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本书带你发现印度:一般人看不懂的印度书单

何嫄
2014-11-15 10:59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印度出版自由,导致不少街边书摊甚至正规当地出版社的书,都没有ISBN编号。买书在印度有时也是个运气活儿。由此考虑,在所荐之书的选择上,会偏向不存在太大购买障碍的。荐书时我也想着尽量避开热门,不剧透,不总结作者观点,不求到此为止。能跟对印度感兴趣甚至不感兴趣的读者分享些延伸阅读的途径,大概才是写这篇小文的目的所在。

        

1. 《跨越喜马拉雅障碍:中国寻求了解印度》张敏秋 主编,重庆出版社,2006

       这本466页的中文书有个印度姐妹版,为1998年谭中教授主编的Across the Himalayan Gap - An Indian Quest for Understanding China (《跨域喜马拉雅障碍-印度寻求了解中国》),计500多页。这两本遥相呼应的书,分别是印度的中国学界,和中国的印度研究界,学术名家的论文合辑。这本介绍国内印度研究的中国版分为印度印象、甘地、尼赫鲁、文化宗教、泰戈尔、政治经济、中印关系和印度对外关系等章节。推荐这本书作为了解中印学术研究现状的入门读物,一来可了解前辈奠定的学术高度,二来其选题结构和章节中文章的多寡,基本也反映国内关于印度研究的学科分布和强弱,算是个小捷径吧。

        

2. Land of the Seven Rivers, by Sanjeev Sanyal, Penguin Books, 2013

(《七河之地》, 桑吉夫·桑亚,企鹅出版集团,2013 )

       印度史方面,最初想推荐两位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库尔克(Hermann Kulke)和迪特玛尔·罗特蒙特(Dietmar Rothermund)所著的A History of India(《印度史》)的,算是在西方比较权威的一本,且这本书在2008年有了中文版,也方便国内读者购买。但是,作为一本严谨而详实的历史学术著作,从语言到篇幅可能对于普通读者都不是很友好。当年我初涉印度研究读这本书,硬是给自己制定了具体到每天读哪几十页的阅读计划,花了一个月时间读完的,且读一遍其实对于内容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想到桑吉夫·桑亚的这本新书,从河流、山川和城市的角度写印度历史,以地理环境变迁为主线,把时间轴隐去,简短而有趣。作者现在在德意志银行做全球战略分析,算是印度年轻一代中的乐观派吧。今年印度书市上还有一本新书India After Gandhi: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 (《甘地之后的印度: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历史》),颇受西方媒体和印度读者好评,作者罗摩占陀罗·古哈(Ramachandra Guha)是印度裔历史学家。这本厚厚一本近900页的书,现在还在我书架上排着队,所以不再多表。国内的话,北大林承节教授也在印度史方面著述颇丰,读者可自行查阅。

        

3. Indian Philosophy, by Sue Hamil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印度哲学祛魅》, [英国]休·汉密尔顿 著, 王晓凌 译,译林出版社,2013

      光看书名很多人也许对它很陌生,但是提到它所在的系列,很多书虫大概都会接一句“原来就是它!”是的,牛津通识读本(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系列。《印度哲学祛魅》原作者休·汉密尔顿是伦敦大学学院专攻史前时期的考古学家。2013年译林在国内出版了这一册的双语本。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中的各册都非常建议作为感兴趣话题的枕边书或入门书,简而不浅。

        

4. Our Modernity, by Partha Chatterjee, SEPHIS, 1997

《我们的现代性》, 帕沙·查特吉 著, 杜可柯/王智明译,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推荐这本书其实更在于介绍“西天中土”这个旨在“从学术思想和当代艺术两个角度去亲近印度,进行视觉文化和亚洲现代性的文化比较”的中印间综合交流项目。学术论文离大众读者的距离较远,而中国的印度研究因为历史和现实原因,偏向古典和外交两个领域。因此,目前这一套被高质量翻译过来的印度当代思想家著作,是了解当下印度思潮的一扇门。首选这一本,是因为觉得即使普通读者大概也会感兴趣:在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争论地不可开交的时候,其它同样有深厚传统的地区和国家,怎样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或者更准确地说,现代和传统究竟是不是不可共生的概念?这套丛书所选择的思想家,为当下印度思想界较有代表性的几位,读者若有余力,也可按图索骥,把作为“他者”的思想家还原到印度原生的流派中去,甚至与对立观点比照而读,会有更深的理解。

        

        

5. The Discovery of India, by Jawaharlal Nehru, Penguine Books, 2004 (New Edition)

(《发现印度》,尼赫鲁,企鹅出版集团, 2004年新版)

       要说在中国最著名的印度历史人物,除了释迦摩尼,泰戈尔和圣雄甘地,大概就数尼赫鲁了,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这本书是尼赫鲁在1942-1946年间因为参加甘地发起的反殖民“退出印度运动”被捕入狱时,在狱中所作。虽是写史,但也可清晰看出这位现代印度缔造者所勾画出的、他心目中的理想印度。这为我们理解尼赫鲁,以及后来在印度发生的故事,提供了重要的铺垫。初读这本书是缘自于美国教授的一门“现代性与世界社会思潮”课,在他的引领下第一次与甘地、尼赫鲁、梁启超、梁漱溟、齐亚.格卡尔普、教皇本笃十六世等各国社会思想家直接对话,亲切与震撼之后,是原汁原味的语言带来的跨时空理解力。

