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图说一战①︱战争动员:各国宣传部长的较量

朱联璧 编译
2014-08-11 13:4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政府、军方到个人都留下了丰富的图文资料,让今人得以了解当时的世界。时值一战百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图说一战”系列,选取过去一年间欧洲各国档案馆新公布的图片资料,以及几位历史学者在海外实地拍摄的战场遗迹、书信档案等,为读者展现一战的不同侧面。本文是第一期,介绍各参战国家的战争宣传。

        面对战争,参战国政府都必须采取动员手段,才能在不被本国民众反对的情况下,集结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战争的胜利。动员时通常需要解释参战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其中包括美化本国的历史和动机,丑化敌国的作为。侵略国的战争宣传往往强调如何通过战争守卫本国的利益和国际地位,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意味。被侵略国的战争宣传,则将控诉侵略者的战争罪行包括在了宣传之中,鼓励民众奋起反抗、保卫家园、增援前线等,因此,也在民族主义主义之外,包含了和平主义的理念。从宣传的载体来看,既有媒体上的漫画,也有明信片、传单等,也可以看出20世纪初欧洲各国讽刺画和漫画的艺术水准。

       

        1.海报上骑马的男性是当时的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Vittorio Emanuele III),他正在鼓舞他的军队进发奥地利,解放图中身披锁链的女性。同盟国成员意大利在战争中加入了协约国阵营,与德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阵营对峙。海报上端的人物都是意大利历史上的伟人,旁边的家族徽章则代表意大利主要的家族,也代表了过去的胜利与荣耀,暗指意大利这次依然会取得战争胜利。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centuries-struggle-and-martyrdom-italy
        2.这是1914年意大利出版的战争漫画集的封面,封面上的人物是年迈的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作为奥匈帝国的缔造者,也作为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多年宿怨的见证者,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由此成为了大量讽刺漫画的主角。当时出版这类漫画集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丑化敌军重要人物的方式,鼓舞意大利士兵的士气。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humour-and-war

       3.除了将重要人物作为战争宣传画上的主角,漫画也会将敌国丑化成一个身份不明的普通人。这是一张在战争期间意大利街头常见的海报,德国人作为士兵和普通人的两种身份同时出现,意指无论德国人身穿制服还是军装,都是烧杀掳掠的恶棍,即便他们化身商人从事贸易,也不要购买其产品,可见其强烈的反德意图,将战争中的敌对情绪延伸到了普通人的经济生活。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german-changes-clothes-same-german

        4.宣传画上还会经常出现被拟人拟物的国家形象,上面的两张在法国出版的明信片就是很好的例子。协约国一方的黑山化身一只美丽的蝴蝶,而同盟国一方的土耳其则是一只丑陋的、脖颈被刺的甲虫。这类以不同昆虫的形态作为宣传的方式,借用普通人对昆虫的审美来表达对不同阵营的态度。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propaganda#

        5. 运用拟人的国家形象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则是战争宣传中更为常见的情况。尤其,很多国家拟人都是以女性形象出现的。选择女性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为某些国家的拟人一直都是女性,如英国;有些则是因为该国崇拜的战神是女性,如法国;还有一些则是选用了普通的女战士的形象,如下图中代表了奔向战场,抗争到底的塞尔维亚的女性。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propaganda#

        6.在运用国家拟人的宣传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被用来表达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战争中的立场。这张插画是英国著名的画家约翰•拜厄姆•列斯顿•肖(John Byam Liston Shaw)的作品,其中的男性代表为英帝国出战的加拿大,而身边的女性身上的服饰表明她们代表了加拿大的不同省份。当时出版这幅插画的期刊,是为筹集加拿大战争纪念基金而创立的。从插画中也能看出,尽管一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大陆,但欧洲各国的殖民地和自治领也都被卷入其中,派兵参与战斗。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the-call

        7.这张明信片上有对英帝国参战情况的总回顾,出版的时间是1916年。从英国投入的大量军力、帝国各国部分积极参战来看,它强调了帝国的实力,帝国军队实力的成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欧洲帝国利益争夺开始的,在进行的过程中,至少在宣传层面,仍然在不断强调和推崇帝国主义,也可能看到帝国的各个部分如何积极投入了战争。

