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发生“弑君三十六”的惨剧?

张经纬
2015-01-05 15:2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空降“周”、“郑”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第一个重要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平王东迁将近五十年后。当然,前戏的铺垫要稍微久一些,郑国第一位君主郑桓公王子多父是周幽王的叔父,周宣王的异母兄弟。公元前818年,宣王短暂居住过成周洛邑,然后就把王子多父派往洛邑,后来还把郑国封给了他。所以郑国不像陈国、宋国那样,是古老国家的后裔,也不像齐国、鲁国那样是周文王、武王时就有的封国。从东周的角度看,郑国很年轻。郑国最初的封地据说是陕西渭水中游,在“平王东迁”同时,迁到了洛邑以东的荥阳一带,这里原本是东虢国和郐国的地域。按《国语•郑语》的说法,郑国“以周难役之故”、“以成周之众”凭武力取了二邑。当然,从周宣王派遣郑桓公早先经营洛邑来看,周人对自己的退路,不是没有准备的,这个地址和路线也早就预设好了。

        不管怎样,周平王在东迁时,是由郑国充作先锋,直插黄淮平原。同时,周王携带西虢国一起东迁,让西虢扼守河南陕县(三门峡),防止渭河平原的犬戎、西戎继续尾随。由于郑国基本上占据了过去的东虢国位置,也可以这么说,基本上是东(郑)、西虢国共同夹卫周王室于南嵩山、北黄河之间的安全位置,郑国和虢国君主都在周王室中担任辅弼重任。

        那么问题出现了,西虢国、成周、郑国现在的位置,原先只有东虢和郐国这样的小国。东虢的北面隔着黄河到太行山都是卫国的土地,这是周公旦的弟弟康叔的封国。郐国东边是宋国,这是商朝后裔的国家,宋国东边就是鲁国和齐国(意思是,周公和康叔把宋国夹在中间)。东虢国南面的蔡国是过去商人“三监”之一蔡叔的国家,也是周公弟弟的封国。东南面是淮水上的陈国,是个不大不小的古国。虽说这四个国家之间总有些虚虚实实的空地,对于东虢这样无欲无求的小国也就罢了,但现在一下东来了三个超级大国,显然是不够的。

        尤其是对于周天子的肱股郑国来说,虢、郐的寸土明显与其大国地位不相吻合。年轻的郑国控制着“成周之众”,又夹缝在卫国、宋国、蔡国和陈国的腰腹之间,别国的封地是数百年前就已基本稳定的。周王自己的土地也不够,郑国只有靠自己,这就是《左传》第一个故事的背景。

郑国与周边国家格局图

被弑的君主们

        第一代郑伯桓公和幽王一起在镐京死于犬戎之难,第二代郑伯武公护送平王到了洛邑。郑国在“公侯伯子男”的爵位上是最高的,但《左传》认为他在道义上缺乏表率作用,就给他降了两级,表示鄙视,这被称作“春秋笔法”。郑武公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寤生、大叔段,后来寤生即位为郑庄公,这是第三代郑伯。庄公的弟弟大叔段谋反(故事里涉及到两人的母亲武姜喜欢大叔,所以支持大叔反对寤生),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庄公。郑庄公在鄢地击败了大叔段,后者逃亡到黄河以北卫国境内的共地,于是被称为“共叔段”,整个事情就叫“郑伯克段于鄢”。故事还有一个插曲,因为母亲支持主张分裂的弟弟,庄公发誓与母亲“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在大夫颖考叔的建议下,挖了一条能渗出地下水的隧道,就和武姜重见了,后来变成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

郑伯克段的插曲

        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再后来,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去卫国讨救兵,“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但郑国不甘心被卫国所败,于是又“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左传》没有记录这一仗的结果,在王师、虢师的威加之下,卫国应该是没有太大胜算的,郑国在卫国的南部可能拓地不少。

        当时卫国君主是卫桓公,桓公有个异母兄弟州吁流亡在外,曾与共叔段结盟。他在郑国“伐卫南鄙”之后杀死了卫桓公,自立为卫君。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州吁杀卫桓公,是第一例成功弑君的个案。州吁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为两年前郑国伐卫的事情,联合“宋公、陈侯、蔡侯”共同伐郑,在郑国的东门外围了五天而还。这年秋天,州吁又率上述诸侯讨伐郑国,这次成绩稍微好一点,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割了郑国的谷子就回来了。

“大义灭亲”的由来:石碏杀子及州吁

        州吁两次讨伐郑国,既可以说是为了卫国本身,从长远说,也算是替共叔段父子出气。但州吁为朋友出力太过卖命,搞得卫国不得安宁,国内重臣石碏趁他去陈国时,把他杀了,另立新君卫宣公,州吁连谥号也没一个。后面的故事还很长,一年后郑国又去卫国寻仇,这次卫国从其东北面拉来燕国的军队助战,但被郑国打败。之后郑国又和宋国、陈国打过,都打了胜仗,每次都用了王师。直到前715年,在齐国的主持下,郑国和卫国终于讲和。“郑伯克段于鄢”这一事件引发的结果告一段落,郑国也不是全部获胜,因为他们一直免费动用“王师”打仗,让周王很不高兴,决定取消郑庄公辅佐王室的资格,也间接停用他对“王师”的使用权,这是后话。

