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批评|戏剧工作者们,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押沙龙在1966
2014-09-19 18:5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这两个月看的戏让我觉得,没有比国内某些戏剧从业者更傲慢、更懒惰也更无知的人群了。在交出既无想象力也无完成度的《盗墓笔记》、死气沉沉无聊透顶的《情书》和庸俗老套的《精慌》的同时,继续声称戏剧是比电影、电视剧更文艺、更精英的艺术门类。

      
2014年7月9日晚,话剧盗墓笔记2之怒海潜沙在人民大舞台举行带装彩排。   澎湃新闻  高剑平 图

        1、比如,我又不作死就不会死地去看了《盗墓笔记》话剧版的第二部。毕竟,在今年的宣传中,《盗墓笔记》团队多次说到他们在技术上的革新,出品人也一直强调《盗墓笔记》就是个秀,不要把它和一般传统的话剧联系在一起。     

        那么,所谓的看一场“秀”,我不和别的比较,和已经来过上海的《极限震撼》比总可以吧?后者应该可以算是一场公认的比较成功的“秀”吧。

        两个小时以后,我真的想问,这也能算秀?这甚至连成为“秀”的努力也看不到。

        这依然是一场完成度极低,想像力极有限的三流话剧加PPT加屏幕保护程序加迪厅秀的文艺晚会,比起《盗墓笔记1》简直没有任何进步。

        我知道这次团队大手笔了,和水晶石合作了,杜比全景声了,多媒体捕捉了,裸眼3D了,但舞台依然丑哭,道具依然粗糙,裸眼3D是手机游戏temple run的程度,特效是弹幕网站常常会吐槽的“五毛钱特效”系列。

        多媒体是这部戏的绝对主角。舞台上靠道具展示不出的妖怪,它负责展示;舞台上靠换景做不到的地点转移,它负责转移;舞台上靠稀稀拉拉几个演员走调度呈现不出的上天入地的打斗,它负责呈现。

     感谢科技!它让所有想象力枯竭、能力不足的剧场工作者找到了一个将无能和懒惰包装成“创新”的万能借口。你的所有打斗戏都在纱幕上放放特效,加点灯光效果,你好意思说这是带来全新感官体验的秀?你连第四堵墙都没有跳出来你好意思说自己突破了传统舞台剧界限?

        不过,谁又在乎呢?剧场里依然欢呼声此起彼伏,所有提出质疑的声音都被指责为是跟不上时代的迟暮老人对新生事物的恐惧——不,不是的。

        对它提出质疑,不是出于对新生事物的恐惧,而恰恰在于它根本没有提供任何新的东西。      

      

《精慌》,讲述一对不孕不育的中年中产男女的漫漫求子路,最终老婆无意间踢了老公的生殖器一脚,治好老公的不举,两人从此过上相亲相爱的生活。

  2、不过,还是有比它更老土陈旧的。

        比如我前阵子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看的《精慌》,讲述一对不孕不育的中年中产男女的漫漫求子路,最终老婆无意间踢了老公的生殖器一脚,治好老公的不举,两人从此过上相亲相爱的生活。

        老实说,这个戏蠢到让我觉得有点萌了,逻辑漏洞比比皆是,剧作结构非常死板,台词废话连篇。它的表演糟糕到像是恶搞,尤其是两位女演员,她们展示出一种过度的自信。它的导演手段可以说是没有,基本上就是让演员或坐或站,对观众把车轱辘话来回说。它方方面面都如此笨拙幼稚,以至于我出离愤怒,变成像在看傻狍子一样,生出了同情。

        最可怕的是,《精慌》打着国内首部性喜剧的名号。

        可我既没看见性,也没看见喜剧。

        我所理解的性喜剧,它应该像Whitney Cummings的脱口秀那样,从正常的现代男女入手,通过各种各样真实有趣的细节来讲述他们在都市生活中的性焦虑,性压抑,从中延伸出一种荒诞、好笑的意味来,而绝不是抽两下鞭子,再踢一脚生殖器这种低智桥段的堆砌。

        这既不尊重性,也不尊重喜剧。

        当然,《精慌》在生育观念上更是落后地令人发指。关于不孕不育,它可以是幻想故事,道德故事,爱情故事,它可以是任何故事。可是《精慌》的主创们偏偏在那么多可能性中,选择了最无聊,最知音体,最男权至上,最没有才华的那一种。

  到了今天,传宗接代这个任务早就有了新的解决方式,人们对爱情和婚姻也早就有了新的选择。只有《精慌》的主创,还固执地停留在上个世纪(甚至更早),讲着最俗套的故事,塑造着最扁平化的人物,煽着最廉价的情。

