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福建日报揭“一号工程”面纱,采访百余位与习近平正面接触者

杨毅涵、包书琴、方婷/福建日报
2014-11-07 04:01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习近平说过,他的最好的青春年华在福建度过。

        在闽工作长达17年之久,福建人民又怎能忘得了他。习近平的那些年,值得福建人说道。

        10月30日至11月1日,福建日报连续三天以头版加二版规格,回顾报道了习近平福建工作往事,再现习近平在福建工作、生活的点滴,也对其治闽的思想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性总结。这组报道引发读者和网友的关注。11月6日,福建日报发文,解开“本报采访组”面纱,披露该报这个“一号工程”的进展情况。

        文章说,对习近平在闽纪实报道,是福建日报在今年初就定下的“一号工程”,总编辑挂帅,骨干记者齐集,配合者众多。报道深入田野,考证严谨,采访历时数月,深入15个县(市、区),行程8000多公里,采访与习近平有正面接触的对象100多人,加上电话联系、协助沟通联系的则有200多人。这其中,就包括原厦门市长邹尔均在内的9位特区老领导干部,他们都曾与习近平共过事。通过扎实采访,“本报采访组”获得诸多新鲜报料、原始材料。

        文章最后说,习近平在闽工作,关于文化保护、对台交流、对外开放等问题思考与实践,并未列入已刊的报道里,还有许多生动例子因篇幅限制不得已而舍弃。“后面的料还很多,还可发三篇不止!”

        以下是福建日报“一号工程”工作回顾:

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寿宁县下党乡调研。

        

        自11月1日临近中午起,通过私人的以及一些媒体官方微博贴出的图片,“习大大回福建了”的各种猜测终于变成了新闻事实。

        坊间猜测的根据很大部分来源于福建日报10月30日至11月1日连续三天以头版加二版的规格回顾报道习近平在福建的往事,来源于福建日报首次披露的如“习近平彭丽媛厦门结婚只办一桌酒席”等大量独家的“料”和此前没见过的照片。

        第一天,《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践行群众路线纪事》, 1.6万字。

        第二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关心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纪实》,8000字。

        第三天,《饮水思源 勿忘老区——习近平同志关心支持福建老区建设和发展纪实》,8000字。

        连日来,习大大在福建的各类往事、各种帅照被刷屏的同时,媒体圈内外也在猜测,福建日报此番如此大手笔独家出品的三篇长文,是怎样策划采写出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微信“侠客岛”猜测:“该报的第一个头版整版《群众的赞许最甘甜》,作者为‘本报采访组’,最近爆出习近平结婚细节的那篇文章作者同样是这个名字。”那么,署名作者为“本报采访组”真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好写出真实人名或机构吗?

        好吧,我们就来揭开“本报采访组”的面纱,就来数数几篇长文出笼的前前后后。

        从1985年6月,32岁生日那天到厦门任职,到2002年10月辞去福建省省长一职,调往浙江,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先后在厦门、宁德、福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亲身参与了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习大大说:“我在福建工作17年半,头尾18个年头。一个人能有多少个18年?”他还曾动情地表示:“肯定我一辈子都跟福建联系在一起。我人生中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福建度过的。”

        福建是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间最久的地方。他亲身参与和领导了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改革发展、改善民生、改进作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实践,给福建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理论和精神财富,也为形成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一方面,有责任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期间推动的实践和思考,挖掘好、整理好、报道好。另一方面,从新闻角度而言,这也是极为难得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我们更有责任将这一宝藏的光彩展现给党和人民。

        今年春节一过,有关习近平在福建的纪实报道就成为了福建日报的“一号工程”,酝酿、策划、沟通、协调。今年4月,在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李书磊部长的亲自倡议和策划下,福建日报启动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专题报道,追寻和记录习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时推动各项开创性实践的成果与效应。蔡小伟社长、梁建平总编辑亲自作了具体部署,并成立了以潘贤强副总编辑为组长,4位骨干记者阮锡桂、段金柱、郑璜、林熙组成的采访报道小组,同时,报社相关部门、记者站,相关市县报宣传部、报道组也全力配合参与。

        可以知道了吧,“本报采访组”是货真价实的采编人员,可不是有关机构或人员假借这个名字的。另一方面,也因为指挥策划者、配合者众多,稿件见报时,主要采写人员放弃署名,而以“本报采访组”出现。

        专题采写一启动,首先就是马不停蹄、急行军式的采访。从4月14日开始,几乎每天都是“在路上”的快节奏状态,包括拟定和传送采访公函、提纲,联系、沟通和确认采访对象、时间和地点,到奔赴县市,上高山、进山村、入海岛采访,事无巨细,快马加鞭。4月24日,一天就转战了三个县市:上午从福安市区出发,到下白石镇渔村采访,中午赶赴霞浦县,采访结束之后,为抓紧时间晚上又驱车赶赴周宁县,行程280多公里。

        这是一场类似于田野调查、考证式的调查采访。采访组一开始就深知,此项报道事关重大,影响深远,必须严格做到言必有据、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必须要严谨再严谨。因而,对于习近平说过的话,都要找到原始的记录,所有的例子都要找到当事人回忆、佐证。这一采访活动,历时数月,到15个县(市、区)采访,行程8000多公里,采访的与习近平有正面接触的对象100多人,加上电话联系、协助沟通联系的则有200多人。

        18年间,八闽大地山水,多省偏远的高山海岛,都留下了习大大的足迹。而我们的采访组也尽可能地多地重访习大大当年到过的地方,寻访当事人见证者,记录当年的点点滴滴。

        白天马不停蹄,每天采访结束,晚上都把当天的采访内容整理出来,并记下采访日志、列出采访对象及联系方式。据统计,整理出来的采访内容字数达3万多字,收集整理并阅读的历史资料、采访素材有200多万字,拍照、翻拍历史照片几百张。其中,仅在马尾档案馆复印了厚达20厘米的五大本习近平同志在福州任职期间的资料。

        采访组这次还收集了不少未曾公开的习大大的照片。“一些是求爷爷告奶奶得来的,还有的是喝茶喝酒换来的,不容易啊!”

