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思想周报 | 燕京学堂风波持续发酵

澎湃记者 张博
2014-07-14 18:43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燕京学堂风波持续发酵
北大静园现在不再仅仅是游览的热门地点。 CFP 资料

        北大“燕京学堂”项目两个月来持续的争议在本周迎来新的高潮。9日上午,北大校方召开了咨询沟通会,关心该项目的北大师生和校友纷纷到场。由在场者的文字记录获悉,提问环节师生激辩,最早在《上海书评》发文质疑该项目的北大英语系系主任高峰枫老师仍积极参与,北大历史系辛德勇老师更是情绪激动,拍了桌子。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于9日晚发了一条“北大缘何身陷‘燕京门’”的微博,关注此事。又于10日晚发布“北大校长就燕京学堂接受@人民日报专访:选址等问题一切都可商量”的微博,引述北大校长王恩哥的话表示:①选址等问题,“一切都是可商量的,但是一定要经过多方面的论证与研究。”②资金问题:向社会公开募款筹集,不使用北大正常办学资金。没有一分钱来自国家拨款。③“这是北大的教育使命!无论多困难,我们都得走下去!”
        关心者众。前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老师11日也在博客发文《争议声中的怀念:北大静园》,重刊旧文《书香五院》,“以唤起我们对于即将消逝的静园的怀念”。

意识形态拳法一:政治违纪一律免职
        《人民日报》7月10日在第6版要闻头条位置刊登题为“高扬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做学问——走近中国社科院”的文章称,中国社科院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其学者高超的学术水准上,更体现在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为人民做学问”的治学态度上。
        文章透露,近年来,在院党组组织领导下,社科院科研人员利用专业优势、学术和社会影响,通过写文章、著书、讲课及接受各类媒体访谈,开设微博、博客、播客等方式,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辨析和批驳,帮助广大群众和全社会分清是非,消除错误思潮的影响。
        文章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社科院党组以严抓政治纪律、严明组织纪律和严守财经纪律为主题,实施了推进“三项纪律”建设活动,明确提出将意识形态列入干部考察,规定:凡方向不正、品行不端、作风不好的,一律不予任用;凡出现政治违纪问题、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一律予以免职。“这两个一律彰显了社科院从严治院的决心。”社科院院长王伟光说。
        此前6月10日,中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张英伟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作报告时曾指出,社科院内的意识形态存在“四大问题”,包括“每逢敏感时期,进行不法的勾连活动”,“接受境外势力点对点的渗透”等。他要求全院“高度保持政治敏感性”,“绝不容忍任何人搞特例”。

意识形态拳法二:部校共建新闻学院

        7月11日,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大学正式签署共建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协议,成立部校共建传媒学院院务委员会,致力于携手培养一流新闻人才。
        此前6月30日,兰州大学相关部门透露,聘任《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林治波,兼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林治波之前曾在微博发表如下言论:赞成重庆模式并希望在全国推广、中国主要网站全部境外上市证明幕后必有境外势力里应外合欲掌控中国新媒体群进而操控中国舆论、有人为了糟蹋毛主席而夸张污蔑1960-1962年饿死几千万人等。
        另外,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师范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也于6月29日正式启动。
这一系列举措,让人联想起2013年12月20日,中宣部和教育部曾在上海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做法经验,指导十个省市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签署部校共建协议的的背景。

意识形态拳法三:新闻人员严格保密

        新华网7月8日发布消息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6月30日印发《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办法》规定,新闻单位应健全保密制度,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禁止在任何媒体以任何形式传递国家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办法》还规定,新闻从业人员不得违反保密协议的约定,向其他境内外媒体、网站提供职务行为信息,或担任境外媒体的“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特约撰稿人”或专栏作者等;不得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或个人账号等任何渠道,以及论坛、讲座等任何场所,透露、发布职务行为信息;不得利用职务行为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

上海“小男人”是文化歧视吗?

        《上海思想界》杂志今年第五期,关注“上海文化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专题。其中,《主编絮语》一文反思上海的文化疲软症,认为“是一种城市综合病,并不能单方面责怪文化官员”。

        文章署名为主编许明,他提醒“今天的上海小资将昔日的上海小资挑选和抬举出来,塑造了上海文化的‘百乐门印记’,以至于今天的上海人遗忘了小刀会、五卅运动、一•二八淞沪大战……”,并特别指出“上海男人被小品讽刺为‘小男人’,还有比这种称谓更带有文化的歧视性吗?上海在文化上应当‘雄气’,还原它是一座英雄之城、先锋之城、文化之城的本来面目。”

维吾尔青年自述族群意识如何炼成
        本周,一篇名为《我的维吾尔“民族主义”是怎样形成的》口述史文章在网上受热议。此文最初于7月3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中文网,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许纪霖教授等转载而广为流传。
        文章作者为前《南方周末》记者张哲,以第一人称记述了维吾尔青年艾尔肯的成长经历。后者坦诚地讲述了信奉共产主义的世俗家庭背景,学校的双语教育,信仰的摸索,大学时被误认新疆小偷,体味的困扰,不可能的跨民族恋情等亲历故事,对自身身份认同方面进行了颇多反思,同时引人深思。
        许纪霖先生读后感言,民族性其实未必是自然的,而是被各种力量建构起来的,而民族的区隔又激发了更强烈的族群意识。“这位维族小伙子是有头脑的,他从挨饿的经历中,明白族群之谊未必靠谱,世界上最重要的还是人性。”他与回族女孩的悲剧性爱情让我们深思:“究竟是什么力量撕裂了他们?族群特性的守护与相互融合,应如何保持适度的平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