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私书︱真正从“世界大战”的角度理解一战

朱联璧
2014-08-06 13:0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当今的学术界是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翻看今年年初上架的三卷本《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后文简称《一战史》)。这套丛书的编辑者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杰伊•温特(Jay Winter)教授,编委会以法国索姆省佩罗讷(Péronne)学院的一战博物馆(Historial de la Grand Guerre)的研究人员组成。


杰伊•温特 主编,《剑桥一战史》三卷本,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年


        对一战史感兴趣的人多半听过温特教授的名字。用“著作等身”来描述温特参与编撰的有关一战的研究著作,不是一种修辞,而是实指。整整40年前,他出版了第一本关于一战的研究作品。198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The Experience of World War I)出版后,被译成了8种语言,产生了全球性影响。温特不仅在欧美多国任教、研究,还参与了有关一战的纪录片的撰稿和制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获得了1997年艾美奖、皮博迪奖和美国制作人工会奖的纪录片《大战和20世纪的形成》(The Great War and the Shap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由他领衔编辑这套《一战史》,确实是非常合适的。

        不过,要消化这套超过2000页,由70多位学者参与撰稿的大书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何出版半年以来,暂时只有英国伦敦大学历史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在7月3日发表了中篇评论。温特也对这篇评论予以了回应。就内容而言,仍是介绍多过评价。本文亦然。限于笔者对一战史的了解浅薄,唯依照原文转述,才不至于误导读者。

        在此不妨先了解一下已有评价。上文提到的书评作者是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理查德•格雷森(Richard Grayson)教授,他同样是一位一战史的研究专家。书评以一连串问题开篇,认为赶着纪念日出版的丛书难免会有遗憾,而且之前和之后都有相当有价值的专著出版。诚然,有价值的研究可能不容于丛书的结构,已经收到丛书里的文章可能未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或许等不到2018年就有必要重写了。不过温特教授原本也没打算让这套书成为后世不可逾越的经典,只认为这代表了第四代一战史家的集体反思和对话。

        温特在总论中将一战研究的学者分成了四代,在他回应格雷森的书评时还指出了正在成长的第五代。前四代学者的差别明显,也相互联系,至少温特本人就是跨越了第三、第四代的学者。第一代研究者是战争的亲历者,以经历写作历史。第二代则是一战开始50年后的研究者,他们得以阅读当时被加密的档案,使用新解密的影像资料,研究成果也进入了大众视野。第三代学者活跃在20世纪70、80年代,他们亲历了越战后,开始更多地关注战争的黑暗面。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长起来的第四代学者由于深受全球化的影响,对一战的解读也增加了“全球”和“跨国”的视野,深刻影响了《一战史》的编撰。

        《一战史》的撰稿人和编辑团队本身就是国际性的。即便多数供稿人来自英、美、法、德四国的高校,但亚洲、非洲和澳洲学者的身影依然可以找到,并且大半有跨国研修的经历。丛书也是即将流向国际学术界的产品,其法语版已经准备就绪,等待上架,相信未来也会出现多种其他语言的译本。丛书的最终收益则将以奖学金的形式留在一战博物馆,为世界各地对一战史感兴趣的年轻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从内容来看,《一战史》的“跨国”和“全球”色彩也很显著,具体包括三方面,其一是超越民族国家的边界,关注国家之下和国家之上的一战进程。其二是超过欧洲的地域界限,真正从“世界大战”的角度理解一战。其三是解读一战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由其导致的革命、经济危机和去殖民化的进程,都对未来世界的格局影响深远。故此,战争史不再是战壕里各国男性指挥官的传记之和,也包括非洲和亚洲的劳工,以及后方的家长里短。

        《一战史》的三个分卷各有侧重,第1卷侧重军事史与全球史,第2卷侧重政治史与经济史,第3卷侧重社会史与文化史。虽说厘清战争进程、透析战争根源是史家的重要任务,但这类研究已有太多,写出新意很难。相比之下,战壕之外、政治之外的一战是什么样子?大众和非专业学者似乎对此了解不多。故而,比之第1、2卷努力为旧论题寻觅新视角,第3卷系统介绍了有关一战时期市民社会的研究。正如格雷森在书评里所言,这或许是三卷中最有价值的一卷。

