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彭博亚太区总裁: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信用债的关注明显提升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2021-05-24 07:18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外资加码中国债券的势头回暖。

在3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的增幅有所下降后,中央结算公司发布4月份债券托管量数据显示,当月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为3.22万亿元,较3月份增加648.69亿元。这一增幅较之3月明显回升。

境外机构买卖中国债券成交活跃的背后,是中国债券市场逐渐融入全球主流市场。2020年彭博-巴克莱全球综指指数和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指数完成中国债券纳入后,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也将在2021年成为最后一个纳入中国债市的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

彭博是全球首家完成将中国债券纳入全球旗舰基准指数计划的指数提供商。继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完全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后,2020年11月5日,彭博还宣布推出彭博巴克莱中国高流动性信用债(Liquid China Credit, LCC)指数,追踪中国银行间信用债市场中以人民币计价的具有较高流动性、可交易的债券。

与此同时,去年11月以来中国信用债市场违约频现,经历了一场又一次风波。可以说,彭博一方面深度参与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见证了中国债券市场的成长。中国债券市场的风险事件将如何影响中国债市的开放进程?国际投资者对此又如何看?澎湃新闻近日对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进行了书面专访。

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

李冰表示,在国际市场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于避险资产的需求较大。中国债券的收益率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与其他市场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因此是境外投资者多元化投资的较好选择之一。此外,关注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程度,不应当只关注持有规模。境外机构数量、多元化程度,以及交易的活跃程度,也是衡量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关键指标,并且这些因素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将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澎湃新闻:根据中债登和上清所最新数据,3月境外机构合计减持中国债券90亿元,为2018年11月来首降。如何看待这一数据的变化?

李冰:3月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出现减持,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债收益率在3月份延续较大幅度的上行,中美利差有所收窄,美债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提升。我们看到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境外机构净买入了约596亿元的中国债券。

我们认为市场无需为单月的数据变动而担忧。

从总体趋势来看,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在过去几年不断增高并且仍然有增长潜力。目前境外机构持有量突破了3.6万亿元,占比约为3%,相较于其他发达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在国际市场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于避险资产的需求较大。中国债券的收益率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与其他市场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因此是境外投资者多元化投资的较好选择之一。

另外,我认为,关注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程度,不应当只关注持有规模。境外机构数量、多元化程度,以及交易的活跃程度,也是衡量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关键指标,并且这些因素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将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澎湃新闻: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李冰:在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方面,去年有几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一是外资持有规模的不断攀升;二是尽管国债在外资持有中的占比保持在一半以上,但是政策性银行债的持有量增长迅速,而对信用债的关注也开始提升;三是境外机构的交易相对更活跃。

这些背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开放政策的持续推出和落实,更加便利境外投资者,包括延长债券交易时间、优化结算安排等等;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指数纳入的推动,彭博在去年11月完成了将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的工作,并且推出了中国高流动性信用债指数,帮助境外投资者更好的了解和投资中国信用债市场;境内做市商的能力和服务也在不断提升;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交易流程的优化,包括彭博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合作推出直投模式下请求报价(RFQ)服务等,提高债券交易的电子化程度,提高交易效率和流动性。我们也认为中国债券市场和机构对于技术的持续投入,包括引入自动化数据和交易流程等,将会为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下一阶段注入更多动力。

澎湃新闻:2020年债券违约事件频现,让债券市场行为风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对此你如何看?

李冰:随着中国债市的开放步伐加速,国际投资者对于境内信用债市场的关注度提升。我们相信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更好地规范信用债市场,及解决违约处置问题等。另外,伴随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展业,国内评级系统也有望进一步完善,并与国际体系的接轨。

去年11月,彭博推出中国高流动性信用债(LCC)指数,首次采用国际评级机构对于发行人的评级以及交易中心的债券成交数据作为纳入标准,追踪银行间信用债市场中具有较高流动性、可交易的债券。旨在帮助全球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和投资中国信用债市场,也为将来最终把人民币计价的信用债纳入到全球综合指数奠定基础。LCC指数推出之后,LCC指数市值成增长趋势,已有更多发行人和更多债券被纳入LCC指数,且到目前为止,成分债券无违约出现。

澎湃新闻:从流向上看,目前外资主要流入了政府债、类政府债等,其参与度已从前几年的2%上升到了10%;相比之下,在中国信用债方面,外资参与度较低,持有占比还不到1%。你如何看待这一现状?

李冰:尽管目前信用债占比还相对较低,但国际投资者对信用债的关注自从2020年明显提升。这也再次印证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境外投资者在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时相对谨慎,可能还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债券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和风险定价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违约处置也需要完善。随着越来愈多的国际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投资者的评级选择,便于投资者获得债券主体更全面的评级分析,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信用评级体系的完善。

去年11月,彭博宣布推出彭博巴克莱中国高流动性信用债(LCC)指数,我们也期待这只新指数能够帮助市场参与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信用债市场的特征,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信用债市场提供支持。

澎湃新闻:你认为对哪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兴趣?

李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已日趋成熟,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债券市场仍然面临包括流动性、信用评级、对冲工具等多方面的挑战。随着气候变化议题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信息透明度的需求也在提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在投资委托书提出了ESG的考量。同时,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向世界做出了重要承诺,投资人对于投资中国“绿色”资产的期待和要求也会提升。

另外,我们认为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债券市场在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如何实现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双向开放,将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市场正在翘首期待债券南向通的开通。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