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废墟中的香格里拉古城:居民叹祖传物烧成灰烬,恢复原貌太难

澎湃新闻记者 王万春 发自香格里拉
2014-10-03 19:49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转经筒下的废墟,曾经古色古香古城已不复存在,这个黄金周这里几乎没有游客。 澎湃新闻记者 王万春 图

        曾经游人如织、盛极一时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在2014年1月11日的那场大火中,2/3的面积化为灰烬。

        现场残垣断壁、废墟上的机器“突突突”地轰鸣着,只有透过龟山上幸存的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吉祥胜幢,才依稀可以想见之前的繁花似锦。

        这是独克宗古城大火之后迎来的第一个十一黄金周,沙尘、萧条、人烟稀少……构成了如今全部的景象。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通过对当地游客、原住民及客栈老板的走访发现,大家普遍都在抱怨那场大火,从中可以窥见“香格里拉”品牌重建的难度。

在废墟上灰尘的“洗礼”中,两位女游客一脸无奈,她俩所在的位置是曾经的独克宗古城四方街。 澎湃新闻记者 王万春 图

游客:追寻当年的足迹,现在只剩下痛心

        10月1日上午9时许,邓沁背着双肩包走进香格里拉古城北门时,她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经入住、喝茶、疗养的古城客栈,眼前是一片废墟,尽管曾也看到独克宗古城失火烧毁的新闻,但她没想到靠近古城北门的地方,也未能幸免。

        邓沁来自西安。3年前,她和母亲一路经大理、丽江,来到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月光之城、白色的石头城堡……这些如诗如画的名字,曾让她魂牵梦绕。

        在她的记忆中,古色古香的小城里,游人如织,既没有大理古城随处可见的街头艺人,也没有丽江古城千篇一律的披肩披风。“这里有雪山、草原、湖泊,这里不会喧嚣,白天在草原骑骑马,傍晚在古城四方街跳跳藏舞,这就是我旅行的理想目的地。”邓沁说。

        于是,这个十一假期,邓沁再次从西安飞来,但留给她美好回忆的古城,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还有机器的轰鸣,偶有游人经过,也会捂着鼻子跑过灰尘飞扬的工地,“太痛心了,怎么会这样?”邓沁很难过,坦言再不来这个地方。

        来自绵阳的高菲夫妇,也只能用“太坑爹”来形容眼下的独克宗。来自浙江的小刘和小陈一早来到独克宗,饱受灰尘之苦转了一圈后,他们决定下午就返回大理,不再多呆。

古城客栈,在这个黄金周跟废墟比邻,每天打出“有空房”牌子,但乏人问津。  澎湃新闻记者 王万春 图

客栈:曾经的旺铺,现在无人问津

        和兰木的客栈,在独克宗古城的北门,客栈墙外就是废墟。当时大火烧到这里时,因救火爆破,客栈的玻璃被震碎,但所幸客栈无损。

        按照往年的情况,她家十一期间的房价会在360元以上,还房源难求。今年虽然住满了游客,但房价只在260元左右,“都是回头客,朋友相互介绍来的,不像以前,每天都有很多游客进来询问,今年一个都没有。”和兰木说。

        和兰木说,从2014年4月20日至9月30日这5个多月里,客栈的营业额是8000多元,“以往,1个月就可以达到这个数字,有时候还不止。”

        她家附近的另一家客栈,老板阿贵从房东处接手才整整一年。之前也算古城主干道上的旺铺,人满为患,“去年十一黄金周7天,收入6万元左右,今年估计不到2万元。”阿贵告诉澎湃新闻。

        接手刚一年的阿贵,不像和兰木他们家有着那么多的回头客和朋友,在这个黄金周他只能通过网络订房,招徕一部分顾客。

        和兰木说,自己的亲戚在当地公安机关工作,去年黄金周普达措公园每天游客逾15000人次,亲戚每天都得去景区执勤,“今年一天有5000人就不错了吧,外地的也少,大多数是昆明人”。

何建华站在废墟上,他的梅里花园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这里原是是独克宗古城繁华路段生意最好的店铺之一。 澎湃新闻记者 王万春 图

原住民:恢复原貌似乎遥不可及

        现在的独克宗古城原址上,300多户人家化为灰烬,但现在只有五六户人家施工修建,其他尚处于观望状态。

        何建华背着手,站在自家的废墟上——梅里花园,这里曾是独克宗古城繁华路段生意最好的店铺之一。看着偶有游人经过工地,他漫不经心地说,“已经化为灰烬了,着急也没用。”

        在何建华、索南才旦、扎西森格等几个古城原住民的心目中,独克宗古城上千年的历史独一无二,“像我们之前的木楼,那些材料,不用刀子削,不用斧子砍,是用木刀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木料也是上百年的松木、杉木,这个恐怕复原不了吧。”

        何建华告诉澎湃新闻,大火事件后,当地政府决定:给古城300多户人家,每户13000元的过节费,再每户补助10万元,复原再建又补贴每平米300元。“这叫救济,不算补贴,这场大火烧了我9栋房子,损失上千万,如果恢复重建,资金是最大的问题。”

        相比资金损失,何建华认为,失火时几乎所有店铺的物件都没能及时搬出,有些人家世代传承的箱子、玉石等物件及店铺的商品,都化为灰烬,这些已经没有办法复原了,“就算重造一个古城,修出来也是空架子,没什么好东西可向游客展示了。”

        何建华称,现在古城人家根据政府统一规划修建,但动工的基本上都是外地来的投资者,当地人动工修建者寥寥无几,“一是自己没有那么多钱,二是政府原先承诺补助的10万元,至今还未拿到,重建若要全靠老百姓自己,就算再花个四五年,也不见得能把古城修起来。”

        扎西家是正在施工重建的原住户之一。他说,为了尽快开业,他们家投了40万元,盖两间铺面,“6个月就能盖好”。然而,像扎西家这样盖房的人家凤毛麟角,虽然政府规定3年内恢复古城原貌,但对于古城原住民来说,似乎遥不可及。“有钱的可以自己修,但其他人要是建不起,那也没什么意思,所以至少也要个五六年吧。”何建华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