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是“同志”还是“直男”,基因说了算?

澎湃新闻记者 张喆
2014-11-27 07:3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1993年,美国遗传学家迪恩·哈默(Dean Hamer)首次提出“同性恋基因”(gay gene)理论,引发全球关注。

        性取向到底是先天基因决定的,还是后天环境影响?

        多年来,人们从生物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等角度,对生物界中存在的同性恋现象开展调查和研究。

        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一些从事生物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学者,开始探索基因与性取向的关系。

        阿兰·桑德尔斯博士(Alan R. Sanders)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埃文斯敦医院(Evanston Hospital)西北研究所(NorthShore Research Institute)的学者。西北研究所在基因研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桑德尔斯教授是该所行为遗传学(Behavior Genetics)研究的负责人。他领导的小组一直在就基因与同性恋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该团队根据对409对同性恋兄弟及其异性恋家属的血液研究,得出最新研究成果:在人类的X染色体与第8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性恋遗传信息。桑德尔斯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他宣称,研究报告“大大削弱了所谓‘性取向是可以选择’的论调。”

        桑德尔斯的研究报告,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新鲜,早在1993年,美国遗传学家迪恩·哈默(Dean Hamer)就首次提出了“同性恋基因”(gay gene)理论,即人类性取向受基因影响,他认为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母亲遗传。该理论引发全球关注。当时,哈默等人调查了40名男性同性恋者,经他们同意提取其细胞做基因检测。他们发现,这40人中,有30多人X染色体中具有相同的Xq28基因,因此认定Xq28基因可能控制着男性同性恋行为和趋向。

        不过多年来,美国恐同(homophobia)人士一直对哈默的研究加以谴责。而桑德尔斯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许证明哈默的说法是对的,而且他们还扩展了哈默的学说,即不止X染色体上存在“同性恋基因”。还有一点,桑德尔斯的样本人数也比哈默当年大大增加了。

        2014年6月5日,《华盛顿邮报》对西北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文章采访了该所一位参与研究的迈克尔·贝利(Michael Bailey),他说,“性取向与后天选择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性取向可能受基因控制,我们已经有证据可以证明,有两组基因会影响男性的性取向。”但在那篇文章中,贝利并未把话说死,他又说,“基因的作用不完全是决定性的,肯定还有一些环境因素。”

        荷兰神经学专家迪克·斯瓦布(Dick F. Swaab)曾撰文指出,女性在怀孕期间的行为或所处环境,对孩子天生是双性恋或同性恋者的几率有一定影响。

        关于性取向先天还是后天的争论,目前远未到终结的时候。即便是桑德尔斯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今也面临正反两面影响。

        先说消极面,假设真的存在“同性恋基因”,并且该基因决定了一个人是“同志”(gay)还是“直人”(straight),那么抛开那些持抵触态度的保守人士不提,另外一些保守人士在接受“同性恋基因”的同时,也开始对一些“同性恋基因”研究项目进行资助,其出发点是将“同性恋基因”视为“基因缺陷”,他们试图通过“基因药物”或“基因治疗”的方式,彻底解决性取向给他们带来的“烦恼”。

        不过,从积极面来说,“同性恋基因”会给那些挣扎在性取向认同的人们带来哪怕是心理上的宽慰,让他们明白自己与异性恋一样,没有什么不正常。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