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直击辽宁干旱:部分乡村庄稼几近绝收,有可能夏秋连旱

澎湃新闻记者 郑志成 发自辽宁绥中
2014-08-20 10:45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范家乡邱家村,烈日下大片玉米地已经完全枯死。  澎湃新闻  郑志成 图

        8月,立秋虽过,干旱如虎。

        据辽宁省气象局透露,截至8月12日,辽宁7月以来的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同期最少,遭受63年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受旱情影响,辽宁葫芦岛、朝阳等地部分农田面临绝收。根据辽宁省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农田干旱面积约3010万亩。

        位于辽宁省西部山区丘陵地带的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范家满族乡,是旱情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该乡九成庄稼绝收,20余万株果树旱死,上千人畜饮水告急……目前,该乡自救已陆续展开,200多眼大井,30多处水塘,400多台水泵正在向大地深处索水。

        这场历史罕见的生态灾难影响还在延续,伏旱天气或将持续发展成夏秋连旱。范家乡政府表示,今年粮食绝收已成定局,明年的用水用粮问题将逐渐显现,亟待应对解决。

范家乡王屯村民吴淑珍拿着自家田地里收获的干瘪瘦小的玉米,往年家里每年可以收获万余斤玉米,现在几乎绝收。    澎湃新闻  郑志成 图

九成庄稼可能绝收

        8月15日,从绥中县城出发,沿着G102国道西北方向行驶34公里,抵达辽西地区旱情最为严重的范家满族乡境内,在狭窄蜿蜒的公路两侧,连片的玉米地已经绿中泛黄,在暴烈的太阳下了无生气,七八月间是玉米灌浆关键时期,但田间地头却几乎见不到耕种的人。

        范家乡王屯村民李生在村口汽车站自家的小轿车里打盹,家里种着玉米的10亩地他已经一个多星期没去看了,“全完了,都旱死了,就家前后院的一小片还能浇点水,挽回一点,其他的都枯死了。”

        据李生告诉澎湃新闻,自打开春播种以后就没下过一场透雨,持续的晴热干旱天气,已经把家里玉米全部晒蔫。在他家的小院里,几棵还在浇灌的玉米叶子也已经泛黄打卷,结出的玉米棒又瘦又短,扒开叶子,玉米粒细小干瘪,背阴阳光无法直射的一侧,甚至没有结出米粒。“这玉米根本卖不上价了!”说罢,他把玉米丢到院子的角落。据李介绍,往年收成正常的年份,家里10亩地每年能打玉米一万多斤,收入也有一万多元,今年目前来看收一二百斤都很难。

        15日中午,承包了范家乡王屯北山的村民王凤玉,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背着水箱向山上走去。去年承包下来的600多棵梨树和400多棵栗子树给他赚了6万多元,让他尝到了甜头;今年继续花1万多元进行承包,但是突如其来的旱情在短短几周内让果树死了三四百棵、栗子树也大片枯死,几乎可以预计血本无归。

范家乡王屯村民王凤玉背着水箱站在院子里一棵栗子树前,这棵树龄约为四十年的栗树树叶枯黄,因为缺少浇水已经枯死。  澎湃新闻   郑志成  图

        王凤玉对澎湃新闻表示,山高陡峭,根本不可能把水引到山上浇灌,又雇不起人工,只能自己就近背水灌溉,远处的果树眼睁睁看着死去,树龄小到两三年,大到四五十年。在他住处附近,一棵树龄40年左右的栗子树叶子枯黄,树干皲裂,“已经死了”,王凤玉拍了拍树干,惋惜地叹道。