        第1卷“全球战争”共收录了4组24篇文章。第1组“历史叙述”共7篇,以编年叙事的方式逐年介绍了战争概貌,为后文的专题论述提供时间框架。《战争起源》一文总领全组,解答了这个关于一战的最重要的问题。第2组“战争剧场”和第3组“世界战争”则从空间的角度完整勾勒了战争的“全球”范围。“战争剧场”以西线拉开帷幕,随后介绍了东线、意大利、奥斯曼、海洋和空中这6个战场的情况。“世界战争”则将读者视线拉出欧洲,以《帝国的框架》这个全球性的问题总起,指明一战作为帝国之间战争的性质,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大战。因此,随后的5篇文章分别解说了非洲、奥斯曼帝国、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如何卷入了战争。第4组则是从战争罪行和战争法的角度评价一战,强调其作为全球化进程的起点,如何影响了世界体系的运作,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辅以对战争的道德、政治、法律意义的讨论,也包括战争后期的屠杀,即,将平民作为杀戮对象之后,军民身份的混淆造成的实际影响。

        第2卷“国家”同样收录了4组24篇文章,依次讨论了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四大功能,并大量关注帝国的运作,作为贯彻“跨国史”视角的方式。对国家来说,战争带来的问题是如何同时确保战场上充足的人力和装备与后方民众的基本生活。这关乎如何在非常时期调动国内资源,如何为本国参战提供正当性。这两点正是全卷讨论的核心。第1组“政治权力”从国家和政府首脑、议会、外交、军民关系和革命这五个方面,回顾国家的政治功能的运作。第2组“武装力量”则从战斗和战术、士气、叛变、物资运输、技术和军备及战俘这六个方面,探析国家在军事方面面对的情况。第3组名为“战争的力量源泉”,以对经济问题的总览开头,接着论述了工人、城市、农业社会、财政、科学家、封锁和经济战争的情况。第4组名为“追寻和平”,提供了外交、中立、和平、缔约、暴力延续这五个方面的讨论。由于过去对战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战斗的层面,忽视了各国在战争进程中如何寻求和平的过程,第4组讨论因此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

        第3卷“市民社会”呈现了战争中普通人的生活,将其中的25篇文章分成了6组。第1组名为“私人生活”,探讨了夫妻、儿童和家庭这三方面。第2组“社会性别”考察了战时工作、家庭中的男性和女性、前线与杀戮区的社会性别角色的问题。第3组“危难中的大众”将视角转向了战争难民和流亡者、少数群体、被占领地区的民众及战俘。第4组“痛苦的身体”从军中医疗、炮弹休克、西班牙流感和悼亡活动的议题出发,观照了战争的疾病、医疗、心理维度。第5组“文化生活的社会史”进一步挖掘了战争在思想和心理层面的影响,涉及了动员人心、信仰和宗教、写作的战士和诗人、电影、艺术与战争纪念这六个方面。第6组“盘点:代价和结果”则以丛书总结和展望的立场,反思死者、生者与一百年之后的大战。毕竟,理解和研究战争的是生者,而过去的研究较少留意生者的角色、立场和感受,以及战后大众心理的变迁。因此,这部分总结也让《一战史》整体生色不少。此外,本卷中还有大量珍贵图片,即便对相关领域研究者来说,有些都是新见。

        不难发现,全书所采用的标题不太像学术论文的标题。诚然,《一战史》既非通史,也非论文集,而是自有编纂逻辑的学术参考书。各篇之间相互观照,解说的深度接近,覆盖面广、审视全面,同时让学者有表达独到见解的空间。既包含了传统战争史和政治史研究的热点,又兼具过去30年新的史学视角和方法的实践。而作为参考书,卷末另有一章《视觉短文》和一篇《参考文献评述》。《短文》对全卷征引的图片资料逐一进行介绍,而《评述》包含对相关章节的现有研究的讨论,相当于研究导览,对初涉此项研究的人来说应该会有帮助,但对专业研究者而言稍显简略。冠以剑桥大学出版社之名的丛书,素来有品质保证,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这套《一战史》亦然。对于未来的一战研究来说,应该很难绕过这套全景式丛书中的许多讨论了吧。

        

        参考资料:

        1.    Professor Richard Grayson, review of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review no. 1618). DOI: 10.14296/RiH/2014/1618. Date accessed: 15 July 2014.

        2.    Jay Winte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3 Volu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