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答澎友|为什么东北地区盗猎野生鸟类如此猖獗

徐超/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高级新闻专员
2014-11-23 20:14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读完澎湃新闻11月22日曝光东北多地贩鸟猖獗的新闻,感到很愤怒,这种愤怒的背后不是代入感,而是无力感。报道提到,哈尔滨市和松原市的花鸟市场上,贩卖野生鸟类十分普遍。事实上,可能在二十年前,东北地区就一直存在着对野生鸟类的捕猎,在十年前由国际鸟盟(Birdlife BirdLife | Partnership for nature and people)出版的《拯救亚洲的受胁鸟类》中就提及东北鸟类令人堪忧的状况。

        在新闻中有一段记者拍的视频,以我对水鸟的认识,视频中出现的有红隼(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额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卖鸟的人称为野鸭子)、花尾榛鸡(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外根据记者的描写还有东方角鸮及其他野鸟。

青年当街把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等。

红隼

关在笼子中的白额雁。
白额雁
笼子中的花尾榛鸡。
花尾榛鸡

        上述鸟类中,红隼和白额雁属于候鸟(具有随季节南北迁徙的特性),东方角鸮属于留鸟(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随季节迁徙),花尾榛鸡属于走禽(鸟类中善于行走或快速奔跑而不能飞翔的一类)。

        根据《拯救亚洲的受胁鸟类》,历史上,亚洲境内几乎没有鸟种灭绝的证明或记录,但到了2003年,却有一百多种鸟类处在极危或濒危的状态中。事实上,数种这些状态的鸟种近几十年来都没有记录,可能已经从地球消失。

        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是中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它们既有鸟类赖以生存的森林,也有多个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

        但是像亚洲其他地区一样,黑龙江和吉林地区面临着天然森林、草原和湿地的消减、开垦和退化,此外,还有很多鸟类被捕捉、贩卖,用于食用或消遣。这些威胁因素都导致鸟类数量减少。

        过去二十年中,我国东北地区对鸟类的威胁因素在不断增加,从一些鸟类的数量的急剧下降可以推断出这一结论,这一现象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发生。

        一种名为勺嘴鹬(yù)的鸟类,以其独特的喙而闻名,科学家目前仍未探究出其喙的功能。

        勺嘴鹬的繁殖地位于俄罗斯远东的楚科塔地区(Chukotka),每年冬季来临,身长只有15厘米左右的勺嘴鹬沿着海岸线飞行至东南亚。中国的黄渤海地区、福建、台湾和香港是它的“中转站”。

        过去三十年中,勺嘴鹬的数量下降了90%,仅余200多只。在繁殖地保护的状况一直很好的前提下,其种群数量下降的因素与中转站和越冬地的情况紧密相关。

        勺嘴鹬并不只是一个极端的案例,还有其他鸟类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

        现在,包括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在内的多家机构、学术界都在努力扭转一些鸟类可能很快就要灭绝的趋势,但是,我们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