        李生、王凤玉的境遇是范家满族乡4000户、16000多名村民大多数的写照,这个地处辽西北丘陵干旱地带的乡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玉米、花生、水稻等农作物以及果树种植,今年7月迅速发展的旱情,让农作物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范家乡政府党委书记刘连吉告诉澎湃新闻,该乡耕地面积39000亩,主要种植玉米、花生和大豆,另栽种果树120余万棵。这场肇始于7月初的伏旱已经导致乡里90%以上的农作物绝收,21万棵果树死亡,偏远村落有400户1500多人和牲畜饮水出现困难,需要到2公里外取水自给。由于目前秋收尚未展开,果树、农田的损失统计还没有详细统计,初步估计仅玉米农田受旱面积就超过1000亩,损失超过3500万元。

范家乡王屯一户农家前,饲养的羊正等待饮水,由于干旱导致饮水紧缺,牲畜和部分山区农户日常饮水都出现问题。澎湃新闻   郑志成  图

范家乡政府门口的电子屏幕上播放着当天的天气预报,当天仍然滴雨未下。  澎湃新闻 郑志成 图

或许发展为夏秋连旱

        15日下午3时许,范家乡政府外面的天气预报电子板上滚动着当天天气,“雨转多云”四个字十分醒目,但是雨始终没来,附近的庄稼地里,玉米的叶子已经干枯蜷缩,用打火机一点就着。

        据绥中县气象局统计,地处辽西山区丘陵地带的范家乡往年平均降雨量为630毫米,今年截至7月底仅为110毫米。今年还录得自有气象记录以来7月最低降雨量33毫米,此前的最低记录则上溯到14年前的2000年(39毫米)。

        “以往这个时候都在忙防汛,今年却在抗旱防山火,都颠倒了。”刘连吉告诉澎湃新闻,今年这持续、迅速的旱情发展虽然专家在年初就有预料到,但旱情的范围之广、影响之严重却是始料未及的。“2012年8月,如今重旱的范家乡还遭遇了一次洪灾,当时乡里4座桥被冲毁,穿乡而过的最大河流——狗河堤坝被冲毁了2000多米。往年狗河的水最深处也有2-3米,7-10月从不断流,而如今狗河部分河段已经河流细弱,甚至裸露部分河床。”

        “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刘连吉告诉澎湃新闻,今年7月15日范家乡因为持续干热的天气还引发了一场山火,因为发现及时没有造成损失,“今年最主要的任务是抗旱,此外就是由于农作物大面积旱死绝收,山火隐患也在增加,防火的工作也十分艰巨。”

        为了对抗干旱,村民自救已经陆续展开。15日下午李玉福收到村委会发来的短信,他立刻赶到村委会去领取政府补贴的取水水泵。由于需水量增加,导致村民家里用水匮乏,井水水位下降取水困难,政府给每户村民补贴700元购买价值1100元、780元的两种水泵用于抽水。

在薛家村乡政府为百姓提供水泵抽水抗旱。 澎湃新闻  郑志成 图

        刘连吉介绍说,乡政府免费为村民打了200多口水井,挖水塘30多处;提供15台水泵为山上果农免费抽水灌溉;为绝收玉米地补种其他作物的农民免费提供种子化肥。“我们最近刚请来打井队在山上就地打80米左右的深井取水灌溉果树,力争让损失减少到最小。”

        刘连吉说,“作为玉米、水果混合种植的农业大乡范家乡,目前地下水的储备还够用,问题不是太严重,但是可以预见,明年粮食紧张的状况已成定局,辽宁省民政厅也已来乡上看过灾情,下一步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合理储备,应对缺粮的问题。”

        “由于保险、赔偿尚未启动,目前乡村自救的原则是先保证人畜饮水,再保果树,至于面积最广泛的玉米、花生等作物的农田已经基本放弃。”刘连吉对澎湃新闻表示:“初步估计每户家庭年收入将从4万元减少到今年的5000元左右。”

        而据辽宁省气象部门预计,今年8月中下旬辽宁地区降雨量仍然偏少,局地偏少3成以上,旱情可能持续发展,由夏旱转为夏秋连旱。 

8月15日午后,一场骤然而至的雷阵雨袭向久旱的绥中县城,雨后天空出现了双彩虹。  澎湃新闻  郑志成 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