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景区涨价应分类对待

2014-09-21 08:58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景区门票之所以总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原因有二,一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著名旅游景点的门票从几角到一两元不等,上涨到现在动辄数十元到两三百元,公众感到上涨太快,难以承担;二是与境外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相比,从绝对值来说,中国旅游景点门票也严重偏高,其在人均收入中的占比,也明显高于很多国家。

        因此,要求管控景区门票、抑制价格上涨和免费的声音一直存在。国家有关部门因应舆论,也曾出台过临时价格管控措施。那么当如何看待景区门票价格暴涨问题?

        首先,从数量上看,中国大陆境内的旅游景区数有2万多个,其中A级以上景区有5000余家。如此众多的景区,其性质非常复杂,有学者做过实证调查,截止2012年底的145家5A级景区中:

        按核心资源属性划分,遗产型占绝大多数(117家,占80.7%),社会型(15家,占1O.3%)与商业型(13家,占9.0%)相差不多;

        按景区管理体制划分,地方政府主导型最多(100家,占69.0%),其他依次为事业单位型(21家,占14.6%)、非国有企业主导型(13家,占8.9%)和混合管理型(11家,占7.5%);

        按景区资源等级划分,普通级最多(60家,占41.4%),国家级次之(49家,占33.8%),世界级最少(36家,占24.8%),自下而上逐步减少,呈金字塔状。

        上述三个划分标准,同时也是影响门票的三个最大因素。实证调查还显示,截止2012年底,145个5A级景区中,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的占多半(共有75家,占51.7%),其次为50~99元之间(共41家,占28.3%),票价格在20~49元之间和在200元以上的分别为l3家和6家,各占9.0%和4.1%,价格在1~19元之间的有2家,占1.4%,另有8家5A景区免费开放。

        可以看出,即便是5A级景区,内部的门票情况也大不相同。笼统地说中国景区票价暴涨,可能并不十分准确,引起不满的是几十家景区,绝大多数景区的票价仍在公众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过,由于部分顶级景区涨价,导致一些普通景区的门票也跟风上涨,最后造成了旅游景点整体上都在涨门票价格的印象。

        其次,这几十家“领头羊”性质的景区票价之所以引起公众不满,在于景区被普遍地认为是属于准公共产品。使用准公共产品还需要缴纳不低的费用,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以上述划分为例,占了大多数的“遗产型”和“地方政府主导型”景区收取高额门票在道理上说不通。但现实问题是,当初这些景区在进行开发包装时,地方通常采用公司化运作,有些还成了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压倒了社会效益,这些景区如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台柱子。要还原其社会效益为主的属性,如何将公司利益置换出来,如何使当地旅游收入由“门票模式”转型为“税收模式”,如何使游客为周边消费掏腰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种妥协,目前可行的只能是价格听证或政府定价。但由于地方财政利益深度涉及景区经营,实际上价格听证或政府定价往往并不利于消费者。

        至于另外一些人造景区,性质上属于“私人物品”,其定价无疑需要遵循市场原则。

        再次,在对“遗产型”和“地方政府主导型”景区大加诟病时,很多人提到杭州西湖景区免费后,不仅产生巨大社会效益,而且经济效益不降反升,这成为很多人劝导各地景区降价或免费的最佳佐证。

        事实上,能够复制杭州免费模式的地方并不多,有专家总结出十大约束条件,其中包括“免费景区应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市风景湖泊最适合”、“免费景区所在地要具备良好的旅游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免费景区要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利于城市品牌营销”、“免费景区要距离休闲度假客源地较近,可进入性较好”,等等,依据这些条件,能够免费运营的只有北海银滩、南京玄武湖、瘦西湖和唐山的南湖。而九寨沟、张家界、武当山、黄山、布达拉宫、莫高窟等世界遗产属于西湖免费模式的失灵型景区。

        因此,表面上是票价的暴涨或优惠,而背后却蕴含着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景区权属等复杂关系。可以说,门票的一涨一跌,均涉及背后复杂的利益关联。逻辑不清,乱涨不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