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1年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仪式有哪些变化?

澎湃新闻记者 龚菲
2014-12-13 10:50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2014年12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一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CFP 图

        开创集体记忆理论的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曾说过:“了解过去,主要应通过象征符号、仪式研究以及史志和传记。”可见,只有通过某种仪式,才可以清楚地引导人们强化某些记忆。

        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从1994年起,南京市政府便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称纪念馆)举行公祭仪式,至今已有21年。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悼念在那场战争中遇难的同胞。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发现,21年来,每一年公祭的规格和人数都会发生变化,直到今年“12·13”上升为国家公祭日后,公祭的规格达到最高等级——习近平、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参加了此次公祭活动。

2014年11月16日,江苏省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点亮长明火的祭场。 CFP 图

20年前只举行过一次悼念仪式      

        纪念馆自1985年建成开放至1994年,南京市政府仅于1987年在纪念馆举行过悼念仪式,这一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遇难50周年。在这之前,发生了1986年“日本教科书事件”,紧接着,又发生了1987年“光华寥事件”,在这两件事的双重影响下,纪念馆第一次在1987年的12月13日举行了仪式。当天,参加仪式的有南京各界人士400余人。从这之后,悼念仪式再也没有固定地举行过。

        据朱成山介绍,1994年8月,他和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首次访日,正好碰上每年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日。他当时听说8月9日日本国家领导人将到长崎参加原子弹爆炸公祭。在参观中,他受到了强大的刺激,感到深深的不平,“为何中国作为被侵略对象,受到了重大的破坏,同胞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做”。

        从日本回来后,朱成山就开始筹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公祭工作,就在当年的12月13日,南京首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悼念仪式举行了。南京市各界人士和驻宁部队官兵近千人,在江东门纪念馆举行隆重仪式,悼念在惨案中遇难的同胞。此后,南京市民建议每年都举行这样的仪式。

        据1995年11月2日第183期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报》记载,根据一些新四军老战士等各界人士的建议,“建议把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作为日占期间遇害同胞纪念日”,当天“纪念馆举行仪式”,并且“全市公共建筑一律下半旗”、“中午12时,电台、电视台击钟,工厂鸣笛1分钟”、“室内外人员起立致哀1分钟”。从这一年开始,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市都固定地举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的仪式。

        2002年,悼念仪式增加了“南京国际和平日集会”的内容,仪式的名称转变为“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仪式暨南京国际和平日集会”。仪式当天,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以及国外的一些友好团体的代表、友好人士、港台的爱国同胞3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当时,日本爱国华侨林同春、林伯耀,日本东铁路工会友好代表团,日本福冈县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美国北加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代表团以及建安大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代表均参加了悼念仪式。

2014年11月16日,江苏省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死难者档案。 CFP 图

1997年增加了唱《国歌》,2001年增加了拉响防空警报  

        1994年至今,在纪念馆举行的悼念仪式具体有哪些议程,21年来又有哪些变化呢?

        纪念馆祭奠广场上明确标示了仪式的议程一共有8项,即:(1)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宣布仪式开始;(3)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敬献花圈;(4)奏《安魂曲》、默哀、默哀毕;(5)代表讲话;(6)宣誓;(7)仪式结束。合影留念;(8)继续参观纪念馆。

        每年12月13日的仪式也基本是按照这个程序和内容进行,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又增加了一些程序,并且已经相对固定,主要有:(1)防空警报(2)领导讲话(3)市民代表宣读《南京和平宣言》(4)敬献花圈(5)撞响和平大钟。

        据了解,第一届悼念仪式中,主要有主持人讲话,敬献花圈,绕馆凭吊,参观史料陈列室。当时的仪式发言人为南京市历史学会顾问张允然,他在发言中说:“牢记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发展中日友好,维护世界和平。”1994年的12月13日,纪念馆于当天晚上还举办了“烛光祭奠”,南京市的医务工作者手捧蜡烛步入广场和墓地广场进行祭奠。

        南京师范大学的杨扬在其一篇名为《空间、仪式与社会记忆——以江东门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中心的考察》的硕士论文中指出,通过这些内容进行仪式的操演,将仪式的参与者迅速带入特定的悼念情境氛围,再现历史事件,过去的形象和知识得以再一次地回顾和传承,时间符号得到生动地建构和解读,集体记忆得到强化。

        在该论文中,还指出,事实上,在某些特殊的年份,悼念仪式还会增加特殊的内容,如199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当年的仪式增加了“为《狂雪》诗碑、祭奠墙揭幕,为史料陈列厅剪彩”的内容。

        据了解,在悼念仪式上增加唱《国歌》的环节是到1997年才开始。据《南京日报》报道,1997年12月13日,“与此同时,全市鸣笛3分钟”。从这一年开始,这两项内容均得到了延续。

        拉响防空警报以示后人的内容则是在2001年才开始。这一年,防空警报率先在纪念馆鸣起,全城100多台防空警报齐鸣,在南京的火车、轮船也同时鸣笛,警报在早上10点钟开始,分预先警报、紧急警报、解除警报三部分,至10点30分结束。这一议程也从2001年起持续至今。

1984年,纪念馆编史组领导成员合影,右一为杨正元。

人员构成变化:10年参加仪式的人数增加了20倍

        据了解,首个悼念仪式,有来自南京市机关、南京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遇难者家属及幸存者代表大约400余人参加。这一年的馆长为杨正元,也是纪念馆的第一任馆长。在纪念馆筹备期间,杨正元就启动了寻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行动。建馆初期,他和工作人员在南京寻找到1756位幸存者。2014年1月1日,第一位馆长去世。

        到了1994年,参加人数就近千人,随后两年,人数在500-600人之间。从1998年开始至2006年,参加人数均在2000-3000人左右。2007年是南京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也是纪念馆二期工程扩建竣工的一年,该工程是在旧馆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比原馆扩大近3倍、占地100多亩。

        据南京市政府介绍,2007年参加现场纪念活动人员有,大学生3000人,中学生4000人,小学生1000人,幸存者遇难者家属代表100人,抗战老战士代表10人,扩建工程建设者代表300人,陆海空武警指战员代表600人,总人数大约10000余人。其人数比首次参加仪式的人数增加了20倍。也是建馆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年。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杨扬在其论文中介绍,参与仪式的人员来自各个阶层,国内有省市政府领导人、民主党派代表,群众团体代表、解放军代表、学生代表、老战士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家属代表、专家学者等,他们都会固定地参加每一年的仪式。

2014年11月16日,江苏省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人民在幸存者人像墙前驻足观看。 CFP 图

        但在一些特殊的年份,参加人员也会发生变化。比如,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当时的仪式就有人员阶层的增加,比如,国家相关部门的代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以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中联部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负责同志出席了悼念仪式和集会。

        2002年开始,陆续有来自日本、美国、韩国的友好团体参加仪式,其中来自日本的东铁路工会代表团曾经多次参加仪式。他们说:在日本政界总有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为了与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作斗争,我们每年来南京参加悼念活动,就是要回国后把历史的真相告诉日本人民。”

        此外,在仪式中,讲话发言无疑是整个仪式中相当重要的环节。纵观从1987年至2006年,除了1998年,历年的仪式上都有人发言,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均为南京的领导人发言,如1994年是南京市长王武龙,1995年是南京市委书记、代市长王宏民,1996年是南京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胡序建,2002年是南京市长罗志军,其他年份的发言人则是江苏省级的负责人。

        (文中部分资料参考了张连红、孙宅巍主编的《南京大屠杀研究——历史与演说》一书的相关内容,特此鸣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