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产业升级再创城市发展红利,这套蓝皮书为上海大文化产业画像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21-05-20 08:17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期间将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关键阶段。5月13日“2021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各行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为上海在百年大变局中持续增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建言献策。

《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1)》(徐锦江主编)分为七册,分别聚焦上海文学、文化、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电影产业、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系统梳理了当前上海文化建设现状,预测、展望上海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并指出未来上海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路径和具体举措。

该系列主编、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徐锦江说:“这一系列蓝皮书试图对疫情中的文化生态受影响状况进行描述和对后疫情时代如何重启加以展望,对城市软实力中的核心部分文化指标成果进行年度整体分析,分析上海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机遇和未来愿景,希望通过呈现一系列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亮点,成为把握上海文化建设的新颖视角和重要成果。”

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急剧增加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增长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特别是需要人流集聚和现场消费的会展、文博、演艺、电影放映、主题公园、娱乐场所、实体书店等领域,大面积地采取了各种关闭、停业和限流的举措,造成消费者数量锐减,企业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原订的多个演出、会展、放映、娱乐等项目也被迫推迟或者取消。如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危中寻机,突出重围,这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和文化企业密切关注的重点问题。

疫情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推动了新兴数字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传统文化产业通过“互联网+”而升级,加强了文化产品内容品质的提升,加剧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内容开发和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装备和软件开发两大类。其中,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一书中介绍,“十四五”期间,上海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增强新动能的重点是推动“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建设,这是上海在新时代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文化产业优势之关键。“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既突出了文化产业与5G、AI、VR、互联网+等相结合,焕发科创+文创的优势,又体现了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和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所拥有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综合优势。

而根据徐锦江团队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上海文创产业总产出20404.38亿元,上海的游戏业、网络文学销售收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等文创领域有约18%至50%不等的同比增长,发展势头迅猛。

其中电竞产业是尤为醒目的新兴业态,依托计算机网络、VR、动画、数字通讯技术等多元形态的文化产业支撑,推动上海占据国际游戏盛典和举办电竞比赛的核心地位。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花建执行主编的《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一书披露,近年来,上海已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电竞企业、俱乐部、战队和直播平台;全国每年500多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竞赛事中,超40%在上海举办;上海还表现出强劲的移动电竞游戏开发能力;竞技赛事承办运营、5G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联动,让上海电竞业开辟了多个新赛道;上海“灵石中国电竞中心”集聚了大量电竞企业,形成了内容制作、赛事运营等电竞生态等。由此,沪上电竞游戏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步扩大,打造更有活力的数字游戏产业集群,形成对城市更新和文化消费的辐射溢出效应。

影视产业方面,上海要推动影视产业持续扩容,加快推动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松江的文化产业通过“上云+贴地”而逆势上扬:2020年上半年,松江新引进影视企业549家,同比增长124.08%,集聚了近7000家影视公司。以落户车墩的腾讯云启智慧影视产业基地为例,结合互联网基因与超级计算平台开发新的影视生产力;升级版“松江16条”进一步拓展支持范围、放宽补贴要求、鼓励科技赋能,将总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补贴金额从500万提高至1200万,新增对使用智慧影视云平台影视前沿云服务的补贴等;而总建设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上海影视乐园二期正在紧张建设中,将形成“老上海拍摄地、高科技制作地、大文旅目的地”。

花建指出:“面对影视市场政策不断革新的新形势,上海要加强资本助力,强化科技赋能,在‘十三五’上海影视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跨上新的台阶,特别是根据现代影视产业的发展规律,形成电影工业的完整体系,集中打造松江科技影都和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等多个影视产业集聚区。”

文化产品方面,随着用户对线上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持续旺盛、多元多样的需求,未来的文化创新,可能会集中在线上内容为核心的数字文旅产业、线上线下联动催生的产业优化升级等领域。不少传统文化产业也展开线上转型,云展览、云旅游、云演艺、云教育等网络化新型文化活动涌现。如上海文艺界在抖音平台上发起“艺起前行”主题活动等;上海各院团走上云端,以短视频、直播、录播等形式开展在线观赏剧目、在线公益课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互联网节目新业务。有专家提醒,部分在线转型的文化企业需审视短板,探索如何采用新技术和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内容创意和科技创新,避免陷入传统单一的经营理念或思维定式中。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1)》执行主编、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说:“业内期待,在打造具有大都市特色的文旅融合产品和项目,上海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把高颜值、硬科技、艺术范相结合,拉动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也在书中提出,上海的文化生产数据突出,各种文化设施种类齐全,总量位于全国前列,同时在国际上也较为站得住脚。上海已然具备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基本样态,并同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气质和风格,彰显出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社会主义特征。但文化设施和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多样性等仍需进一步强化。

在蓝皮书系列中,《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回顾2020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出要重视非遗的创造新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视非遗在建构新发展格局中的价值以及非遗在建构文化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功能,逐步恢复群众性民俗活动等建议;《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21)》立足于上海观察中国城市文学发展,在中国城市文学发展视野下考察上海文学,兼顾国内文坛重要现象、重要问题。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