱玮萍带记者走到二楼,体形标准的她跳了一下,整个房屋随之震动,铝合金窗户发出嗡嗡声。

        房屋质量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一楼的地面和墙面出现长裂缝,住户说“房子好像在下沉”;二楼地板也在开裂,天花板中“黄泥清晰可见”;有一户屋顶全坏了,“你肯定不敢上去”;凿开的墙面水泥下,两块红砖间能塞下一根成人的手指,黏合的水泥一刮就呈粉末状脱落……

        2013年4月,拆迁户第一次到埤城镇信访办,该办主任蒋志刚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留下一句“等我们调查调查后再说”,之后就没有了结果。后埤城镇政府找到镇江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安置房进行质量检测。官方没有透露公布该报告,但据拆迁户了解,2013年7月出具的抽样5户检测结果显示,5户安置房全部为D级危房(最严重一级,不能居住)。

        在检测报告上,赵小英家安置房阁楼层梁底主筋实际数量为2根(设计为4根)、屋面结构在山墙处未设置卧梁、屋架支撑柱直接架在阁楼层板上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房屋二层板厚合格点率为0%,房屋现浇板结构厚度偏薄,阁楼层梁底主筋数量不足,箍筋间距过大,二层阳台悬挑梁明显挠度,阳台栏板与房屋主体之间连接处开裂……

        鉴定报告综合建议,楼面结构已属于危险结构,可能丧失承载能力,根据《民营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房屋楼面现浇结构为D级,二层阳台悬挑梁为D级,屋面结构为C级,应立即进行加固并加强监测。

        得到检测报告后的朱玮萍、朱秋桦等十户拆迁户,开始了长达1年的上访。他们要求政府提供临时性安置房,先从危房中转移出来,再重新进行一次拆迁安置工作。从埤城镇到丹阳市,到镇江市,再到江苏省信访办,朱玮萍等人得到的回应都是“找地方解决”。

        丹北镇(原埤城、后巷、新桥三镇于2014年初合并)政府曾在2014年6月9日向朱玮萍等拆迁户答复信访意见书,其调查处理情况为:房屋设计达到质量要求,施工单位是与拆迁户意见一致后才开始施工。

加固危房,市纪委同步启动追责调查

        在2013年7月安置房检测报告出具前,埤城镇镇政府也意识到了安置房的质量问题。2013年5月,埤城镇政府将安置房工程施工方——江苏长源建设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因质量问题进行赔偿,最终法院判决长源公司赔偿470万元,赔偿款项用于安置房加固。原埤城镇政府委托丹阳市文博设计院制定加固方案,并与农户沟通。

        加固方案于2013年10月招标,镇江天润加固配套有限公司和镇江中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中标。埤城镇政府聘请丹阳市建设监理中心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监理单位。

        丹北镇委副书记朱国祥告诉澎湃新闻,镇政府已成立调查小组,“会努力还原事情的始末”。澎湃新闻从丹阳市政府获悉,该市已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埤城拆迁安置危房加固处置问题,市纪委已启动追责程序,将对拆迁安置房项目进行彻查。

        据当地官方人士透露,针对村民反映拆迁安置房成为危房的问题,丹阳市纪委已成立专案组,正式启动调查程序,重点调查相关部门和乡镇是否存在失职或渎职行为,若存在贪污受贿情况,将在最短时间内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天花板中“黄泥清晰可见”。澎湃新闻 丁雨菲 图

少拆多建,安置房被村干部私自出售

        据拆迁户上访的资料显示,338省道沿线常兴村共有安置房27套,规划为新农村集中居住的九庄上自然村共有安置房35套,共62套安置房。而范东波告诉澎湃新闻,该镇相关安置房共有97套二层楼“小别墅”和7间平房,共104套,超出安置房所需42套。

        范东波说,这并不是少拆多建,而是“根据政策,有一部分村庄处在规划红线内,不允许建新房,但是要拆的话不能让村民没房住,就在这次建设中多建了一些,预留给需要建新房的本地居民”。购买安置房首先应是本地村民,其次是有建房需求,再次还要村委把关。

        然而在该安置项目,除拆迁户外,还有一些外来务工者也在此买了房。昔日靠人情关系才买到的房屋,现在却遭受危房之苦。来自重庆的罗氏三姐弟在常麓新村买了三套房,大姐和罗生(化名)分别花23万购买了中户型“小别墅”,约152平米,小妹花30万购买了192平米的大户型“小别墅”。

        罗氏姐弟告诉澎湃新闻,他们都是从常六村村主任朱建安手上买的房,购房款也是直接打进朱建安个人账户,“我们闹了很久才在埤城镇财政所开了一个收据,且只拿到了复印件,我妹妹那套连复印件都没有”。罗生找出了他的收据复印件,收款人签名和付款单位台头已模糊不清,只有“丹阳市埤城镇财政所财务公章”清晰可见。在金额处,只有“197600.00”的数字,蒸发了3.24万元。

        对此,范东波表示不清楚,政府多建预留房是给有需要的本地村民,“只能说政府的初衷是这样的,具体的落实工作也是我们难以控制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