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林行止:西方人过圣诞,“春运”、“送礼”样样有

林行止
2014-12-26 20:03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笔者不是教徒,但写有关圣诞源起及其相关物事的应节文字,盖有年矣——整整四十五年前,便在《明报月刊》写英人过“圣诞”的习俗。这些年来,写过相关的题材不下十篇,而且每次都是读到新信息或有新感想才动笔……

        今年本来不打算再在这方面啰嗦,哪知12月13日《经济学人》有题目令人会心微笑的《真有趣》(Oh What Fun)短文,写庆祝圣诞节和圣诞老人,在中国已蔚成时流,不但商家对此充分利用,成都(没说明是官营还是民办)还决定于2016年开辟亚洲第一座“圣老公园”(Santa Park),把圣诞老人原生地芬兰的“圣老村”搬到中国。与小童同欢,这是不错的商业行为,笔者建议主办者应加进一些新玩意[可参考《圣诞物语》(R. Highfield:The Physics of Chistmas)]。

        与此同时,又见德国哥廷根大学(U. of Gottingen)“管理及经济发展欧洲研究中心”(CEGE)的同名学报11月号发表该校两名经济学者的论文:《乘雪撬论圣诞经济学》(Christmas Economics – A Sleigh Ride),以轻松的笔法,写仁慈独裁者圣诞老人和他的经济顾问团(CEA,成员包括所有在圣诞神话中出现的神仙精灵)讨论若干与圣诞挂钩、不少已成为“传统智慧”(conventional wisdom)的俗事。这两位德国学者引经据典,将之一一推翻,极具启发。“不得不写”——兹择与华人地区关系较“深”的,缕述如下。

圣诞年年过,股市“节前效应”不奏效了

        圣老年年通过烟囱环球送礼给有需要和没需要的儿童,开销不菲,出现财政危机;经顾团建议他在圣诞前一段时间购入股票,然后于放假前利用“节前效应”(Pre – holiday effect)抛售,大赚一笔,留为明年购礼物之用。这种“传统智慧”从人们憧憬普天同庆人心兴奋非理性亢奋入市抢高股价而来,然而,这种也许可称为“蛮荒时代遗物”的市况,西方股市不弹此调已久。圣老的首席智囊红鼻子驯鹿鲁杜夫(Ruddph the Red-nosed Reindeer,为圣老拉雪撬的带头鹿)亦不同意这样做。

        自从范玛(E. Fama,2013年经济学诺奖联合得主之一)于1970年提出“有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以来,“理性投资者”人人利用此现象上下其手,结果“节前效应”慢慢失效且消于无形。投资学者的研究显示,如今西方各地股市仍有“节前效应”的,仅新西兰股市而已,但相信很快便不再如此。无法利用“节前效应”捞一把,圣老只好“暗示”各家长“自备礼物”了!

圣诞节股市的“节前效应”慢慢消于无形。

国外也有“春运”:涨票价,不涨油价

        和内地的“春运”——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输情况相似,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于圣诞和复活节假期前,均有机票难求因此价格被炒高之象(巴士火车票价当然亦如此);“一票难求”,皆因旅人信守习俗,在这个全民假日赶回老家与亲人团聚而起。虽然航空公司加开班机,但硬件供应有限且机师不可能突增,等于机位供应增幅无法满足骤长的需求,在自由市场,便只有用价格来调节了。

        有趣的是,学者对假前多国汽油价格的调查,显示并无提价的情况,按照常理,这期间许多人“不分昼夜”驾车赶路回家,耗油多了,理应涨价的油价却涨不起来。学者对此似未提出有力解释,只好归因于加油站随处可见即汽油供应充足有以致之。

        圣老对机票价格趋升,耿耿于怀,以他了解消费者的额外支出皆因他而起;不过,汽油价格巍然不动,等于更多人受惠,又令他老人家稍为宽怀。

“割价求售”的假日经济学

        在一般人的想象和若干未做实证研究的经济学家笔下,由于互赠礼物及家庭团聚,圣诞前的购物潮必会推高各种“应节商品”的价格,哪知事实并不尽然。各式礼物的价格,节前也许稍高,但在佳节日近以至节后的日子,商家为免有过多存货(可以退回厂商但甚麻烦,由于费用大都由厂商负责,他们因此鼓励零售商大减价以减少退货),大都“割价求售”(圣诞节大减价是世界各地的常态),价格于是较前大降;平均而言,价格拉上补下等于不受节日的影响。

        至于家常食用杂物(groceries)价格,在假日期间则不升反跌!何以故?非常明显,假期消费量上升,零售商可大量进货,产生“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效益,即大宗进货有较高的折扣令成本下降,由于大多数消费者有比较价格的习惯,零售商被迫采取薄利多销之策……有关这方面的论述,由于绝大部分写于科网勃兴之前,许多已“不合时宜”,便不细说了。      