        印度街边的书摊其实能找到很多薄薄的,没有标明出版社且装订原始的小册子,封面上通常印着Mahatma Gandhi (圣雄甘地), Jawaharlal Nehru(尼赫鲁), 或者B. R. Ambedkar(安贝德卡尔)的名字并配大头照一张,都是他们的原作。如果想系统了解其中某位的思想,也可以选择后人整理的文集,如关于甘地的The Essential Gandhi: An Anthology of His Writings on His Life, Work and Ideas (《甘地精选:关于他的生平,著作和思想的自述文集》, 作者译),编得就很好。

        

6. Indian Development: Selected Region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Jean Dreze and Amartya S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印度的发展:地区视角选读》,让·德雷日/ 阿玛蒂亚·森 主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如果以“印度经济”或者“印度发展”为关键词搜索,能搜出来不少把印度看作一个整体所作的宏观分析。而这一本稍有些不同:它在前两篇宏观介绍后,提供了北方邦(Uttar Pradesh),克拉拉( Kerala)和西孟加拉 (West Bengal) 三个截然不同的邦较详细的案例分析,能够提醒我们关注印度这样复杂国度内的多样性。而他们合作的另一本书 Ind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Opportunity (《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机遇》,作者译), 则更侧重国际比较。还有一本Indian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ion(《印度发展的发展与参与》, 作者译)也是这两位作者的合作,偏重按女性、健康、教育等分话题讨论。大家可能对阿玛蒂亚·森这个名字比较熟悉,他是印度裔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森教授很多关于印度的文章都是和这位常常隐藏在光环后(即使是第一作者)的德雷日教授合作的,所以,我想在这里着重突出下这位现任教于英国研究印度经济的比利时教授。

        

7. My China Diary 1956-1988, by K. Natwar Singh, Rupa, 2009

(《我的中国日记 1956-1988》,纳特瓦尔·辛格 著,路帕出版社,2009)

        纳特瓦尔·辛格也算是印度政坛的传奇人物了,他于1931年出生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巴拉特浦(Bharatpur)城贵族家庭,该城是扎特王朝(Jat Kingdom)的首都。他在德里大学和剑桥大学完成学业后,于1953年加入了印度外交部,1956-58年间派驻中国。在31年的外交生涯中还在纽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大会任职。1984年,他退出外交部,加入国大党开始从政,并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于2004年达到事业最高峰任印度外交部长。但仅仅在18个月后,就因为国大党和辛格本人家族在印度“石油换粮食”计划中被控非法受益而被迫下台。

        这本出版于2009年的日记集记录的是他在外交部的生涯,那些年中印关系亦是风云变幻。日记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1988年12月访华的破冰之旅作结,距离上次印度总理访华足有34年,因此这次出访,成为中印关系史上重要的一笔。

        

8. The White Tiger, by Aravind Adiga, Free Press, 2008

《白老虎》,阿维德·阿迪加 著,路旦俊/仲文明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白老虎》是年轻作家阿迪加的第一本小说,因为获得2008年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而一举成名。主人公出生于在印度传统村庄,通过回忆录的方式,讲述了自己一步步攀登印度森严社会阶层的人生故事。虽然这本书在2010年被翻译成了中文,还是建议有条件的读者尽量阅读原著。这本书以一个底层印度人的口吻写就,英语用词生动简单。书中有对贫民生活细致入微的描述,有对现状尖锐却得当的讽刺,只是不确定若不是在印度生活过,能否全凭想象力还原书中这个怪诞奇异的世界。我在德里读完这本书时,经过酒铺,经过贫民窟,经过地铁站,都会不自觉的按照他指点的方式,像获得城市暗号一样,去观察身边已经慢慢熟悉的一切。

        

        前面介绍了太多的严肃读物,在上层社会普遍接受英语教育的印度,英语文学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以当代英语小说界(最为)重要的奖项布克奖为例(只授予英联邦或爱尔兰籍作家),印度曾经有四位折冠,分别是英印混血作家萨尔曼·鲁西迪(Salma Rushdie)的《午夜的孩子》(Midnight's Children ,1981), 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 Roy)的《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 , 1997), 基兰·德赛(Kiran Desai) 的《失落》(The Inheritance of Loss, 2006),以及这一本《白老虎》。内容虽都扎根于印度,却常常读来像另一个世界,这也增加了读者对于印度理解的敏感性。

        

9. Why I am not a Hindu, by Kancha Ilaiah, Samya, 2005 (2nd rev. edition)

(《我为什么不是印度教徒》,康查·伊拉赫 著,萨姆亚出版社,2005年第二次修订版)

       就以这本还在我“待看书目”里的书来结束这篇介绍吧——《我为什么不是印度教徒》一书的副标题 “一个首陀罗对印度哲学、文化和政治经济的批判”("A Sudra Critique of Hindutva Philosophy, Culture and Political Economy" )大概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虽然他有没有完成这个目标还要留待读者评价(作者注:首陀罗是印度教四大种姓里最低等的种姓)。康查·伊拉赫著是海德拉巴奥斯马尼亚大学(Osmania University)政治学系教授及系主任。也许看到这个书名,读者能联想起伯兰特·罗素(Bertrand Russell)的《我为什么不是基督教徒》(Why I am not a Christian)和瓦拉克(Ibn Warraq)的《我什么不是穆斯林》(Why I am not a Muslim)。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