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思想周报 | 《纽约时报》很生气

澎湃新闻记者 谢秉强
2014-09-09 16:52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无可奈何花落去:基辛格新书论世界新秩序

        9月9日,91岁的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新书《世界新秩序》(World Order)将由企鹅书屋正式出版。《华尔街日报》先行发布了书中章节,这位国际政治现实主义与均势外交“头牌”悲观地表示,“秩序这个支撑起现代文明的概念,目前正经历危机。”(详见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4607)。

        《经济学人》本周发表书评,指出基辛格尽管下台近40年,却仍有显著的影响。当前,俄罗斯对乌克兰虎视眈眈,中东落入无政府之手,中国实力不断壮大,美国如何走?基辛格分析了当今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需要一个新的世界秩序。《经济学人》对此却深感怀疑。

        《经济学人》说,基辛格先生通常被看作是头号现实主义者。他们认为外交政策中所谓先进的理念完全跟权力和利益有关,并认为价值观和道德是为无能人士准备的。但基辛格的世界观却微妙得多。他认为,如果制度是建立在缺乏合法性的权力之上,它就会自我毁灭;如果建立于道德真理之上,而缺乏实施它们的权力,那么它会瓦解。今天的问题是,从几乎所有方面来看,权力和合法性都是失衡的,而西方国家也没有能力去施行饱受争议的自由秩序。

        能有什么解决办法?《经济学人》发现,在这本400多页的书中,基辛格只用了简单的4页来陈述他的回答:他含糊地呼吁,要求在权力与合法性之间找到新的平衡——在书前,他已经坦言这很难做到,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最后,基辛格只能说,在颂扬普世价值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安全理念的现实情况。“尽管数十年的艰难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教训,但美国必须始终铭记自己的独特本质。历史不会眷顾那些为寻找捷径而放弃了自我身份的国家。但如果没有全面的地缘政治策略,历史也不会确保最崇高的信念必将成功。”

耶路撒冷前的艾希曼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汉娜·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自出版五十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其焦点在于能否将纳粹高官艾希曼的暴行抽象为“恶的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即没有犯罪动机,只是简单服从命令、不加思考地杀人的那种“恶”。最近,美国Alfred A. Knopf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德国思想史家贝蒂娜·斯坦耐特(Bettina Stangneth)的著作《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大屠杀刽子手未被审查的生活》(Eichmann Before Jerusalem: The Unexamined Life of a Mass Murderer,德文原题为:“大屠杀刽子手的自在生活”[unbehelligte Leben])。此书德文版出版于2011年,并非新书,只是这次英译又将这一话题引爆。

        《纽约时报》9月3日发表了思想文化记者Jennifer Schuessler的书评,认为此项基于30多个档案馆的研究中包含了“大量令人眼界大开的事实”。比如,斯坦耐特在翻阅艾希曼被捕前藏匿于阿根廷时所写的自传以及后来的呈堂证供时,意外发现了他写的长篇笔记,其中表达了对康德伦理学的不屑。这条笔记大大挑战了阿伦特认为艾希曼“不能思考”的说法。艾希曼是行事有理论系统支持的狂热纳粹,而并非只是碰巧干了脏活的普通人。1956年,艾希曼曾给西德总理写过一封公开信,希望“回祖国受审”。而西德情报机构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千方百计掩盖、删改艾希曼的档案。这些当时未见的材料和艾希曼的表演都导致阿伦特“被愚弄”了。

        7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Steven Aschheim在《纽约时报书评》上发表书评,称赞该书还原了艾希曼的生平。Aschheim说,艾希曼是已经死了,但哲学和心理学讨论仍在激烈抢夺他。而正如斯坦耐特指出的,人们太过频繁地将艾希曼溶入“恶的平庸”的抽象概念中,去讨论种族灭绝的官僚机制和残暴冷血的意识形态,但该书的充分研究将这个人和他所处的时代带回到讨论的焦点。

        纽约市立大学欧洲思想史家理查德·沃林(Richard Wolin)则在《犹太书评》发表了题为《恶之平庸:一个传说的消亡》(The Banality of Evil: The Demise of a Legend)的长篇书评,对阿伦特提出极为尖锐的批评。沃林说,自阿伦特发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艾希曼没有犯罪动机”等言论后,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被加持了直言不讳的光环,阿伦特也因此变成去年那部传记电影中描述的那样,一副现代圣女贞德的形象。阿伦特在对“恶的平庸”的论述中,“时不时地模糊了受害者与刽子手之间的界线”。虽然其阐释分辨出一套重要的社会-历史概念,但在将纳粹大屠杀(Holocaust)置入于强调“现代性”、“大众社会”、“原子化”之危险的描述中,阿伦特低估了纳粹大屠杀的独特性——大屠杀被用来象征传统社会向现代行政国家过渡的风险。而沃林认为,这种说法并不能解释纳粹德国彻底的恶的历史独特性。

