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金砖笔记|金砖银行是“欧洲一体化”后又一场伟大试验

朱杰进/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
2014-07-19 16:28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在银行筹备建立过程中,金砖银行采取了“等额出资”的办法,平均地分配股权,意味着各国享有平等的话语权。IC 资料

        二战结束以来,全球经济治理基本的特征是“不平等”。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理念是“份额制”,意味着谁出的钱多,谁的话语权就大。建立之后,无论是IMF的“救急贷款”还是世界银行的“救穷贷款”,都附加上严格的贷款条件,要求借款国改变本国的经济政策甚至政治体制。其背后的含义是,穷国的经济治理肯定不如富国,既然你向我借钱,那我就把我的经济治理理念甚至价值观一起附加给你,“富国要改造穷国”。

        而金砖银行的主导理念是“平等”。在银行筹备建立过程中,金砖银行采取了“等额出资”的办法,平均地分配股权,意味着各国享有平等的话语权。银行建立之后,金砖银行也不会对借款国的国内经济政策进行干预,严格遵守“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从而为贷款国和借款国之间构建更加平等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也正是因为金砖银行秉持了这样一种全新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各种质疑随之而来。

        一是关于“等额出资”, “等额出资”会不会导致在各国意见出现分歧时,金砖银行难以做出集体决策?平等和效率之间会不会有一种天然的矛盾?

        二是关于“不干涉内政”,富国给穷国的贷款不附加任何条件,会不会导致穷国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世界银行出于环境和人权考虑而放弃的一些贷款项目,会不会被金砖银行所支持?如核电项目、大型水坝项目等。

        其实这些质疑,归根到底还是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究竟是否应该平等”、“发展中国家是否可以坚持本国发展战略的自主性”、“富国究竟是否可以有权利去改造穷国”。

        习惯于西方主导全球经济治理思维的人从根本上是不相信这一点的,他们对内嵌在金砖银行身上的这种过于“理想化”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表示深深地怀疑。

        在国际经济关系和全球经济治理的历史上,人类是否可以超越“不平等”,让穷国、弱国自己选择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从外围给予帮助,这听上去似乎有点乌托邦主义,像是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所做的“一场试验”。但是,在评价金砖银行的发展前景和这场全球经济治理试验的最终结果前,我们不妨看看人类历史上另外一场试验——“欧洲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的背景是要解决欧洲历史上持续了几百年的国家间战争问题。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之后,民族主义逐渐成为欧洲各国政府和民众所深信不疑的东西。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深信不疑”,导致几百年的欧洲国际关系史实际是一部战争史,大国风云变幻,但始终无法摆脱国家间冲突和战争的厄运。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洲人开始痛定思痛,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国家间战争的问题,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启动。当然,到目前为止,欧洲一体化“超越民族主义”的试验还正在进行中,未来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欧洲一体化这么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安全治理试验”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本身就足以令人类感到骄傲。

        金砖银行是人类在“全球发展领域”进行的又一场伟大的试验。世界银行建立70年来,客观上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给帮助,包括中国在内。但无法否认的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完全听从世界银行而很好的发展了起来,恰恰相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都是在坚持了本国自主制定发展战略和选择发展道路的前提下,结合外部的条件,通过融入世界经济而实现快速的发展和崛起。在这个意义上,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亟需“观念创新”,而金砖银行所倡导的构建更加平等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