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浙江省府副秘书长“给自己”写了本书:静心最要紧也最实惠

澎湃新闻记者 张军
2014-11-25 15:11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改变,从心做起》。

        浙江省政府一位副秘书长在公务之余写的书新近出版——现任官员写书,大多是对其工作范围、管理领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梳理,或者属于个人的审美活动,比如诗集、散文集;但这本书的内容既与作者的工作无关,也不完全是一己的消遣,而是关于人的“心灵建设”的。

        蓝色的封面正中镂刻了一个心形,扉页是红色的,一眼望去,视野中央就是一颗红心——但这本《改变,从心做起》并非“心灵鸡汤”,更不是“成功学”或“为官之道”。

        “我在《自序》里说,这是一本给心灵松绑、让精神愉悦的书,因为人终究是一种精神性存在,假如不能在心灵层面实现超越,或许整天忙碌、也整天热闹,但不见得有精神的安宁与富足。”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那些‘刺刀见红’式的追求,很难经得起时间检验,也不会有真正的价值。”

        陈广胜1969年出生。作为公务人员,他的仕途可称顺遂,历任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一处处长、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2010年起任现职。在国内,他较早地系统研究地方政府治理,2007年曾出版40多万字的专著《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人生往往如是:先用力于外部,张望、拓展,试图给世界带来改变;然后,岁月流逝,或是感悟于现实的际遇,或是成熟于人生的磨砺,渐渐地“反求诸己”,转向内心。陈广胜说:人到中年,就好像爬山到半坡,已经走了不短的路,本身就应该休整。休整不是停留,而是为了将心摆好,“我见过不少人,包括大家眼里的业界‘精英’,似乎要什么有什么,可内心仍然感到沮丧与无聊。为什么?因为心没有摆好,就容易将路走窄,将人的格局做小了。”

        “让人生快乐且有价值”是陈广胜新作的思想核心。“快乐其实不需要很高的门槛,每个人也都可以追求独特的价值,关键是需要心灵层面的逻辑再造。”他将人的一生比作爬山,登高固然是目标取向,却不是唯一取向,“爬山本来就是一场体验,并不只为了登高。纵然最后只爬到半坡,假如比众人都多一些山间记忆,能够阐释不同寻常的登临感悟,并且用平和、舒畅的心情走一段山路,那就不虚此行。”

        “书里集纳的30篇文章其实是写给自己的,让自己静心、安心,我认为是最要紧、也最实惠的一件大事。”他说。

        在微博上,认证信息显示为“人文及公共管理学者”的陈广胜是拥有173万粉丝的“隐身大V”;《改变,从心做起》中的30篇文章则完成于博客,它们按“基”、“行”、“度”、“戒”、“悟”编排,“心之基”讲立心、立身的根本,“心之行”说人的进取,“心之度”是把握前行的节奏,“心之戒”是“踩刹车”,“心之悟”则是一路走出的豁然开朗。

【对话】        

“‘刺刀见红’式的追求不会有真正的价值”       

        澎湃新闻:这本书的“作者介绍”说明了你的公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一个省政府副秘书长,案牍劳形,也世事了然,为什么会写谈“心性”的书?其中有什么机缘?

        陈广胜:机缘是各种因素的匹配,又往往起于偶然。4年前,我在新浪开了 “佳桐” 博客,既然开张了就要坚持,也就倒逼着自己将点滴感悟转化成文字。开博是一时起兴,却无意插柳,养成了业余写作的习惯。

        2011年,我在博客上写了一篇《舍得心》,那是因为重读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黄昏的树林分出两条路。我必须选择一条,留下另一条改日再走。可每条路都绵延无尽,终于我不能返回,从此决定了旅途中的人生。”这首诗在大学里读过,当时并没有特别的感受。年过不惑再读,深深觉得人生无时不在做选择题,且只能单选其一。正是取舍的差异,决定着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特质、境界的个体。真正开始“心系列”的写作是2012年夏天,但写《舍得心》时就埋下了种子。

        澎湃新闻:人生往往如是:先用力于外部,张望、拓展,试图给世界带来改变;然后,岁月流逝,或是感悟于现实的际遇、或是成熟于人生的磨砺,渐渐地“反求诸己”,转向内心。以你的社会身份,有人不免会猜:是不是经历了什么特别的事,促使你的心理转向,变得“冲淡”起来?

        陈广胜:并没有特别的某一件事促使我转向,也许是在合适的时点水到渠成。我大学读的是经济管理专业,但一直对人文学科感兴趣,平日有不少兴之所至的阅读。就像与古人、哲人对话,他们在千年之前、万里之外,你却可以与之交流,共享心得。时代在发展进步,人心却依旧相通。我写心、论心的不少灵感,便来自这份隔空的教诲与传承。

        当然,许多文字需要人到中年才能写。中年就好像爬山到半坡,已经走了不短的路,本身就应该休整。休整不是停留,而是为了将心摆好。因为人终究是一种精神性存在。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假如不能在心灵层面实现超越,或许整天忙碌,也整天热闹,但不见得会有精神的安宁与富足。我见过不少人,包括大家眼里的业界“精英”,似乎要什么有什么,可内心仍然感到沮丧与无聊。为什么?因为心没有摆好,就容易将路走窄,将人的格局做小了。

        澎湃新闻:“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世人确实普遍烦恼着,不少场面上很风光的人也照样纠结,你认为根子在哪里呢?

