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安倍政权的文化推广战略是什么?“酷日本”计划

澎湃新闻记者 沈靓
2014-09-26 18:1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上世纪80年代起,动漫文化产业就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将投5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6亿元)在华推广“酷日本”。近日,多家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官民合作设立的“酷日本”机构日前公布了第一批投资计划内容,引起社会多方关注。

        “作为安倍晋三政权成长战略的支柱之一,此次投资计划加速了‘酷日本’走向海外的步伐。”

        自2012年底安倍再度上台以来,他连续召开“酷日本推进会议”,为“酷日本”战略布局,其终极目标就是引领日本迈向文化大国之路。

在宁波建设最大日系百货店

        “酷日本”机构(Cool Japan Fund)全称“支援开拓海外需求机构”。2013年11月25日,日本政府与包括瑞穗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电通在内的15家民间企业联手出资375亿日元,成立了“酷日本”机构,从而为推动日本文化走出去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平台。

        此次投资计划显示,在马来西亚,“酷日本”机构将与三越伊势丹共同投资19亿日元,对位于吉隆坡的百货店1号店进行改装。将把日本商品所占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0%提高至90%以上,广泛销售日本的大众美食、凯蒂猫(Hello Kitty)等动漫人物商品以及最新的家电等商品。

        在中国宁波,“酷日本”机构将与H2O Retailing Corporation携手投资约510亿日元建设日本境外最大的日系百货店。此外还将建设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大型剧场等多个活动会场,用于举办日本的物产展和文化活动。

        该机构还计划今后3年向通过互联网向海外销售漫画和模型的美国创业企业Tokyo Otaku Mode最多投资15亿日元。还将从民间的风险投资基金募集追加投资,用于在美国和东南亚完善物流体制和加强营销。

        “作为安倍晋三政权成长战略的支柱之一,此次投资计划加速了‘酷日本’走向海外的步伐,不仅是日本的动漫文化,还将以日本美食和日本时尚等多个领域在海外产业化作为目标。”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指出。

今后要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事实上,早在民主党执政时代,“酷日本”就已提升为日本的国策。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10年6月专门设立了“酷日本室”。目的是为动漫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容产业加大马力,让“酷日本”走出去。

        上世纪80年代起,动漫文化产业就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峰时甚至占日本GDP比重的10%。在经济上走过“逝去的10年”后,日本政府开始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动漫文化产业再次成为重要的寄托对象。

        长期以来,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有不少日本企业在生产一流的产品或提供上佳的服务。但一些日本企业的规模很有限,仅靠自己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所以急需做大做强,这就需要政策的有力支持。

        日本经济产业省媒介内容课的横仓干人曾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酷日本”战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向海外传达日本的魅力,包括动漫、时尚、饮食文化等内容;第二阶段是让本国企业通过在海外开发动漫、时尚等关联产业的商品而获利;第三阶段则是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来日本观光消费。

        2012年底,安倍再度上台后不久,即连续召开“酷日本推进会议”,为“酷日本”战略布局。在自民党和内阁中对实施“酷日本”战略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去年5月,安倍还任命了负责改革事务的大臣稻田朋美出任“酷日本”担当大臣。在前不久出台的“增长战略”中,这一战略也得以体现。

        “韩国以文化内容出口作为契机,‘韩国美女(korean beauty)’在海外成为了热点,也解决了化妆品的贸易亏空问题。现在(韩国)已经是出口国家了。”安倍晋三在去年5月一次关于成长战略的演讲中说道:“文化内容走向海外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但日本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这方面出口还达不到韩国的一半……以日本文化产业的实力出发,今后要大力地拓展海外市场。”

        《走俏世界的酷日本》一书作者,日本数字好莱坞大学校长杉山知之直言不讳地说,安倍力推“酷日本”,其终极目标就是引领日本迈向文化大国之路。不过也有日本文化人士曾批评“酷日本”是在浪费税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