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40后和80后协力修史,父子共同打捞“远去的村庄”

澎湃新闻记者 钱冠宇
2014-10-31 17:46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尹明勋,1944年出生,河南省滑县农民,退休教师,今年70岁。他的儿子尹冠立生于上世纪80年代,长期从事于文化传播工作,现居郑州。

        2009年,尹冠立萌发了动员父亲撰写本村村史的想法。2011年,尹明勋正式开始动笔写作,经过三年左右的修订与打磨,最近,父子二人合作完成的尹明勋回忆录及尹庄村村史《远去的村庄》(中国文化出版社,2014年9月)正式出版。

        全书共分“乡村风物”“豫北农事”“故事奇谈”“多味人生”“佛理散谈”“时世评说”“碑志序文”及“豫北一村六十五年变迁”八个单元,分别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记述了豫北农村半个多世纪的风物风貌、农业生产、生活习俗,拾取了民国至今各个时期的村野故事。其中不少篇章,对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宗族文化颇有参考价值。

        从史志的角度说,这本书也以一个普通村庄为标本,为现当代豫北乡土历史与风物留下了珍贵的民间记忆。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了尹明勋之子尹冠立,听他讲述《远去的村庄》诞生背后的故事。

《远去的村庄》书影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80后,你当初怎样想到动员父亲去撰写这样一部村庄史的?

        尹冠立:几个原因吧。我父亲是一名小学老师,在退休离校后,生活多少有些不适应,空落落的,为了丰富父亲的精神文化生活,我经常会买点书法、诗词、史志方面的书给他看,并提议他多写点东西。而他以前的确有这个爱好,也正好再做些尝试,于是就这样,他重拾笔墨了。

        我建议他侧重述写村庄史,出于他本人的经历,也出于对乡村文化瓦解、社会道德沦陷的痛心疾首。大家也都看到了,因为20世纪的若干政治运动,伦理本位的传统乡村社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1980年代后利益至上成为一部分人的社会准则,则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文化的消亡。中国文化的根被蛀空了,而新的健康的价值观并未树立起来,所以,当代乡村呈现出一种空心、错乱、迷失的精神面貌。

        要改变这一状况,除了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以外,去打捞我们的历史,承继我们的传统,重新认识父辈与自己,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这是一种寻找家园或说重建家园的努力。       

        澎湃新闻:你父亲的文化程度如何?他在当地乡村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尹冠立:我父亲在滑县师范学校毕业,在20世纪的豫北,那是一座享有盛誉、功莫大焉的师范名校,可以说是豫北小学教师的“黄埔军校”。在村里有中学的时候,我父亲短暂地教过中学语文,后来中学取消,他改教小学数学,因为教学成绩突出,一直担任着毕业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另外,他也时常兼任学校的历史、地理老师。

1976年尹庄中学全体教师合影,后排右一为尹明勋。

        

        在本职工作以外,我父亲对民俗文化、周易文化一直有着浓厚兴趣,并在日常习惯以毛笔写字,备课教案,也常以软笔书写。他们这种角色,就是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老人,农村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问吉问凶、堪测风水、续家谱敬祖宗等事务,都是找他们这一类人来主持、策定。他们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非常崇高的。遗憾的是,和许多老行当老绝活一样,现在他们这样的人越来越少,濒临消亡,后继无人。我对父亲的角色定义就是最后一代乡村文化老人。

尹庄尹氏祖宗石碑

        

        澎湃新闻:这本书是由你父亲撰写,并由你最终编订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写作过程?从开写到最终定稿出版,前前后后总共花费了多长时间?其中有没有值得分享的故事?

        尹冠立:这本书的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开始我父亲并未有这样的雄心,对写作也并不自信,觉得写书是城里作家做的事,而且在农村各种事情也是相当繁杂,所以在我提议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并未开始写作。在经过他自己长期的心理准备和我的反复劝说后,2011年夏天,他终于着手我们村的简史的写作,并在一个月余的采访、写作后,完成了初稿,这篇文字,即是《豫北一村六十五年变迁(1947—2011)》,这是一篇脉络清晰、客观真实、真切细致的微村志。

        初稿完成后,我从北京返家将其录入打印出来,并和父亲一起修改润色。此后,父亲的写作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三年时间内,陆续写下了70余篇文字,最终呈现为《远去的村庄》这样一本丰厚的著作。

