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导演详解剧中的那些“戏剧化处理”

澎湃新闻记者 许荻晔 发自北京
2014-08-14 11:38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导演吴子牛。

        纪念邓小平110周年诞辰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自8月8日开播以来,引发大量关注。有观众表示,该剧视角独特、结构新颖,“让人激动”。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称赞“这部剧走出了原先纪录片的套路”,“过去只存在于历史书中的情景,第一被搬上了荧幕,并给予了戏剧化的处理”。剧中不少“戏剧化的处理”,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8月1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该剧导演吴子牛,请他谈谈剧中的“戏剧化处理”。

还有更多华国锋和胡耀邦的戏份

        澎湃新闻:据说本剧中有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和刘劲饰演的周恩来,但是最后被删除了?

        吴子牛:是这样的。本剧里出现的毛泽东,第一是延安时期,第二是八七会议期间,前者是王晖扮演,后者则是一位更年轻的演员扮演。没有出现晚年的毛泽东(注:唐国强通常扮演晚年毛泽东)。为什么媒体会报道唐国强饰演毛泽东?可能是去年的开机发布会有唐国强出席,所以媒体以为他也参与了演出,实际上并没有。而剧中的毛泽东在昨天已经出现过了,之后还会继续出现。

        而刘劲确实是拍过两场戏,但最后没有用上。因为当时拍的是病危、病重的周恩来,后来被删掉了。但我们会用四五运动中的纪念、邓小平时常提到周恩来……这样的侧写方式来烘托人物。

        澎湃新闻:本剧受人关注之处,还包括华国锋与胡耀邦的呈现,他们在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表现吗?

        吴子牛:还会有,华国锋的也会有,胡耀邦的戏更多。包括他走马上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以后,对全国范围内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作为一部中国第一次全景式表现改革开放的电视剧,我希望它能做到详尽详实。

        澎湃新闻:第一集中,华国锋说“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播出当晚就引起了舆论关注,剧组后来提供了资料证明自己的说法。作为导演,你怎么看其中争议?

        吴子牛:这是这段时间媒体问我最多的问题。我的答案是:我完全相信编剧队伍。编剧团队历时3年做了这个剧本,其中有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党史办的专家、邓小平研究的专家,剧本获得了重大办(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我当然是相信我们的编剧的,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内容,他们敢写我就敢拍。这句话其实是我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我从来不知道出处,后来也是在网上看到材料,一个是澎湃新闻网,一个是人民网,公布了中共中央1976年的16号文件内容。但我知道,我们的专家敢这么写,是一定有出处的。(编注:该剧的总顾问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榕及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两位正部级的“高配”。)

        澎湃新闻:8月12日当晚播出后,很多人对陈景润的书呆子形象有所讨论,乃至有人提出应该去读下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再来塑造人物。

        吴子牛:我们对陈景润的描写是全面的,那只是展现了冰山一角,再看下去会有完整的呈现,乃至徐迟写作《哥德巴赫猜想》、采访陈景润的场面在这部戏里都有。请观众不要着急,慢慢看下去吧。这是一部连续剧,情节有推进有发展,观众有期待有悬念。我可以告诉大家,还有相当感人的戏在后面,比如陶铸的女儿给爸爸的一封信,王光美为刘少奇平反所做的努力,都会有非常感人的呈现。

 “下雨是艺术处理需要”

邓小平力主废除“血统论”、“唯成分论”,在耽误了10年的那批知识青年里选拔大学生。

        澎湃新闻:作家叶永烈写了一篇博客,指出粉碎“四人帮”当天北京并未下雨,跟剧中所表现的不同。

        吴子牛:为了拍这一段戏,我查过这一时期的气象资料,发现这一年北京10月的降雨量跟同时期相比,是最大的一次,我甚至查到瞬间最大降雨量达到0.4毫米。但即便没有这些资料,我也会用下雨,不光下雨,还要电闪雷鸣,这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其实在我的心目中,这一段我想用黑白影像来表现。1976年,三大伟人相继去世,唐山大地震、四五运动、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被撤销一系列事件让整个中国流泪,只有夜景、雨景才能渲染气氛。但中国不相信眼泪,北京不相信眼泪,所以10月7日早上,华国锋走出去时是大晴天,阳光普照。这是艺术处理的需要,不必纠结是晴是雨。

        澎湃新闻:还有网友发现,剧中邓小平1976年抽的“大前门”烟盒上竟然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

        吴子牛:烟盒是我们的疏忽,我们之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发现时离播出仅有两天了,要是发现得早还来得及改正,下次我们一定会修改掉。我非常感谢观众看剧这么仔细,再严谨的戏都可能会有纰漏,观众对我们提出问题,就是对我们的帮助。

        澎湃新闻:另一个说得比较多的问题,就是本剧中大量使用了好莱坞配乐,这是什么考虑?