        来源:http://www.kb.dk/maps/kortsa/2012/jul/kortatlas/object59594/en/?bt=europeanaapi#

        8. 战争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各方都需要补给。对于后方民众来说,购买战争债券是为国家出力的途径之一。这两张海报都是张贴在后方,呼吁民众购买第七次战争债券的宣传资料。前一张海报主要出现在奥地利,用极为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战壕里士兵的情况,希望以此唤起后方民众无法参与战争的罪恶感,转而购买债券。后一张海报则是出现在阿尔萨斯,用历史上的德国士兵的形象,来唤起人们保护本国遗产和历史的意识,从而激励他们购买债券。当时绘制此类海报的都是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和爱国人士,政府专门雇用他们,为战争宣传服务。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sign-7th-war-bonds 以及 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comrades-sign-7th-war-bond。

        9. 除了战争债券之外,参战各国还面临大量的战争借款。这张海报描绘了1918年法国为了推动“自由借款”而发动的宣传,希望民众在经济上支持战争。由于法国还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借款的对象也因此延伸到了殖民地人民。这张海报出现在了阿尔及利亚,图片上的人物是一名骑着黑马的阿尔及利亚士兵,文字使用的是阿拉伯文,希望民众效仿为法国出战的士兵,从经济上予以法国援助。海报的作者也是一位比利时画家,当时已经定居阿尔及利亚。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algerian-company-liberation-loan

        10. 除了经济上的支援之外,战争对于士兵的需求也从未停止。这张是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战争宣传画,呼吁更多的士兵投入到前线。对于加拿大这样的附属英帝国的领土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同样有大量年轻男性参与到了欧洲的战争之中,征募的数量也日益增多。最终,在1917年,造成了“募兵危机”,加拿大自由党内部由于是否要继续募兵参加一战发生分歧,分裂成了两个不同的党派。

        来源:http://digital.library.mcgill.ca/warposters/search/large.php?code=8681&version=e

        11.  到了战争的中后期,协约国的宣传转向了重建光明和期盼和平的主题。这张海报是在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出现的,名为《曙光》,意指法国在经历了马恩河、伊瑟河、索姆河以及凡尔登的战役之后,即将告别战争,迎来和平,并收回普法战争时期丢失的土地。图上的两位女性分别身着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传统服饰,意指她们即将重新回到法国的怀抱,也希望以这样美好的期盼,鼓励战士们迎接最后的战斗。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marne-yser-somme-verdun-the-dawn

        12. 但并非所有人都对和平的到来十分乐观,这张漫画上代表和平的天使坐在路中间,周围建筑里的士兵都保持观望,似乎并无要与之亲近的意愿。这张漫画想要传达的是,即便到了1918年,依然有人认为战争的结束是遥遥无期的,各国还是想要获得最终的霸权和胜利,而不是祈望和平。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peace

        13. 从宣传的方式来说,除了有漫画、海报、插画、明信片等,散发传单也是战争宣传的方式之一。这架飞机上的两个人,分别是意大利作家和指挥官加布里埃尔•邓南遮(Gabriele d’Annunzio)和他的飞行员纳塔雷•帕里(Natale Palli)。两人在1918年8月9日搭乘这架小型飞机飞过维也纳上空,向地面散发数以千计的传单和海报。这张照片是在他们起飞之间拍摄的。他们这次发布的传单中表达了早日恢复和平的意愿,尽管对战局本身的影响不大,但是对收到传单的人来说产生了心理上的影响,增加了意大利人对奥地利人的敌意,认为对方是战争的祸首,强调意大利和法国在战争中已经取得的胜利。另一张图是加布里埃尔•邓南遮散发的传单。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raid-over-vienna以及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flyer-flight-over-vienna

        14. 即便在战争结束之后,各方之间的宿怨并未消弭,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隐患。这是德国民族主义者保罗•冯•胡恩斯布鲁赫(Paul von Hoensbroech)在1919年出版的小册子,里面将英国描绘成真正的战争推手,不断攫取全球各地的经济利益,因此损害了德国的利益。图中,英国被描绘成了一只巨大的章鱼,环抱地球,躺在无数财富之上。他在手册中强烈表达了对英国强权的不满,引用了大量批判英国帝国主义的文字内容,包括英国人萧伯纳。

        来源:http://www.bl.uk/collection-items/the-english-beast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