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978年的《于无声处》,一出戏怎样变成了一个突破口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4-09-03 10:3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话剧《于无声处》剧照。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近日在东方卫视开播,而央视已播至第30集。剧中第15集,提到了曾经在1978年轰动全国的话剧《于无声处》。当年,这部话剧如同一声惊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成为了时代的呼声,冲破禁锢,解放思想,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9月1日,因为创作这部作品改变了个人命运的宗福先,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的采访。看到电视剧中的“自己”和当年的故事,宗福先只是浅浅一笑:“他们把我拍老了,其实我和电视里的夏建国、田源是同龄人,也是老三届。写《于无声处》那一年,我31岁。写这个戏的时候,四人帮刚刚粉碎,我在大家由衷的笑容里感觉到,人民不会永远沉默。那时候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把那些‘四五英雄’写下来,他们是中国人真正的脊梁。”

1978年,《于无声处》剧组全体人员在上海工人文化宫小舞台的合影,前排左三为宗福先。

一个冬天,全国2700个剧团搬演了这台戏

        话剧《于无声处》诞生的时候,中国历史正处在转折的关键时期,四人帮已经粉碎,但发生在1976年的那场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天安门“四五运动”还没有平反。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夏建国和田源为了推动“四五运动”的平反,计划排演一出话剧《惊雷》,而这出戏的启示,正来源于当时在上海演出并轰动全国的话剧《于无声处》,两人连夜赶到上海看了这场演出,并在后台见到了编剧宗福先,简短交流后,他们决定让《惊雷》排出来后要到上海演出,而且要把《于无声处》带到北京。

        宗福先说,在后台相见的这个场景是电视剧虚构的。有没有《惊雷》这出话剧,他也不是很清楚。但当时,全国确实来了20几个省市的年轻人,他们都是来看戏并且要回去搬演的。有些人抱了个钢丝录音机(磁带录音机前身);有些人是从福建这样的沿海省市来的,就带着更高级的摄像机。国内文艺界很多知名人士也来看戏,著名演员田华最早带着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团一起来看戏。黄佐临先生也很早就带着上海人艺的演员艺术家来观看演出。

        在1978年那个冬天,全国大概有2700个剧团搬演了这个戏,遍及全国大大小小的各个地方,涉及专业和业余各种团队。宗福先说,这个戏只有6个演员一堂景,任何一个演出队拉起来就能演,这也是它有这么惊人数量演出的原因。

        《于无声处》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在2008年重看《于无声处》30周年纪念版演出的时候,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告诉宗福先,自己走上话剧导演之路,就是因为《于无声处》。

        1978年,高考刚刚恢复,还在江西一个小地方的王晓鹰当年就考上了一所理工大学。在等待上学的日子里,他和当代几个青年接到了任务,到上海来“偷戏”。几个年轻人坐着夜班火车,一路波折地赶到上海,在剧场里看了《于无声处》。几个人各自分工,有人负责记录演员的走位,有的负责记录场景,有的负责记录表演,全靠手抄脑记,而当事负责把握总场面的王晓鹰,最后理所当然成了导演,这也是他生平导演的第一部戏剧。翻版的演出在当地获得了很大的轰动,几乎天天爆满。而王晓鹰也放弃了那张录取通知书,第二年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宗福先说,事实上,有这样经历的年轻人,不是一个两个,很多作家评论家,当年都是因为《于无声处》,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重看当年,其实有两个《于无声处》

        回忆起那段人生的“辉煌岁月”,宗福先坦言,最开始很懵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全中国所有的媒体都在讲《于无声处》。人民日报还发表了1万6千字的头版评论员文章,标题是“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

        从最开始演出的上海工人文化宫小舞台,到后来的友谊电影院,之后又被安排到北京演出。1978年11月16日,《于无声处》在北京首演。当日,中国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一条消息:“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完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革命行动。”天安门事件就此平反。当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人民的愿望 人民的力量——评话剧〈于无声处〉》。评论说,天安门广场事件是深埋在八亿人民心中,使广大群众长期不能平静和认真思索的问题,《于无声处》用艺术再现了客观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之后,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地要求上海电视台全程转播《于无声处》。宗福先依然记得那天的惶恐,转播前,甚至先向观众介绍编剧导演。“我当时真的有些害怕了,不就是一个话剧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动静?我害怕这个戏成为样板戏,因为历史证明样板戏绝无好下场;我也害怕这个戏成为暴发户,因为历史证明暴发户绝无好下场。”

        时隔很多年,宗福先才慢慢明白,《于无声处》其实不只是一个戏,而是那个时代需要的一个突破口,“四五运动”的平反需要的一个突破口。“所以我后来一直说,其实有两个《于无声处》,一个是工人话剧队业余创作演出的话剧《于无声处》,一个挺好看的戏;第二个是走上政治舞台的《于无声处》,属于1978年,属于小平同志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属于改革开放大潮的《于无声处》。”

        重看当年的种种,一切都恍如隔世。但宗福先说:“不管怎样,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能够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参与了其中,推动了一些东西。感觉自己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事,也算没有白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