        吴子牛:首先这是因为我们时间紧迫,我们的原创作曲者是从法国赶回来的,时间很紧,他的创作质量非常高,但数量略少一些,不够支撑全片。那我们的办法,就是购买音乐的使用权。这个做法在电影中是不允许的,但电视剧可以,我2007年的《贞观长歌》里,没有用原创音乐,而是买了资料的音乐。在字幕中,我们也有对音乐协会的鸣谢。至于为什么老用好莱坞,其实是这些作曲家本身就很知名,像约翰·巴里的音乐,我平时也是在听的,他的音乐的情绪似乎和这个戏的场景非常契合,能够做到我想要的效果,并不是为了“美国大片”。

        澎湃新闻:你原来设想过这部剧会得到目前这样高的关注度吗?

        吴子牛:这部剧在今年8月7日下午2:30召开发布会,当晚在央视有一个15秒左右的介绍,第二天晚上就播了。能够在这么短、这么有限的宣传期内得到如此大的关注,我其实并不是很意外,因为看到剧本时我就被打动了,我相信也能打动观众。而且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当代题材,这段岁月和我们的今天血肉相连,我相信这一点也是与它的轰动分不开的。

有名有姓的人物有500多

吴子牛说,《转折中的邓小平》一剧中更多展现了邓小平重视家庭的一面,“做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力所能及的事”。

        澎湃新闻:去年开机发布会上,剧名还是《邓小平》,现在的片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何时改的?为什么?

        吴子牛:最后一刻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因为1976年到1984年的8年间,是中国最重要的转折点,中国面临历史选择的十字路口。而这个过程里,邓小平同志作为总设计师,带领中国走向今天。所以就有有关领导建议,邓小平一生有很多光辉的时刻,这部剧描写这8年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口,那就叫《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吧。但是剧情上没有任何变化,一直就是描述这个时间段内的事件。

        澎湃新闻:你是什么时候接到拍摄任务的?

        吴子牛:我正式进组是2013年6月24日,4月下旬拿到剧本后开始做功课。进组之后就进入筹备期,到9月26日开拍之前,西双版纳、延安、深圳、安徽我都跑遍了,不光采景,还需要定景,包括选取角度、加工方案、搭建改建、行程安排等,都要落实到文案。此外,每个演员化妆定妆、做服装造型、道具布景的工作都是在这3个月里完成的。

        澎湃新闻:最初我以为这是一部领袖人物传记片,后来发现还有一条普通人家的线索,而且还发现,那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个领域的重要人物都被搬进了这部剧里,你要拍一部还原自己经历过的时代的史诗片吗?

        吴子牛:作为导演,我带着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当然希望呈现一个完整的时代。这部戏里有名有姓的人物有500多个,场景有上千个,还好我和我的团队合作多年,他们很给力,如期拿了下来,非常不容易。

        澎湃新闻:在专家剧本的基础上,你是如何发挥自己的创作特色的?

        吴子牛:我很少拍主旋律题材,但我坚持,拍摄这种题材时,第一,视角要平视。不能像过去刻画领袖人物那样仰视、雕像式、高大上,但我们要拍出一个立体的人物,就要用水平视角贴近他、靠近他,让观众零距离地走进一个伟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的内宇宙,邓小平经得起这么拍。第二,因为历史事实有专家团队把关,可以放心,那在创作上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比如说在一些反思、思考、感情上,因为我对那个时代是有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触的,“文革”是我永远的痛,我不可能不去批判它。那在这个基础上,我还会强化这一点。这部戏很自由,有一些媒体说这部戏体现了“政治脱敏”,我却觉得这部戏体现的是政治进步。在我的感受中,过去几年还不可能出这样的戏,从去年开始,能够让我们这么写、这么拍、这么与观众交流,是时代与政治的进步,这是我的很强烈的感受。

        澎湃新闻:在塑造邓小平的形象中,你把握的核心是什么?

        吴子牛:其实邓小平虽然不苟言笑,但是感情世界非常丰富的人。他的家庭观念非常重,他说过,家庭是个好东西,他爱自己的妻子、孩子、孙子。如果没有对身边人的爱,他不可能去爱一个民族和国家。所以在我的认识里,他首先是个伟大的人,其次,他是一个普通的老人,这两者需要结合起来才能立体。这种创作思想体现在剧情表现中,比如说,一开始的剧本里,他需要在第三、第四场戏才出现,但我坚持邓小平第一场一定要出现。所以毛泽东逝世27天后,邓小平出现在他的宽街住所中,在发生巨变的中国,给儿子端水、擦身,俯身去捡一把改锥,做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力所能及的事,但同时又高度、深切关注国家命运,这就不是以往描述伟人的出场方式。

        澎湃新闻:你以前理解的邓小平有这样慈父的一面吗?

        吴子牛:我原来并不知道,而是接了任务之后跟邓家人座谈,接触秘书、警卫员,看很多描写邓小平的书和资料,包括邓榕写她父亲的两本书才知道的。在这些角度的配合下,过去令我敬佩的老人慢慢在我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邓小平,进而成为一种创作观念。

        澎湃新闻:你提到之前的剧本邓小平要在第三场才出现,那前两场展现的是什么内容?

