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郑州水管不“认”丹江水:配黄河水、加氯防“水土不服”

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发自河南郑州
2014-12-13 06:53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刚开始我们也吓了一跳。”10月30日,河南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水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涛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

        2011年7月,水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挖出、截取四根长1米、直径10厘米的郑州自来水供水管道,做成模型,带到湖北省丹江口市,用丹江口水库的水进行试验。

        “水发黄,铁含量超标三、四倍。”李涛说,70多天后,从管道里流出的水才达标。这名“老自来水人”直言“很震撼”。

        问题的根源,是“水土不服”——郑州自来水的水源黄河水,和丹江口水的化学稳定性相差一倍。输入丹江口水,使原本已经适应黄河水、达到稳定状态的管道内水垢溶解析出,形成新污染“黄水”。

        “现在看,那次试验并不科学,因为试验模型过小,结果被放大。”李涛说,虽然如此,如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后,沿线城市在水源切换时出现“黄水”,“责任绝不是一个自来水公司(能)承担的,南水北调(工程)会显得比较失败”。 

2014年10月30日,南水北调输水管道与郑州刘湾水厂对接中。CFP 资料

        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总长1432公里。一渠清流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在郑州穿过黄河后,一路北上京津。

        根据规划,它将向141个县级以上城市供水,多年平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总水量的六分之一。其中,喝了43年黄河水的郑州,分配水量5.4亿立方米,惠及800多万市民。

        “北方的水被诟病很多,丹江口水质优良,比黄河水高好几个级别,市民期待很高。但想安全喝上丹江口水,要过不少技术关。”李涛说,除制水工艺外,主要是水源切换时的管道适应问题,郑州等将喝丹江口水解渴的城市,具体情况不同,但均面临这个问题。

        澎湃新闻注意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易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提到“水土不服”问题,“且不说南方的水到达北方,即使是河北四库的水送到北京也会出现这一问题”,并表示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

        李涛透露,数年前,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个受水区,均开展相关试验,旨在寻找解决方案。这才出现文章开头一幕。

        公开报道显示,2010年12月31日,“河南省城乡饮用水安全与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举行,中心将开展国家重大水专项——“南水北调受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

        10月30日,澎湃新闻看到水研究中心搭建的试验管网模型。试验负责人周全说,该模型是为验证此前多次试验的结论,即配比黄河水、加氯这两种方式,能有效抑制水源切换时管道内水垢溶解析出。试验是年中进行的,为期两个月,已经做完。

        搭建模型的管道,都是从郑州自来水供水管网中挖出来的,最老的有22年历史,近的也有15年,主要是灰口铸铁管,还有后来推广的球墨铸铁管(注:有水泥砂浆内衬)、塑料管。

        “问题集中在灰口铸铁管,此类管道占郑州城区自来水供水管网的15%,多在老城区。”李涛说,因为涉及开挖道路等,改造困难。

        据周全介绍,经模型验证,将丹江口水和黄河水以1:3的比例配比,同时加氯,出水水质达标。至于水色,“装在大白色水盆里,隐约能看到一点点泛黄,但几天就好了”。

        “我们的目的,就是抑制水源切换时水垢溶解析出的速度,使其变得缓慢,没有那么剧烈,让人受不了。”周全解释说。

        配黄河水还有其它考虑。其一是让黄河水供应管网处于“热备”状态。因为丹江口水的供应周期并不连续,可能受汛期等影响。如果黄河水供应管网停一个月、半个月,水泵、渠道可能出现问题。其二涉及制水工艺。丹江口水低温、低浊,处理沉淀过程中,沉淀效果很差。有些西方国家,水质非常好的话,处理时还要加沙子。

        周全说,因为水源会来回切换,配比使用,然后慢慢调整,有利于管道适应这种情况,并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今年32岁的周全,2010年到水研究中心工作。在他看来,做这项研究“辛苦但有意义”。

        水研究中心曾选择一老小区内一段110米长、直径10厘米的灰口铸铁管进行丹江口水加氯原位试验——修建水箱、泵站,通过调节水泵实现正常自来水在管道中停留的时间,每隔四小时抽样、检测。

        运水车送来丹江口水,但因道路太窄无法进入小区。每天,周全等三名研究人员就三班倒,每班两人,将水装进25升的塑料桶,然后步行百米拎到水箱边,再倒进去。每天用水量约4吨。

        “两个月干下来,累得不行。”周全笑着说,身为郑州人,想到郑州即将喝上丹江口水,心里还是挺激动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郑州境内共设置7座分水门,分别向新郑市(县级市)、航空港区、中牟县、郑州城区、荥阳市(县级市)和上街区供水,受水水厂10座。正式通水后,郑州城区除东周水厂依旧使用黄河侧渗水外,另四座水厂都将使用丹江口水。

        “我们的计划是,正式通水后,先用为南水北调配套建设的刘湾水厂做试验。”李涛表示,从技术准备上说,郑州已经准备得非常充分。水源切换,也将遵循先易后难、先城市外围再中间的思路,并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最终形成指导意见给河南其它受水城市。

        “可能将来水质稳定需要一个周期。”李涛说,因为已经做过高危风险区域评测,出现大面积、系统问题的可能性很低。但他不忘打预防针:“万一出现‘黄水’,用户不用恐慌,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到时把水放掉,等管道适应就好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