        3、如果说所谓突破创新的“秀”和号称诚意十足的“国内原创戏剧”如此不堪是在我意料之中的话,那被认为是上海舞台上品质最为保险的引进作品最近的表现,也非常不尽如人意。

        我相继看了《我和博尔赫斯》、《一个人的莎士比亚》和《奥德赛》,这几个戏的时长都在九十分钟以内,却都在开场十分钟后就让我彻底失去了兴趣。

        通常被引进的外国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演员少,规模小,成本低,操作简单,靠想象力和诚意撑起一片天。但问题也由此产生了,它们通常有一个且只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亮点,比如《我和博尔赫斯》的肢体剧形式,《奥德赛》的剪纸投影,这个亮点会在开场一瞬间抓住观众眼球,而当它变不出更多花样的时候,又会马上让人陷入审美疲劳。

        而这类外国作品故事情节上的薄弱,更是加速了这种审美疲劳。

        《超级变变变》类型的肢体剧调度,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致小道具,这一套小清新我已经多次领教,故事的无聊让它们越来越像是还算有想法的学生作业。《我和博尔赫斯》将博尔赫斯的遭遇和一个女孩逐渐失明的故事莫名其妙地硬凑到一块儿,《奥德赛》没有摆脱报流水账的叙事方式,《一个人的莎士比亚》更只是一场缺乏表现手段的枯燥讲座。

        充满诚意和认真的创作态度,已经不足以掩盖它们在形式和故事上的缺乏进步了,远远不至于到宣传方号称的“和世界同步的优质戏剧”的程度。当然,有良心有节操的民营演出商,将这类没什么赚头的演出引进过来,已经像在做功德了。但这种类型的演出,并没有真正拉近国内观众和世界戏剧之间的距离。

        真正的“大戏”不会来,为什么?《芝加哥》这个案例已经说明了很多现实的无奈。

        

《情书》这个剧本的形式已经非常独特了,男女主角自始至终都在读信,这对导演来说既是难点,也是突破点。

  4、那么,我们也许还是应该将希望寄托在国内的从业者身上。

        必须承认,现在圈内确实出现了那么一拨人,我把他们称为“洋务派”。他们通常有过留洋背景,见过世面,有基本的审美观和节操,回国后积极地投入到戏剧自救运动中,希望为国内的剧坛带来一股新风。

        因为拥有基本的品味,他们会规避掉“防火防盗防闺蜜、防秃防软防早泻”这类题材,转而选择更有文艺倾向的国外成熟作品。

        这股吹在我脸上的戏剧新风在大幕拉开的那一刻骤然停止,我感觉自己立即被刮了几记大头耳光,给我这种体验的是上个月初在兰心大戏院上演的《情书》。

        因为除了舞台精致漂亮以外,这一版的《情书》姿态高冷,手段单一,导致最终呈现非常无聊,让人昏昏欲睡。

        首先,《情书》这个剧本的形式已经非常独特了,男女主角自始至终都在读信,这对导演来说既是难点,也是突破点。

        但很遗憾,这一版《情书》的导演没什么招,他选择就让男女主角读信,站着读,坐着读,躺着读,爬梯子读。       

        从头到尾,他用一块透明的纱幕横向隔开舞台,隔开了男女主角,前四十五分钟,我只能看见台前的男演员在说说说,看不清纱幕后的女演员,我明白导演要点明“距离”这个意象,且不说这个舞台手段过于直白,你好歹做点变化,调剂一下观众对单一场面的疲劳感呢?结果,导演在四十五分钟后给了我巨大惊喜,没错,就是让男女演员互换位置,变成女演员在纱幕前说说说,男演员在纱幕后说说说。       

        也许这是导演追求的返璞归真,但这直接把所有的焦点转移到演员的表演状态上。如果导演能够细抠剧本,引导演员将人物从少年到中年这数十载人生的心态变化,用语气、神情、动作等外化给观众看,也许是可以让观众接收到这个故事本身最完整最本质的感动的。

      可惜,这布光精致,布景优美的舞台像是一潭死水,整出戏变成了一场蹩脚的剧本朗读会。

        而导致这一切的,是因为导演除了没招,还没有幽默感。整整一个半小时里竟然没有一分钟是轻松愉快的,就连男女主角相当轻盈的少年时代也被排得格外沉滞,男女演员的表演始终让我觉得是一个沉闷的少先队大队长在教育一个留级生。为了彰显品味和节操,他简直是在拼命躲避欢笑、愉快,然后走上了另一条歧途。

