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政法系统新一轮形象重构:政法高层言论频繁提及“新媒体"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刘旌 实习生 杨茜
2014-10-10 10:34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2014年3月13日,河南省温县人民法院一名工作人员在庭审现场进行微博直播。 CFP 图

        人人“刷屏”的新媒体时代,政法部门的形象正被重新建构。

        9月19日,政法媒体宣传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有关“新媒体环境下政法部门宣传工作”的议题再次被摆上桌面。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公安部、最高检和最高法等政法机关曾多次就此展开探讨,也有许多宣传策略上的创新。“司法公开”“倾听民声”成为核心关键词。

        专家指出,政法部门从以往的被动传播,转为新媒体时代的主动发布,可以促进司法进一步公开,降低谣言发生的可能。

政法部门的“新媒体观”

        应对新媒体时代,政法部门有着自己的思考,但共通点是:必须主动改变传统模式,运用好新媒体工具。

        在9月19日的政法媒体宣传工作座谈会上,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姜伟说,世界进入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挑战。政法媒体要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条件的变化,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类似的言论,也曾多次出现在其他政法高层的活动报道中。

        2013年10月27日,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一场官方座谈会上指出,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途径,以微博、微信为主要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的形式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言人。政法机关面临空前开放、高度透明、全时监督的舆论环境。”他认为,除法律规定保密的情况外,要推进阳光司法,把执法司法活动及时公之于众。

        今年8月,公安部部长郭声琨表示,公安微博、微信是汇聚民智、接受监督的重要渠道,各级公安机关要办好微博、微信,认真倾听广大网友的意见和心声。

        此前,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举办的新媒体与司法公开座谈会上,最高法院院长周强也表示,法院要通过全媒体主动、全面发布权威信息,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及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手机等搭建司法公开平台,更好地服务群众。

        在今年7月的大检察官研讨会班上,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则要求,各省级院和条件成熟的地市级院要在年底前开通官方微博微信。此前,最高检还曾与多家网媒面对面座谈,请他们为新时期的宣传工作出谋划策。

        据澎湃新闻观察,在多个论及应对新媒体方法的座谈会上,“司法公开”“公正司法”等成为核心关键词。

政法微博“大咖”云集

        重视新媒体并非“纸上谈兵”。

        2013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同时上线,前者截至目前已有“粉丝”791万。此前,各地法院也微博直播了薄熙来案、王书金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的庭审,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在许多重大案件开庭前,法院也会发布庭审预告。这种信息公开手段渐成常态。

        今年3月,最高检也开通了官微,并设立新闻办公室;近日,其还在官网开通“网上发布厅”栏目,该平台日后将用来适时发布权威信息;今年7月,最高检制定《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大要案信息发布暂行办法》,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作用,及时公布要案进展情况。

江宁公安在线微博
平安北京微博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

        公安部门的“名博”更是量大质高:卖得了萌、辟得了谣的@江宁公安在线,总是不经意放出“猛料”的@平安北京,截至今年8月“粉丝”已超千万的@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新浪微博)……

        发布信息、击碎谣言、与网友互动、办理业务……如今,政法部门的微信微博已功能齐备。有统计数据称,截至2013年12月20日,全国政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开通的官方微博有3.75万个,发布微博1.02亿条,拥有粉丝4.49亿。

专家:运用新媒体“势在必行”

        东南大学法学院学者王禄生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原本的公开手段已无法满足老百姓对政法部门的要求。“与其被误解,不如主动公开信息,增加网民对政法系统的了解。”

        目前,政法系统已开始重视新媒体的运营,但开通后的运营效果,王禄生认为并不十分理想,比如有不少政法微博是“僵尸号”。澎湃新闻此前报道的海口中院,其2619条微博中,2569条均为转发,几无原创。

        王禄生认为,由于法院工作比较枯燥,日常信息很难吸引网民,因此应该有专门的团队来运营新媒体,或者出台专门的文件或条例指导新媒体运营,增进与网民的相互了解。

        对于政法部门开通各类“自媒体”,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主任周凯也表示赞许。他认为,许多案件信息的发布以往通常依赖于主流媒体,但这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发布滞后等问题,不利于司法部门工作的公开透明化。甚至,一些案件在侦办过程中就饱受质疑。种种背景下,政法系统重视新媒体势在必行。“司法部门逐渐从‘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发布,解决了在信息发布上的缺位、缺声和缺信的问题。”

        他还表示,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政务公开,对司法工作益处良多。比如在粉碎“谣言”问题上,案件审理和信息公开透明会让谣言程度迅速降低。“官方在最合适的时间点发出最准确的信息,能最大程度降低事件的模糊性,从而减少谣言出现的可能。”

        他以“哈尔滨杀警越狱案”为例称,在3名嫌疑人的抓捕过程中,公安部门全程、全方位的“直播”,不仅让老百姓看到警方对案件的重视程度,还能提高网民的安全感。

        周凯还提出,司法部门对新媒体渠道的重视亦是司法改革中的重要步骤。“任何时期的司法改革,最重要的都是司法公正,如何保证公正?”周凯认为,只有最大程度的透明公开,才能让司法系统时刻自审,更加公正。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