        关于这部书,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故事,都让人难以忘怀。其中的曲折、烦躁、感动、振奋,以及背后的工作量与繁琐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由于我平时并不在家,所以稿件基本是由我在家时将父亲的手写初稿拍照保存,然后再看图录入、修改完成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手写风格,所以尽管父亲已尽量写得清晰,但我仍有许多字迹不能准确辨认,他也没有带手机的习惯,所以整理录入特别麻烦。作品的修改润色也是不小的任务,父亲的初稿有不少有待完善之处,都需要逐字逐句地理顺、订正。

《远去的村庄》作者尹明勋手稿

        

        此外,就是史实、政策、民俗、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的核对,这方面的工作量倒不大,我发现父亲在这方面的记忆力极为惊人,涉及到具体事件时,他的文字就特别流畅,表现出了民间史家的优秀素质。

        然后就是本书的写作原则与思想倾向问题,在对历史的态度方面,我和父亲高度一致,就是真实第一、客观第一,绝不撒谎,或情绪当先、事实当后。当我和父亲的观点有分歧时,我会通过商量、举证、说服,征询父亲的意见,在得到他的认可后,才会作出较大修改。书中一些观点,有我的升华与延伸,但都是父亲认同的。

        总之,父亲的优势是亲历,以及参与、见证的现场感、温度感,我的优势是逻辑思维能力突出,以及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在这部书的修订过程中,我们取长补短,反复商榷,使之最终成为一部层次分明、鲜活生动的作品,它的纯民间视角与原汁原味的田野风,也保证了它的可读性。

        另外,这本书的写作也离不开许多朋友的热情帮助。如河南本土文化杂志《中刊》总编封豫麟、主编王向威的关心与支持,《中刊》杂志策划的“村庄史”系列专题报道,发表了我父亲的多篇文章,起到的鼓舞作用是巨大的。滑县文化局的韩守宗先生、文化馆的张秀飞先生,为我父亲提供了《滑县志》等重要参考资料,并多次鼓励我父亲的写作事业,都让人非常感动。

        本村的尹明章、李云峰、韩金甫、尹景瑞等街坊乡邻,都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了许多线索,参与了不少史实、民俗细节的讨论,那些场景,历历在目。近期,我们村成功列入河南省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这份收获也正是因为县文化局及村中上述人士等的辛勤耕耘。在这样一个普通、贫穷的小村子中,还有一批人在为文化建设热忱而不求回报地付出着,想想都让人感动。

        
尹庄各家各户的家谱轴子,腊月、正月会挂在堂屋正中,祭祀供奉。

        

        澎湃新闻:你对父亲的经历印象最深的一段是什么?父辈那一代人的历史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尹冠立:印象最深的还是“反右”与“文革”。少年的父亲目睹了物理老师因为一句正常的话而无端获罪,从此变得小心翼翼,不再敢随便说话,并从此远离了挚爱的文学,彻底放弃了写作。直至晚年,他重新拾起笔墨时,仍是如履薄冰。

        父辈那一代人的历史是极其特殊的,它有独属于自己的价值与光荣,但总体来说则是一场噩梦。对个体而言,它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它使许多人的人生变得开阔伟岸,走出了自我的小天地,成为光和热,但却使更多人饱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磨难,好一点的,是梦想破碎与壮志难酬,差一点的,就是性命不保且死不瞑目。对此,我们在叹息之余,能做的就是正视、梳理,记住教训。

尹氏宗祠

        

        澎湃新闻:无论如何,父子两代人合作完成这样一部书是很有意义的,这个过程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尹冠立:最大的收获就是完成后的欣慰感、轻松感。每个像我这样敏感、多思、热爱自由的农村孩子,对家乡的情感都是无比复杂的。乡村是家园,是最初的哺育者,也是桎梏,是天性的压抑者与人格的摧残者。这一转变,发生在青春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们要求更多的尊重、更大的天地,更广阔的可能性空间,而乡村是提供不了的,她的贫乏与局限,决定了从此以后她只能作为故乡存在,而不是永远的栖息地。这种分裂的痛楚不是一时的,而是贯穿一生的,对此我们既羞愧,又无奈。

        无论我们出走的理由多么理直气壮,都改变不了我们背叛者的角色事实。所以,为家乡做点什么,只是我们必须要还的债,还一点,心里就会轻松一点。这部书不仅是我向父亲还债,也是向家乡还债,我的收获即是负罪感的减轻。

始祖尹自有亲植的皂荚树,经历了四百余年的风雨沧桑,愈发茁壮茂盛,与村人共度着每一个春夏秋冬,守护着村庄的安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