        5、对于如今的我,进剧场是一件有点痛苦的事情,大部分的戏不要说带给我震撼的回味了,连当下的欢乐也给予不了,95%的戏质量都不过关,很少有戏能超出我事先预想的惊喜程度。

        今天,我们凭什么要去剧场?今天,我们是完全可以不去剧场的。

        剧场渐渐变成了一种速度迟缓的阅读方式,理论家早就提出过,在相对便捷的影像技术面前,速度迟缓的阅读已经失去了优势,对于复杂而低速的剧场艺术也是这样。

        如果你喜欢故事,美剧、英剧、日剧、韩剧还有全世界的电影都能满足你对故事的渴望,你只要打开视频网站,就能几乎零成本地享受到最牛逼的编剧带给你最新的观念,最巧妙的叙事,最有趣的思考方式。电影用一百分钟的时长,电视剧用上千分钟的时长,钜细靡遗,面面俱到地为你完整讲述无数个在舞台上说也说不清的故事,探索人性,拷问灵魂。

        如果你喜欢现场感,那剧场也不是唯一可以提供给你这种参与感的场所。你完全应该去看演唱会,在一整个晚上你都可以疯狂尖叫,和旁边的观众手拉手高声唱歌,挥舞你手中的荧光棒,把你的内衣扔到摇滚明星脸上去。或者你可以去看《极限震撼》这种类型的秀,你可以跟随演员移步换景,奔跑、跳跃、水舞、爆破、枪击每时每刻都在刺激你,包围你,这种临场感和high点是戏剧舞台无法带给你的。

        如果你喜欢搞笑,那么你怎么可能忍受剧场里那些老掉牙的段子,你怎么可能忍受两个小时里只出现十个笑点?你可以去网上看各种脱口秀的视频,你可以看外国情景喜剧,你可以看《总而言之》,你可以看《万万没想到》,它们在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里铺排五十个笑点,完全胜过你在剧场里煎熬几十分钟等来一个网上抄来的笑点。而且,它们几乎也是零成本的。

        如果你喜欢一种单纯的造型上的美感或者某种仪式感,那么你可以去看舞蹈,或者你去看点当代绘画和雕塑,甚至你应该去看各大服装品牌的每年两季走秀,它们能给你带来的视觉上的愉悦远远超过舞台剧。

        如果你喜欢纯娱乐,那么韩国的,美国的,日本的综艺节目可以给你带来无尽的快乐,室内综艺,室外综艺,谈话类综艺,歌舞类综艺,真人秀类综艺任你挑选,你还能一边看一边吃爆米花。

        如果你喜欢文学化的表达,那么你还是应该回到诗歌、散文、小说的天地中。

        无论如何你真的没必要非得在剧场里浪费时间。剧场正在不断提供着一种可被取代的经验。

        一个看过美剧英剧日剧韩剧,看过脱口秀,看过世界电影,看过综艺节目,看过演唱会和走秀,看过当代艺术,看过诗歌小说的人,他能在剧场看见什么?国内的剧场可能会带给他的,是打了一折的故事,打了一折的幽默,打了一折的技术手段,打了一折的想象力,打了一折的文学性,打了一折的表演功力,融合是融合在一起了,亲临现场是亲临现场了,但难道亲临现场就是为了围观满台质量低劣的打折货吗?

        而如果这个人在第一次走入剧场时,看到的是《精慌》这样的演出,你认为他会不会第二次走进剧场呢?

        从业者没有资格再自欺欺人,必须正视剧场的观众在流失这个问题。当人们得意洋洋地说,比起前二十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走入了剧场,我更想说,比起前二十年,现在已经有更多更多的人沉迷于网络,沉迷于电影,沉迷于电视剧。

        我再没有见过比国内有些戏剧从业者更傲慢,更懒惰也更无知的一群人了。我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哪来的自信,在交出既无想象力也无完成度的《盗墓笔记》、死气沉沉无聊透顶的《情书》和庸俗老套的《精慌》这些糟糕作品的同时,继续声称戏剧是比电影、比电视剧更文艺、更精英的。

        不,早就不是了。戏剧再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了,既没有融合多门艺术的过人表现力,也没有酒神狂欢般的娱乐性,更没有“灵魂拷问”式的人性思索,所有这些都已经大打折扣,落后于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都更优越的电影和电视剧了。

        所有的戏剧从业者们,骄傲地高举着“小众艺术”,“文艺范儿”,“鲜活”等旗号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已经不能说服观众走进剧场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