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前中东特使吴思科:“中国要称霸中东”是一种误读

澎湃新闻记者 樊诗芸
2014-09-12 16:56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前中东特使吴思科

        中东又到十字路口。

        9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加大对恐怖主义IS的空袭力度;9月11日,10个阿拉伯国家承诺力挺美国,但对IS影响巨大的叙利亚、伊朗依旧排除在外;9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宫小生将接替吴思科担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访问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等国推动中东问题的解决。

        而另一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关系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0年至2012年间,人民币境外支付业务在中东北非地区的占比已从3%激增至12%。面对乱局,中国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利益?中国政府又该如何应对IS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吴思科在9月10日至11日举行的第四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上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专访。

        澎湃新闻:在中东工作这几十年,有没有什么让您特别难忘的经历?

        吴思科:我在伊拉克战乱、加沙军事冲突的背景下到了中东。当时在伊拉克,防弹车、荷枪实弹的卫兵把我保护在中间,心理觉得还挺好玩的,也不紧张。很多人都说,你怎么在这种时候跑过去,但这就是我们做外交的人。我们外交人员常常引用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是林则徐说的,也是事实。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去,而在撤退的时候,外交人员都是最后撤离,像当年利比亚撤侨时(2011年),使馆人手不够,便从国内抽调协助,做外交确实有一种光荣感,但也有危险。

        澎湃新闻:您提到了利比亚撤侨,包括此次伊拉克动乱也有许多中国企业撤退回来,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双边贸易总量也在不断增加,您认为这些企业在战乱地区,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利益呢?

        吴思科:这是一个大课题,特别是利比亚撤退后,大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走出去肯定有风险,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建设防范风险的机制、能力、思想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想出去一点风险都没有,那还是别处去了。要想等到什么风险都没了再出去,也还是别去了。对风险有预案非常重要,在遇到问题时选择撤退,这是企业、国家都非常重视的,必须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所以,在遇到利比亚、伊拉克北部的乱局时,我们都有企业撤出,并且都非常有序,也没造成人员的损失,这些都非常了不起。这种情况也直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中国在这些地区都是搞承包项目,很多时候损失都被夸大了,走出去依然是个大的方向和战略,需要长期坚持,而且应该越来越有自信心。在加强我们海外保护能力建设的方面,不仅仅要有政策,能力建设也很重要,包括领事保护,包括参加联合国维和都是在增强这方面的能力,我们要有信心,不要因噎废食。

        澎湃新闻:中国企业在西亚北非地区常常被报出现走私象牙、破坏环境等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吴思科:我相信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但这决不是主体,不是大方向。我们的大企业应该走出去合作,为双方带来利益,这才是大方向。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在海外的发展才具有前景,如果都问题,相信企业也走不出去。

        但确实有一些小企业,民营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这需要政府加强教育,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想完全避免可能有一定困难,毕竟在国内企业也存在这些问题。现在大企业走出去会对社会做出回报,例如修路、建学校、建医院,大家都意识到了该如何回报社会,政府也在引导企业这样做。相信随着大家的重视,问题也会越来越少。

        澎湃新闻:这与当地的市场准入机制,规范程度是否相关?

        吴思科:目前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企业都会通过当地的代理(进入市场),而在走出去前也都会研究当地的国情、法规。目前主要以国企为主,民营个体也有,尽管影响力小,但人数绝对不少。

        澎湃新闻:根据美国能源协会的数据,2013年10月,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总量已经超越美国,您认为这是必然吗?

        吴思科:这确实是一个必然,中国有13亿人口,需要发展,而中东的能源优势又是不可取代的。这种发展合作的趋势与前景都是双方所能看到的,而且双方都已经在这方面做好准备。“一带一路”也把能源合作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上。

        澎湃新闻:这对地缘政治会产生什么影响?

        吴思科:随着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各方都会对中国越来越重视,也都希望中国在解决问题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中国始终坚持,我们不是要挑战谁,要取代谁,我们始终强调合作,通过共同参与的把问题解决好,而不是我去充当什么角色。

        很多声音认为中国会怎样,其实都是误读了中国,中国不想,当然也没这个能力,就算未来有这个能力,我们也不会这么做。

        但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你发展了,能力增强了,政策主张为人接受了,便自然能有影响,能被对方接受。因此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相互珍惜。我记得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10周年部长级会议上,王毅外长曾说道,“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这种关系是用黄金都买不来的,是非常值得珍惜的。”这一点上我们会谨慎,也希望媒体能够积极的推动,这并不是唱高调,而是我们一直都在平稳推动这样的工作。

        澎湃新闻:为什么IS(伊斯兰国)能在中东地区迅速集结势力,甚至蔓延到其他地区呢?