        吴子牛:原来的剧本是以夏建国在街上贴大字报作为开始的。我跟编剧讨论,应该由邓小平率先出场。编剧欣然同意,就成了现在的情况。

 “我是对恢复高考最有感触的人”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1977年全国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恢复高考。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经历过邓小平前后时代的知青,你有在这部戏中加入自己的经历吗?

        吴子牛:太多了。比如粉碎“四人帮”。我当时高考的作文题目是“难忘的时刻”,我就写了粉碎“四人帮”,把我累积了多年的感情与期待、周围人包括我自己的反应和一个时代的微笑与眼泪都写进去了。电视剧里夏建国的高考作文题目也是“难忘的一天”,当然他写的是见到邓小平的那天。但作文内容,都和时代紧密相连。又比如说“小平你好”,当时我在突尼斯参加电影节时无意打开电视,意大利二台在转播中国国庆35周年天安门阅兵,正好看到北大学生方阵打出“小平你好”的横幅。我当时已经在国外呆了50天了,突然之间眼泪控制不住哗哗往外流,我并不是一个常流泪的人。所以在这部戏里,这个时刻的出现对我也有很大意义。

        澎湃新闻:你的高考作文得了多少分?

        吴子牛:记不住了,但反正我被录取了。我的作文是这么写的:当时我冒着寒冷的秋雨,从成都登上去北京的夜车,看望我在北京患病的姥姥。那时候的中国非常压抑,车厢里的中国人,脸色和穿着都一样灰暗,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流,没有欢声笑语,唯一的声音,就是车轮“咔咔咔”地碾压中国大地。然后天亮了,第一缕阳光照进车厢时,我看到周围人跟我一样表情沉重,一夜无眠。但广播里突然响起列车员严肃的声音:请各位同志注意,我们马上有重要的事情广播,连说了三遍。之后有大概十分钟的空当,这十分钟像一年那么漫长,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将降临的是什么,是福、是祸、是喜、是灾?直到一个洪亮的声音出现,宣布粉碎“四人帮”的消息。车厢沸腾欢呼起来,原来是冷漠的、敌对的、不信任的乘客们,忽然就彼此拥抱欢呼,像亲人一样交流,拿着水杯干杯,这列列车突然变成了狂欢列车,连外面的土地看起来都变得青葱美好。那时候我忽然感觉,中国有希望了,我的明天也有希望了。达到北京站后,我没有去看姥姥,而是立刻买了一张返乡的车票。我相信我的姥姥已经好了,粉碎“四人帮”就是对她最好的良药,我要赶快回到故乡。这篇作文里我的心情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开头相吻合,我亲身经历了从漆黑的十字路口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所以说这部片子是我这代人的“致青春”。

        澎湃新闻:感觉和你写作高考作文时,对光线、气氛的把握是一脉相承的。

        吴子牛:对。我1978年的情感记忆,在2013年终于用上了。

        澎湃新闻:但为什么没有用你想用的黑白影像?

        吴子牛:最后,我们用了消色处理。黑白在我的感觉中会更凝重,但由于是夜景,对光的要求反差要大,我觉得消色就能做到差不多的效果。

剧中夏建国(左)、田源(右)这样的知识青年的经历,就有很多吴子牛导演自己的影子。

        澎湃新闻:有哪些戏是你提供了自己的具体经验?

        吴子牛:剧中夏建国、田源这样的知识青年的经历,就有很多我自己的影子。当时我们在四川参加四五运动,纪念周恩来总理。昨晚的剧集就有播到这一段,讨论恢复高考,邓小平力主废除“血统论”、“唯成分论”,在耽误了10年的那批知青里选拔大学生。

        澎湃新闻:对于影响你这样一代人的政策,你以前就知道它的出台经过吗?还是拍戏之后感触更深?

        吴子牛:我看剧本时就觉得这一段非常熟悉。1977级和1978级大学生,前者春季入学,后者秋季入学,两届学生挨得这么近,是史无前例的。10年没有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在世界上都是史无前例的。这批人当中,有许多至今依然是各个领域的翘楚,比如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是北大1977级哲学系学生,而之所以能恢复高考,则是邓小平的坚持。我是其中最有感受的人,因为当时对于成分不好的学生能否参加高考还有争议,如果没有邓小平,我作为一个“黑五类”,命运会与现在截然不同。

        澎湃新闻:你给这部片子打几分?

        吴子牛:我不方便给自己打分,只要大家看了能够认可,或者有收获就行。但我看新浪上很多人打分很高,不少人打出10分,其中还有很多人是非常年轻的一代,这让我很感动。我们千方百计想让这部剧不仅有思想、有历史感、有现实作用,而且能好看、吸引到观众,这样的努力没有白费。当然,也有一些批评意见,但我觉得这也体现了时代和政治的进步,可以出现不同的声音,大家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但我希望有一点,就是大家再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这部剧的后面还会讲更多故事,可能会解答之前观众对一些问题的疑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