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口志|“七普”公报中的中国人口大事和大势

李婷 吕利丹 靳永爱
2021-05-12 13:5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一般预测,未来四五年内,中国人口将出现历史性的方向性转折,即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图为2021年5月11日,北京,街头人群。当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 视觉中国 图

5月11日上午,备受瞩目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终于发布,这个发布时间较原定的4月上旬大致后推了一个月,可以说姗姗来迟,也引发了各种猜测。

实际上,相较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的日期(2011年4月28日),“七普”并没有晚很多,差别不是很大。但公众对本次普查结果的热切期盼,反映了近年来中国人口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和中国人口正走向拐点的事实。

回到数据本身,大部分结果在预料之中,但也有不少出乎预料的地方。下面我们将对一些要点进行解读。

一、 普查质量

如果说普通人最关注的是具体数字,那么专业人士首要关心的是数据质量如何。应该说从一开始,业内人士就对这次人口普查的质量抱有很高的期盼。这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本次人口普查全面采用了电子化的数据采集,这可以大幅度减少登记和数据输入中的误差。其次,采用实时上报系统,也就是说所有数据都直接由中央实时采集,不经过地方汇总环节,甚至地方也无法直接掌握本地区数据情况,从而更能进行统一的质量控制。第三,加入居民身份证信息,基本能消除重报问题。第四,2020年1月下旬之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随后社区防控的开展,使得社区对其内部人口情况的掌握相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充分。

据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介绍,事后抽查结果显示,“七普”漏登率仅为0.05%。这比“六普”(0.12%)的一半还要少,也低于国际上一般认可的3%的标准。应该说数据质量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那么下面的解读都将建立在“七普”数据质量比较高这一认知基础上。

二、 总人口规模

“七普”公布的我国(大陆地区,下同)人口规模是141178万人,仍然保持了小幅度的人口正增长。这个数字虽然比联合国2019年人口展望中预测(143932万人)的要低,但比业内人士预估的要高。

这是因为,根据国家统计局先前公布的2019年年末人口(140005万人),我国不可能出现超过1000万的人口增长(出生人口1200万,根据近几年趋势来看,死亡人口应该在1000万左右,净增人口应该在200万左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末人口,来自前一年基准人口加上本年登记(或调查估算)的出生人口,再减去登记(或调查估算)的死亡人口。

那么,在假设“七普”数据基本准确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推断,过去十年间,出生人口存在相当比例的漏报(算)。当然具体情况如何,还需要结合多来源的数据进行核查。

三、 出生人口数下降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分别为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和1200万左右,出生人口规模持续下降。

这显示,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起实施后,初期效果明显,二孩生育比例一度超过了50%,但随着时间推移,政策效应在逐渐减弱,二孩生育比例趋于平稳。

目前出生人口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育龄妇女规模明显减少,尤其是生育高峰期的女性规模下降较快。据推算,2020年我国15-49岁的育龄妇女规模为3.2亿,20-34岁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规模为1.4亿;2019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3.4亿、1.5亿;而2016年则分别为3.6亿、1.6亿。由于育龄妇女规模持续减少,即使维持生育水平不变,年度出生人数也将不断下降。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人口受教育年限延长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我国人口的结婚生育年龄不断推迟。2010年,我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3.8岁,根据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第四轮调查数据,这个年龄已经推迟至26.5岁。未来我国育龄妇女的规模还将持续缩减,婚育年龄也还有推迟的空间,出生人口规模将进一步下降。

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在1.8左右。但根据5月11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实际在1.3左右。如何理解之间的这个差距?

首先要认识到,总和生育率反映的是时期生育水平,而平均生育意愿数更接近终身生育水平的概念,两个指标不能完全对应起来相比。当然,毫无疑问,我国的实际生育水平是远低于意愿生育水平的。从意愿到行为中间还有很多阻碍的因素,比如家庭的经济压力、照料压力、不孕不育等,这些都会导致最后实际生育数量低于意愿数量。 

四、 流动人口规模

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为3.76亿人,这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流动人口规模多出1.4亿人。这应该与往年人口抽样调查和“七普”数据的质量差异有很大关系。(参见图1)

图1.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
注:除了逢“0”年份的普查和逢“5”年份的1%人口抽样调查,国家统计局自2011年以来还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中公布年度流动人口规模,该数据根据每年1‰人口抽样调查获得,图中2011-2014年、2016-2019年的数据据此进行整理。

流动人口数据,向来有漏报和重报问题的争议。而去年疫情管控期间,社区对流动人口的摸底更加准确,为七普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可以有效减少流动人口的漏报。“七普”还加入了身份证号进行识别,往年有人认为流动人口存在的重报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所以高估流动人口规模的可能性不大。但这反过来反映出,往年的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可能存在较大程度的流动人口漏报问题。

3.76亿人这个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平均每4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是流动人口。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据是在2020年11月初收集的,当时疫情期间部分返乡流动人口尚未完全回归工作岗位。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更趋正常,流动人口的规模只会更大,不会更小。

不论如何,我国人口的空间活动程度较十年前有了大幅度提升,为适应“人口迁徙时代”,政策和制度上的进一步改革更为紧迫。

五、 人口区域分布趋势

2010-2020年间,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人口进一步向东部地区聚集。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的主流是从中西部流入东部,流动人口从2010-2020年间增长了70%(1.55亿人),这与东部人口进一步聚集的趋势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中部人口和东北人口的“塌陷”,西部人口比重十年间小幅度上升0.22个百分点。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对这一结果可能都有贡献。一方面,西部地区生育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近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交通、科技等发展较快,对人口的吸引力加大,这有助于西部劳动力保持在区域内就业和生活。

六、 家庭户均规模

没有想到,以前并不太被人注意的家庭户均规模这次引起了较大的关注。普查公报显示,相比于2010年的户均3.10人,2020年的户均人数降到了2.62人。

应该说,户均人数下降本身并不出乎意料,如图2所示,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户均人口数就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家庭子女数减少,大家庭解体,小家庭增加。人口流动也会加剧大家庭的解体过程。

图2. 我国家庭户规模(数据来自各普查和小普查)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多代同住的家庭已经大大减少,但是三代直系家庭(祖父母与子女以及孙子女同住的家庭形式)比例并没有显著减少,倒是标准核心家庭(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同住的家庭)比例下降,相应增加的是夫妻核心(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同住的夫妇)以及单人户。后两种家庭类型的增多,与老年人越来越多单独居住以及年轻人大大推迟初婚初育有关。

当然,如果足够细心,还可以看到2020年的户均人数有一个加速下降的趋势。这个情况很可能与上面提到的流动人口规模大幅度上升有关,因为流动人口大部分是以小家庭形式流动。这样的话,实际登记的家庭户总量就会上浮,相应户均人数就会更低。

七、 未来人口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人口仍处于表面正增长的阶段,但是人口内在增长率早在1990年代就已由正转负,人口增速不断放缓,人口负增长惯性逐渐积聚。随着低生育率持续,出生人口绝对规模不断缩减。一般预测,未来四五年内,中国人口将出现历史性的方向性转折,即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这种负增长的形势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本文作者李婷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吕利丹和靳永爱均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李灵春于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李旭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