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国家发改委频频加码基建

澎湃新闻记者 陶宁宁
2014-11-26 15:06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表示,今年全年可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人民币、投产新线里程7000公里的目标任务;而且,国家发改委还在继续推进一批国家干线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

        央行三年来首度降息之际,“定向调控”何去何从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就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成为观察调控风向的重要窗口。

        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当天在会上说,今年全年可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人民币、投产新线里程7000公里的目标任务;而且,国家发改委还在继续推进一批国家干线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

        此前一天,国家发改委再批4条铁路建设项目,总投资662.4亿元。至此,10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共分六批集中批复铁路等基建投资项目,目前累计投资额度已经超过9000亿元。铁路投资无疑已是定向调控的首要抓手。

        费志荣透露,截至10月底,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5900亿元,占年度计划74%;其中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530亿元,占年度计划76%。已投产新线里程2226公里,占年度计划32%。这意味着,最后两个月铁路将有大量投资上马。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年,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38亿元,投产铁路新线5586公里,其中高铁1672公里。2014年投产的铁路新线将比去年增加约四分之一。

        不仅仅是铁路投资。今年初,国家发改委敲定了“7大工程包”,分别是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健康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

        11月26日的会上,这些工程包的推进情况也得以披露。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称,重大工程包主要是解决“投什么”的问题,而11月26日发布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则是要解决“谁来投”、“怎么投”的问题。

        据费志荣介绍,交通工程包主要选择了对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等具有重要意义,且今明两年可以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其中,包括中西部铁路项目45个、公路项目71个、内河高等级航道项目43个、机场项目19个、城际铁路项目25个,一共是203个项目。

        费志荣说,截至11月初,今年计划开工的93个项目中,目前38个已经开工,24个正在进行施工的招标,21个正在开展初步设计。“这些项目今年内都可以开工,已经开工和即将开工的项目比例达到89%。还有10个项目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具备条件后进行审批核准。”

        此外,11月26日的发布会还透露,目前中国粮食仓容的缺口较大,粮食收储设施较为老化,估计2000多亿斤,既大约40%的粮食储存设施是危老仓库。今明两年,中国将建设粮食仓储设施1000亿斤,并把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列入了国家重点工程。

        市场旧话重提。高盛私人财富管理中国区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说,根据去年的数据,投资占GDP的比重是47.8%,无论是横向和纵向比分析,都过高。

        横向,跟其他国家相比。过去韩国和日本的投资占比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以前最高达到过40%,而中国47.8%的水平要远远超过他们历史最高值。韩国和日本是过去的记录保持着者,现在中国刷新了他们。

        纵向,和中国过去比。中国曾经投资在GDP中占比最高的时候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达到了42.8%,而现在已经升到了47.8%。因此,目前中国经济有必要进行结构调整,以降低投资率的水平。 

        11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国家发改委的徐策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王元进行的研究称,2009年和2013年,“无效投资”均占到中国经济总投资的近一半,5年间政府刺激措施和亢奋建设活动造成6.8万亿美元的投资浪费

        从国家发改委敲定的“7大工程包”来看,结构调整显然在政策考量范围内。

        值得关注的是,今日市场传出消息,按惯例,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12月中上旬召开。届时,中国经济调控政策势必定调。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