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络收藏夹︱黄昱宁:我上网时看什么

黄昱宁
2014-07-30 20:23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编者按:海量信息时代,专业人士上网时都看些什么?他们有什么可以分享的资源?出于和读者一样的好奇心,我们组织了这个“网络收藏夹”栏目,请学者、作家、媒体人、艺术家、游戏设计师等各创意领域的专业人士,谈谈他们上网时都看些什么。今天的嘉宾是黄昱宁女士,她是作家,是翻译家,还是资深编辑。哦,还是“风格老派的文科网民”。这倒和上一篇玩家严锋老师的收藏夹相映成趣。
        虽然没有网络的生活(其实那也不过就是十几年前的事)已经恍如隔世,但我肯定不属于那种主动在网上追逐热点、开拓新天地的用户,每天来回切换的,也不过就是那几个网址而已。对于日常的编辑、翻译与写作而言,互联网最重要的功能当然是检索。通常,碰到难缠的英文词汇,尤其是新词、俚语或者与时事相关的词汇,我会看一看“有道词典”和Urban Dictionary。某些在《英汉大词典》《韦氏大辞典》上解决不了的新问题,常常会在这些在线词典上找到答案,或者至少找到有效的线索。

        百科知识当然绕不过“维基百科”,自从有了这种利器之后,我在翻译时被各种冷知识难倒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不过,如果要利用它来做注解,最好还是对其中关键性的信息(比如人物的生卒年等)通过别的路径稍加核查——如果懒得翻《不列颠百科全书》,那至少也得谷歌一下。

        说到谷歌(通过什么方式使其一直保持畅通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熟练聪明地利用其各个分支也能提高效率。比如,如果翻译小说时出现一个冷僻的名词(动植物名称之类),哪怕词典上有对应的中文,我还是习惯用“谷歌/图片”搜一下,观察其具体形态,有时候会发现这应该就是我们熟悉的某种东西,完全可以换一个更接地气的俗名,有时候这些物件的形态又会使得后文中费解的情节豁然开朗。

        再比如,你如果直接用“谷歌/翻译”处理英汉互译多半要吃药,因为中英文之间的差异还远远大于目前机器翻译所能达到的极限。但是,如果英语文本中出现其他西文的句子(德法西甚至希腊语拉丁文),你用“谷歌/翻译”将其转化成英语,再根据英语来理解或者翻译成中文,往往八九不离十。此外,如果要在编辑过程中对付中文世界里的疑难杂症,“汉典”还算是比较好用的工具——尤其是当你觉得《现代汉语词典》容量太小而那套十几卷的《汉语大词典》又太笨重的时候。

        每天被各种工作上的疑难驱动,我往往从上述使用频率最高的站点进入,沿途随机浏览旁逸斜出的风景,在类似于“知乎”和“译言”这样的站点稍作停留。比如近一年来翻译麦克尤恩的小说《甜牙》,天天纠结于冷战往事、间谍风云,就跟着搜索路径补习到了不少相关史料,顺便在网上看看关于“剑桥五人帮”的电影。

        作为图书编辑,时常查一查中外图书网店的销售榜单(尤其是亚马逊的实时排名),需要查旧书资料时求助于豆瓣网和孔夫子旧书网,再随意浏览几个关于图书装帧和书评类报刊的公众号,也是聊胜于无的日常功课。如此这般,每天在互联网上的“时间配额”已经用去了一半,剩下的,除了有一整块花在观影追剧上,其他也就只够刷刷微博和微信了。

        也许我的潜意识对太多的资讯有抗拒感,所以没有在任何门户网站上浏览新闻的习惯,最熟悉的网络外媒(每周最多看两三回)是很少作惊人之语的Guardian,此外,几乎所有的信息源都来自我在微博和微信上关注的群体,以及各种点对点通讯工具。

        对我而言,比找到任何先进软件或者时髦站点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能够让我在最短时间里找到最对路的人。去年有位高手向我推荐“印象笔记”和“扫描全能王”,声称“可以提高案头工作效率十倍不止,个人从此可以建立庞大的检索数据库”,我听得似懂非懂,用得半生不熟。好在只要能在MSN或者微信上找到这位高手朋友,那么他的庞大数据库便也能为我所用——总而言之,作为一个风格老派的文科网民,我相信,找对人比找对工具更重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