        吴思科:伊斯兰国从叙利亚到伊拉克连成一片,势力扩大很快,是利用了地区动荡所提供的空间,同时也利用了美国地区政策的两面性。

        澎湃新闻:您如何看待伊斯兰教对中东地区持续动荡的影响?

        吴思科:任何宗教都主张和平、善良,但也提到面对压迫要反抗。伊斯兰教中主张和平的很多,但也提到了“圣战”。当我同包括沙特国王等人(阿拉伯人)接触时,都表示,“圣战”是指在国家民族受到入侵的情况下,宁可舍弃生命也要捍卫国家主权,是这种特殊情况下的(产物),但在和平时期“圣战”是指要好好的生活、工作、学习,而且主张要避免极端,而抓住几点便极具夸大的应该说是和宗教相偏离的。

        中东地区长期以来热点问题多,矛盾冲突多,这些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得不到解决。有些人认为,我正面打不过你,就用些极端的方式来和你对抗,而这些思想被扩大后,便造成了现在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与宗教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宗教是平和的,我们对于中东冲突的理解应该全面。。

        而就我在中东工作几十年间接触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友善的,只有少数人会走入极端。而在911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明确表明,反对把任何极端恐怖主义和任何宗教、民族联系到一起。

        澎湃新闻:有媒体报道,大约100多名中国人加入并参与了IS的培训,您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IS可能带来的挑战?

        吴思科:目前,各方注意到已经有超过70个国家的人上万人加入IS,但具体每个国家有多少人参加,都无法得到确认。因此,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该组织通过极端宗教理念洗脑、鼓吹圣战、训练场的训练,从思想到行动上来吸引极端人士的参加,有的人甚至是被骗来的,但来后便会受到洗脑,这些人若渗透回去,无论到哪里都是威胁,因此各个国家都很紧张,例如英国已经提高了自身的警戒。而中国在反恐方面,从来都是积极参与,并支持不搞“双重标准”。中方也是在事生后最早一批抵达当地表达中国的立场和支持反恐的。

        澎湃新闻:中东欧研究欧洲协会副会长、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中东政治名誉教授Tim Niblock在此次论坛上提到:“中国是唯一能和海湾地区8个国家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吴思科: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和这些国家长期处于友好的相互交往,没有发生相互殖民的历史恩怨。

        在现实政策上,50年代,中国和印度、缅甸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特别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我们提出相互尊重,不干涉别国内政等。而且我们并不仅仅这么说,也这么做。而阿拉伯国家被长期殖民,对这一点非常看重,而这也是我们外交上的优势和长处。因此我们支持他们的民族阵线解放运动,而在五、六十年代他们也对我们恢复联合国的席位、维护统一表达了支持。

        当地区发生重大变化时,我们强调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各个国家人民自己的选择,不要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却常常这么做。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长处,对方也有几千年的文明,为什么要一定按照你的来呢?中国在这一点上,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再加上经济上的合作,我们有着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平等互助共同发展,而不像过去的殖民主义者具有掠夺性,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包括能源上的合作,常常有人讲中国是那里的第几大能源国,实际上这是一种相互需要。生产国需要一个稳定的消费市场,消费国需要油源,这都是平等互利相互发展,并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确确实实落到实处了。

        当然,我们企业出去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毕竟都是个别的,总体上还是不错,所以才能维持良好的关系。

        能做到这些确实很不容易,伊朗和沙特,卡塔尔和沙特,我们都需要和双方维持良好关系,但我们始终坚持一条,按照我们的原则、立场处理问题、独立自主地判断是非曲折,不管出现怎样的风云变幻,我们确实都重视和照顾对方的利益。

        平时,我们与各方保持联系,而在发生军事冲突时,我们也不避艰险,甘愿到前线做工作,整合反恐能力,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对地区的基本政策,以及同各方的友好关系。

        比如在加沙发生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后,中国表达了我们的感同身受,对所有贫民伤亡都表示了同情,并呼吁停火。而我们刚去埃及时便提出了停火协议,同时也与巴勒斯坦、约旦、阿盟、卡塔尔一同推动停火协议。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告诉对方,无论发生何种情况,生命都是最宝贵的。另一方面,历史也证明,军事手段不可能解决问题,也许会一时占据优势,但并非长久之计,只能加深仇恨,与达成和谈的目标渐行渐远。因此对一切要求停火的呼吁,我们都坚决给予支持。尽量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推动谈判,这也是中国设置特使的作用。

2011年3月1日,约700名中国从利比亚撤出人员抵达广州。 CFP 资料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