        左丘明不愧是古典写作的高手,用一个故事就点出了春秋的主线,套用《诗经•大东》中的句子:“大东小东,都在往东。”周王带领郑国向东迁移到了黄河中游,王室有成周洛邑可以住下,但郑国需要自己来找地盘。首先,周代讲究分封,过去地方广大,文王、武王的儿子们都有封地,后来诸王封国不够,封地还是有的,比如郑作为厉王之子,宣王兄弟就有封地,加上郑桓公自己努力,还有国于成周以东。但郑国本来就不大,庄公分给大叔一半,就实力减半,所以庄公不愿和大叔分享国土,“郑伯克段”实际反映了春秋初期郑国狭小的状况。

        这样,郑国要拓地,自然就要向与其相邻的卫、宋、陈、蔡损地,这几个国家肯定不情愿。一方面接纳与郑有隙的共叔段父子,试图分裂、削弱郑国,打击其拓地企图。另一方面,又组织起四国联军,主动攻打郑国,从卫国“伐郑,取廪延”来看,各国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拿回被郑占据的土地,维持西周末年的旧疆。

        但这架不住郑国操纵王师,代天子主征伐,此时周就是郑,郑就是周。周天子已经东迁,要让郑国把占据的土地退还给四国,是不可能了。

大东小东,都在往东

        周人东迁的影响,以多个层面施加到了太行山以东,黄河下游平原人群的身上。卫桓公组织了对郑国的抵抗,这需要卫地的“国人”提供战争所需的补给和徭役支持,于是不愿为此拼命的国人支持流亡的州吁杀死桓公。而州吁同样主张对郑作战,《左传》称他“未能和其民”就是这个意思。这和西周厉王遭遇“国人暴动”的情况非常相似。

        郑国导致的诸侯国变动不限于卫国,同样发生在宋国身上,和卫国一起进攻郑国的是宋殇公。为殇公主战的是司马孔父嘉,宋国太宰华督先杀孔父嘉,后杀殇公,然后迎回了受郑国支持的公子冯为宋庄公。虽然左丘明给华督弑君按上的罪名是,贪图孔父嘉妻子的美色——当然,《左传》的特色之一,是给大部分诸侯国内的结构性变化,都按上了放纵性欲的解释——但从与卫国发生的相似结果来看,倏然东扩的郑国,让猝不及防的宋国民众,将好战、滥征的罪责都推到了君主的身上,让宋殇公成为“春秋三十六弑”之三。

        孔父嘉有一个幼子,名叫木金父,与家人逃命到鲁国,他是鲁国人孔子的六世祖。从宋国到鲁国,这是一条沿着黄河继续向东的路线。

        郑国的东进造成了卫、宋、陈、蔡等国的政局波动(后来的陈厉公也是郑国所立),而郑国的优势在于“王师”。前707年,由于“郑伯不朝”,周王和郑国开战,深层原因还可能在于郑伯擅用王师,必然加剧了周王畿“国人”的负担。虽然郑国大将祝聃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取得此役的胜利,但郑国再也没有机会使用王师了。很快,在宋国背地支持下,郑国的两位公子——公子忽(郑昭公)和公子突(郑厉公),竞逐郑庄公留下的位置,郑国东扩的势头就此偃息。许多年后,郑昭公难逃被弑的命运,已经数不清他排行第几了。

        倒是黄淮平原的诸侯国开始习惯了君主被弑与公子争位的刺激剧情。在郑国突然“空降”到黄河下游的时候,与其接壤的卫、宋、陈、蔡诸国不让寸土,首先组织抵抗,但战争立即加重了国民的负担,民众将其归咎于诸侯,这种外部压力下,诸侯国内脆弱的关系,是大部分诸侯被弑的主因。在郑国的威慑下即位的继承者通常要“服软”一些,他们通常都选择牺牲土地换取和平的策略,以维持政局的稳定。然而,失之西域,收之东隅,当宋、陈等国位于西部的领土受郑国削弱时,他们更东面外围的小国,就难免受到大国政治的牺牲,比如邾、纪等鲁东小邑。

        与这些过程保持一致的是,诸侯国内弑君内战中的牺牲者一方,也选择到相对更安全的国度定居,比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一族,就因此流入了鲁国。而在陈国内乱中逃亡的陈厉公次子公子完,则进入齐国避难,这位后来改名“田完”的陈国公子,就是日后“田氏代齐”故事主角的祖先。无论是孔父嘉还是田完家族的迁移路线,都无独有偶地和周、郑迁移的方向保持一致:周、郑向东,宋、陈亦东。

        另一方面,领土战争威胁下的诸侯纷纷拉起盟友,将原本无涉的国家拉入这场“压力传递”的“爆炸试验”中来。卫国向燕国求助,宋国和陈国向更东部的鲁国、齐国引援,而蔡国则将要拉开楚国的登场。当然,将要被弑的诸侯们,差不多还有三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