        书评最后,沃林说,斯坦耐特多次提醒我们,汉娜·阿伦特前往耶路撒冷报道艾希曼审判之前,就携带着固有的偏见。现在,我们应该可以搞清楚了:如果大屠杀是平庸的,那么它就不是邪恶的;而如果它是邪恶的,那么它不容置疑地,就不是平庸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恶之平庸”这种说法。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Bettina Stangneth著,Ruth Martin译,Knopf出版,2014年9月。
        犹太知识分子当中,有不少人鄙夷阿伦特的这种说法,比如著名的犹太神学家格尔辛姆·肖勒姆(Gershom Scholem)就曾公开指责她缺少对“犹太同胞的爱”。应该如何评论“恶之平庸”?哥伦比亚大学人文教授马克·里拉(Mark Lilla)的说法也许最为公允。里拉认为,阿伦特写作《耶路撒冷的艾希曼》有两个不同动机,一是公允地处理所有造成“终极解决”的因素和成分,并理解它们如何影响了施暴者和牺牲者。在这个主题上阿伦特是一位先驱,当初她受到攻击的许多观点如今已成为学者的共识。另一个动机是想要提出一个解释模式,使那场暴行成为可理解的,并使判断成为可能,但阿伦特在这方面是失败的。她被艾希曼的面具所欺骗,因为她的判断受制于自己的思想先见前提,源自海德格尔的影响(本真性、匿名的大众,作为机器的社会,以及被现代哲学抛弃的“思”),最终使她的判断走向了一种“过度复杂化的简单化”。(马克·里拉观点引述自刘擎《纷争的年代》一书。)

齐泽克论ISIS缺乏真正信仰

        作文迅速的齐泽克3日在《纽约时报》上论伊拉克ISIS组织,认为其缺乏真正的信仰,谈不上什么“原教旨主义者”,而根本是“原教旨主义”之耻。

        齐泽克说,ISIS最近几个月的活动,不过是国际反殖民主义觉醒的长篇故事的最新一章。这种反殖民运动,是要重新划分一战后被列强专断地划下的边境线,同时也是对损毁民族国家的全球资本的反抗。但导致人们焦虑和恐怖的是ISIS政权的另外一种特性:ISIS当权者公开表示,他们的政权无心提供什么国家福祉(健康、温饱等),并认为真正重要的是宗教生活和对宗教戒律的服从。这就是为什么ISIS基本上对其国土中发生的人道灾难无动于衷,他们的座右铭差不多就是“关心宗教,而福祉自然来到”。在这点上,ISIS政权与现代西方中的“生命政治”概念存在着巨大分野。“生命政治”是福柯提出的概念,指国家为了保护公众福祉而去规范生命,ISIS则完全抛弃了这种概念。(从这个思路出发,用阿甘本的概念来说,被ISIS驱逐的异教徒可视为“裸人”[bare life]?)

        这使得ISIS变得前现代吗?齐泽克认为,它并非极端拒斥现代化,而应该被视作是扭曲的现代化,人们应该将之置于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所开启的保守的现代化序列中来考察。在明治维新中,快速的工业现代化僭取了“皇权复辟”的意识形态形式。

        齐泽克发宏论说,现代西方人就是尼采所说的“最后之人”,终日沉浸在愚蠢的欢愉中,而极端分子是准备豁出去投身于最终毁灭自我的战争中。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诗歌《第二次圣临》似乎完美地呈现我们目前的困境:“最好的真理缺乏说服力,而最糟糕的总是充满激情的力量。”这是贫血的自由派和慷慨激昂的“原教旨主义者”之间的分裂的一个很好的说明:“最好的”让人无所作为,而“最糟糕的”搞种族主义,并痴迷宗教、狂乱于性。

        在ISIS领导人Abu Bakr al-Baghdadi著名的照片中,他手上戴着的精致瑞士手表可以视作一个象征:ISIS不但擅长操作金融,也精于网络宣传。齐泽克说,相比真正的“原教旨主义者”,恐怖“伪原教旨主义者”都深深被非信徒的罪恶生活深深着迷和困扰。人们可以感受到,在与“有罪者”斗争时,他们也在同自己受到的诱惑博斗。这就是为什么ISIS“原教旨主义”对真正的“原教旨主义”来说是一个耻辱。

        恐怖“原教旨主义者”的问题不在于我们认为他们不如我们,而是他们偷偷认为自己低人一等。问题不在于文化差异(他们努力维护自己的身份认同),相反的是,他们已经跟我们一样,也暗暗地内化我们的标准,并通过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矛盾的是,ISIS和他们的同类一样,对自己没有任何信心。

        齐泽克的观点不无争议,但旁征博引,颇为有趣。不过发表之后,有读者向《纽约时报》指出,该文有几段甚至征引了他在2008年出版的《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Violence: Six Sideways Reflections)一书。这让《纽约时报》大为恼火,在网上此文后,《纽约时报》注道:“如果我们知道其中有其旧文片段,就不会接受这篇文章了。”这样,齐泽克近期在遭抄袭指控后又开始自我抄袭,不知应该怪他写文章太快,还是该夸他“富有远见”(2008年还没有ISIS)。这不,本月他又有两本书要面世了……

自我抄袭的齐泽克让《纽约时报》很恼火。

本周言论

        我们既是左派,也是有常识的人。——最近法国各报对新内阁接掌经济部的马克宏(Emmanuel Macron)说的这句话普遍给予报道。他的左派观念是:不能因为是左派,就禁止自己按照常识行事。(法新社)

左派小伙马克宏。

        今天的以色列领导人不论言行都像是昔日的欧洲反犹主义者。——伊安·布鲁玛(《从左到右阅读以色列》,Project Syndicate)

        八十年前,马丁·海德格尔歌颂纳粹德国是从东方和西方的野蛮人手里拯救希腊辉煌文明的最大希望。如今,德国银行家在设计用来维护自身财富和权势的经济体制下摧毁了希腊。——乔姆斯基(《历史的终结:又短暂又奇特的人类文明时代似乎就要接近尾声》,《In These Times》杂志)

一本小书

民族主义学者本尼迪科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散文集《Exploration and Irony in Studies of Siam over Forty Years》,讲述泰国研究四十年点点滴滴。Southeast Asia Program Publications出版,2014年7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