        采访期间的辛苦,采访组的人是基本不说的,在报社内部汇报时,他们很有觉悟地表示:“重大主题报道的采写都是极为难得的担当历练、学习思考、砥砺奋进的过程。”可是,从他们的个人微信可以看到,他们有采访期间扭伤脚的,但仍坚持到采访任务完成后才到当地医院进行处理;有到高海拔村庄采访突遇降温的,冷得实在受不了借来村民的迷彩服就套上,可怜摄影记者人高马大,实在借不到衣服,穿着短袖单衣拍下了众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采访之外,稿子的打磨更是艰辛。习大大在福建长达17年半,工作地点多,创新实践涉及方方面面,在占有繁复详尽的素材的基础上,要从哪个主题切入,主线在哪里,什么时机发什么样的稿子,这些社长、总编考虑得更多,并多次与采访组开会协调,到集中写稿驻地指导、校正稿子。在这次连续三天推出专题报道之前,今年5月初报社已经先期推出了一整版的《群众的赞许最甘甜》,报道习近平在宁德倡导施行的四下基层活动,这次报道除了先期采访组的踩点采访外,总编辑梁建平还亲自带队下去采写;8月1日,在军委主席习近平八一前夕看望慰问驻福建部队官兵之际,报社在头版刊发《“我临东海情同深”——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纪事》,这篇稿子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亲自到报社和蔡小伟社长一起参与稿子逐字逐句的修改。这两篇都是采访人员与外围记者配合,白天采访夜里写稿在几天之内拿出来的。

采访组成员深夜通宵改稿。

        

        其中,这次推出的《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践行群众路线纪事》,从5月份开始采访组在某地“关”起来封闭写稿10来天,终于拿出3万字左右的初稿。后来,又熬了许多个不眠之夜,总共先后写了6个版本,19易其稿,这中间每改一稿都会把人扒一层皮。端午节小长假,别人都去过节度假了,可采访组几人连续三个晚上在其中一单身记者家里通宵改稿,哪知这记者家里储粮为零,半夜大家饿了连充饥的方便面和稀饭都没有。

        最后的第19次改稿,就在刊发前不到一个月,活生生要把2.5万字的稿子精简到1.6万字,采访组在自己生出的作品上,自己再拿起手术刀又剐又剔……

        终于,前后历经9个月,前后5篇纪事全部面世并获得了极大的反响,上上下下所有参与这项专题报道的人,以及目睹他们辛苦付出却帮不上忙的人,都结结实实兴奋了好几天。

        回顾这一路,“本报采访组”高兴之余却还意犹未尽,还有很多感动和感谢:

福建日报“本报采访组”成员与原厦门市长邹尔均等9位老同志座谈。

        

        在厦门召开座谈会,包括原厦门市市长邹尔均在内的9位原来与习近平共事的特区老领导全部出席,无一缺席。“习近平与彭丽媛结婚时一切从简,只办了一桌酒席,就连糖果都是彭丽媛临时花5元钱上街买的”这一内部的料,就是他们提供的,对这已过去快30年的往事,他们之间相互印证、补充,才还原了事实。

时任寿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向采访组提供当年跟随习近平进下党乡之后记录的日记。

        

        习近平三进下党乡,当年没有新闻报道,寿宁县委相关记录也不多。通过努力,采访组找到了时任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他有记日记的习惯,迄今已记录600多万字,为首次对外展示。出于对福建日报的信任,他无私地向采访组独家提供了当年跟随习近平进下党乡之后记录的日记,这为后来写作《群众的赞美最甘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福州市政协副主席、时任平潭县委书记兼政协主席刘嘉静,今年已经71岁高龄了,他向采访组详细谈起20多年前习近平在平潭的许多事情以及在平潭研讨“海上福州”建设及决策出台的经过,并提供了二三十张珍贵照片。他激动地说:“没想到第一个采访我的是你们福建日报的记者。”

        由于时间间隔较久,当年的新闻报道、档案保存不如现在发达,很多材料并不易获得。在相关市县的大力支持下,采访组积极努力,获得了很多珍贵的甚至是独家的历史资料,包括在永泰县信访局获得的习近平当年到永泰县接访的原始记录材料。

        在福州、宁德和厦门,很多接受采访的老领导、老同志都说:你们福建日报做这个重大报道,太应该了,太及时了。

        “通过采访、调查,我们在厦门同安看到了厦门还有那么偏僻的村庄,而当时的路还没通,习大大要一路走进来,他来了很多次。在福州寿山乡上寮村,采访对象中最年长的93岁的王金钿强烈要求采访组到他家去看一看,坐一坐。老人什么都不记得了,但他记得习近平当年看望“五老”时跟他们一起合影,他把合照挂在了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许多人对习大大一种深厚的情感。”

        采访小组说,福建日报这次重要的策划报道完成了。但他们收集、整理的关于习大大在福建的事情还有很多还没写出来,比如文化保护、对台交流、对外开放等,还有好多生动的例子因为文章篇幅限制舍弃了。“后面的料还很多,还可发3篇不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