        陈广胜:人的烦恼并非取决于现状,而是来自于期望。现在的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但人们的幸福度反而降低了,无论哪个职业、什么圈层,甚至从小学生开始,心情就纠结着,有各式各样的埋怨与无奈。其中当然有发展阶段、体制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但毫无疑问,人们普遍在心灵层面上出了问题。

        本书的《自序》,标题是“让人生快乐且有价值”,这也是全书的核心思想。当今社会越来越功利,财富几乎成了压倒一切的“硬通货”。可问题是,物质化的功利能让人一时开心,但欲望无止境,即使钱财再多、地位再高,紧接着的是更多、更高的企求,总有一天会让你累趴下。许多人整天忙于场面,一辈子干着虚荣心驱动的活儿,却来不及做心里真正想做的事。这样的人生,从本质上走进了死胡同。而“急火攻心”、“刺刀见红”式的追求,或许可以出不少东西,但很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东西,也不会有真正的价值。我的书试图传递一种价值观:生而为人,应当将价值的实现与实现价值过程中的快乐统一起来,行于中道,实现生命的双赢。       

“我的书里没有‘打鸡血’的话”       

        澎湃新闻:谁都希望将人生的快乐与价值叠加起来,但快乐人生已经不易,还要实现价值,这对于大多数人是否现实?

        陈广胜:快乐其实不需要很高的门槛,每个人也都可以追求独特的价值,关键是需要心灵层面的逻辑再造。有句话很精辟:“当哭泣没鞋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还没有脚。”大病初愈、大难不死会让人倍感幸福,就是因为引入了新的参照系,与生病、受难相比,无病无灾就是福,难道不值得快乐?当然,快乐更有层次之别。停留在物欲层面的快乐,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建立在价值实现基础上的精神愉悦才长久。

        人生价值绝不是用金钱、地位来衡量的。人都喜欢富贵,富贵却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更不是价值的坐标尺。它们毕竟不具专属性,即使拥有,也只是暂时的,总有撒手的时候。真正的价值具有延续性,也许是一个人火化后留给社会的东西——除了骨灰,那就是你独特的生命创造。

        对普通人来说,这个要求是否太高?恰恰相反,它比纯粹、浮躁地追求功名利禄更为轻松、从容。人的一生好比爬山,登高固然是目标取向,却不是唯一取向。有时因山势陡峭,或者体力不支,我们再也走不动了,那就不妨停留。因为爬山本来就是一场体验,并不只为了登高。纵然最后只爬到半坡,假如比众人都多一些山间记忆,能够阐释不同寻常的登临感悟,并且用平和、舒畅的心情走这段山路,那就不虚此行。事实上,你的感悟就是一种独特性,爬山的过程已实现了快乐与价值的结合,那比只求赶路却稀里糊涂地登顶要有意义得多。

        澎湃新闻:书里的文章,成文最早的是《舍得心》,但放在篇首的是《平常心》——这是在与“成功学”区隔吗?

        陈广胜:这本书与“成功学”、“心灵鸡汤”最大的不同,就是不钻成功的“牛角尖”、不为成功而成功。假如将成功视作结果、实物化为功名利禄,那它永远是不可控的,不是你想打拚就能得到的。但人生的进取方向有两种:对外在世界的拓展,对内在世界的提升。如果说前者要机缘,受制于“偶然”;后者则取决于内心,只要坚持自我锤炼,就会有长进,也就是自我超越的成功。

        因此,我们需注重职业与事业的定位,不能光为了活给别人看。假如自己选择的事是真心想做的,就会有使命感和乐趣。这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追求的过程就有意义,自然就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耐心。当实现了心灵的超越,我们对那些狭窄的成败将更多一些坦然,更会按照自身的禀赋进行生命内容的组合,这不正是做人的成功?所以,书里没有“打鸡血”、“打强心针”的话,我希望更像是几味久经煎制的良药。       

“‘心灵’看似很虚,其实跟谁都贴着”       

        澎湃新闻:印象中,现任官员写书,或者是对于工作范围、管理领域的经验总结、理论梳理;或者属于个人的审美活动,比如诗文集。但你的这本书,既无关工作,也不完全是一己的消遣。更特别的是,还是有关“心灵建设”的。你设想的读者群是怎样的?

        陈广胜:这些文字与我的日常工作搭不上边,也跟我过去攻读并从事研究的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相距较远。但心灵的东西看似很虚,其实跟谁都贴着,并且决定着人的取向。所以,单纯从书的角度,完全应该淡化我的官员身份。说到目标读者,我想任何群体、任何年龄段都会有心灵层面的问题。这本书是通俗、浅显的,除了受限于本人的水平,我也不愿作学究式的理论推导。不过,有人生阅历的读者可能更容易产生共鸣。

        澎湃新闻:俗话说“侯门似海”,你现在的岗位更是身处要津,需要协调上下左右关系,也要处理诸多事务。而你书写的对象——心灵,又是人的底层平台,是如此“空灵”。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写这些文字,“时间”和“静气”二者缺一不可。理查德·克莱恩写《香烟——一个人类痼习的文化研究》,写完把抽了几十年的烟戒了。你在写书过程中得到了什么?

        陈广胜:机缘是个“匹配”问题,时间是个“组合”问题。作为一名公职人员,首先必须履行好岗位职责。工作是硬任务,我从没有懈怠过,但人总有业余生活,少些应酬,就多了自主的空间。叔本华说:“闲暇是人生的精华。”只有闲暇,才使人得以把握、支配自身。用业余时间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那不算是一件苦差事。而且,多年来我已习惯了高强度的工作,急就章写公文也是常事。每月一两篇博文,并不占用太多的时间。

        “心系列”文章,我其实是写给自己的。让自己静心、安心,我认为是最要紧、也最实惠的一件大事。这30篇文章,每写一篇,我都对自己的内心梳理了一遍。将自己的心安顿好了,这是极大的收获。写文章与做人、做事,都需要静。静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消极避世。《礼记·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千年传承的智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