“黑色星期五”:西洋人照样扫货送礼

        疯狂购物期一般是指感恩节至圣诞日,这段从11月第四个星期四起计的购物季节,一共有26天至32天。

        购物季节的短长,对经济(这里仅指美国)的影响,是个长期为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当然,零售业者知道假期愈长愈妙,以消费者很少能抵抗广告及橱窗的诱惑,美国国家干货零售业协会(National Retail Dry goods Association)于1939年向国会游说延长购物假期,获罗斯福总统同意而国会于1941年通过定11月第四个星期四(传统是11月最后的星期四)感恩节为法定假期,这正是如今我们有时仍可于传媒上见称此启动购买礼物潮假日为“法兰士送礼日”(Franksgiving)的原因。按罗斯福的名字Franklin(D. Roosevelt),Franks为昵称。

恐怖的黑色星期五。

        经济学家大体同意购物季节较长对“去货”有利,意味着时间愈长会诱使更多人“买物”——假日每增一天,美国零售额增额外百分之零点七,数字看似无足轻重,实际上零售商因此要增加数以万计的售货员,这等于说,购物季节对就业有肯定性影响(Positive effect on employment)。

        不过,今年一来由于经济难言兴旺,在油价持续大幅下挫的市场环境下,难免令人对经济前景忧心忡忡,再加上一般受薪者实质收入不进反退的情况未见改善,难免令人对尽情花费有所保留;一来由于感恩节至圣诞日一共只有27天,是属于较短的购买季节,相关消费可能不太理想,因此近日有零售商提出“购物季节学加(拿大)德(国)”——加拿大的感恩节定于10月第二个星期一、德国的则为10月第一个星期日,拉阔了感恩节至圣诞节的距离,大大延长购买季节,不言而喻。

        必须指出的是,西洋风俗,一年购物集中在感恩节至圣诞节间的二三十天,人们疯狂(甚至不惜先使未来不一定有的钱)购物,送长辈、小辈、同事和自用;和我国一样,西洋人也讲究礼尚往来,交换礼物大大刺激零售业的营销额,这亦是感恩节翌日的星期五被称为“黑色星期五”的原因——据说,零售业一年三百多天均录得赤字,只有感恩节一到,购物狂潮来袭,赤字马上变为黑字(即公司从亏转盈)。这当然是不精确但大多数视为理所当然的说法。

 “槲寄生下之吻”:英国特有风俗是怎么来的?

        《乘雪撬论圣诞经济学》有“槲寄生和酒——假日酒料的消耗”(Mistletoe and Wine-Alcohol Consumption Drring the Holidays)一节,但内文只字不提槲寄生,真是奇哉怪也!

        槲寄生是一种毫不起眼的植物,却是圣诞节装饰不可无之物,整整四十五年前笔者那篇写英人过圣诞的略记此物拙文,本来以为年久无法寻觅,哪知收在天地版的《闲在心上》(2001年初版)。兹录有关那一小节:“槲寄生更是神奇的攀藤类植物,最常见于苹果树上,英人相信它有避雷去邪之功,且能治神经过敏和牙痛等等,堪称妙用无穷。但可能亦因此有与上帝争雄之嫌,至今仍不准带进教堂。最妙不可言的还是,你可吻任何站在槲寄生绿叶下的女性,那是英国独有的风俗,别说我们保守的东方人,以浪漫见称的北欧人最初也大吃一‘惊’。狄更斯在《匹克威克先生外传》中对‘槲寄生下之吻’有极生动幽默的描写。因为有这风俗,圣诞晚会上挂满槲寄生就是情理中事了。男生如果拒吻一名站在‘绿荫’下的少女,无疑会大大伤害女性的自尊心,一位少女写信给销数颇大的妇女杂志《她》,哭诉‘站在槲寄生下不曾被吻的遭遇’,引来众婆娘的同情,纷纷写信指责那小伙子的不是。”

槲寄生的“传说”源自北欧。

        这些年来,断续读了不少有关槲寄生的“传说”(笔者有追读写过物事新信息的“坏习惯”,费时失时,不足为法),当然有所得,比方说,男生“漠视”站于槲寄生下的女孩,令她自尊心受损;但如果此女拒绝男生求吻,后果似更严重,据源自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这位拒接受男生一吻的女孩,翌年肯定嫁不出去,不但如此,男生还会对她避之大吉,以她拒吻的后果可能是以“老处女”终老,即男生在她身上落嘴头、下工夫,都是白费,那意味着她没有追求者,其寂寞孤独,不难想见。

        槲寄生欧洲各地都有,唯英国特多,其中西省份窝斯特郡(Worcestershire)的Tenbury Wells镇有“槲寄生专卖市场”,全英(球)独有,该镇因有“英国槲寄生之都”的别称。至于其所以与少男少女恋爱挂钩,则纯粹因其为长青植物,所生白腊似的小果实,据说男生吃之顿生刚阳之气……不过,此说不仅并无科学证明,且因此果实可能有剧毒,绝不能轻尝。

        有关槲寄生下之吻的“典故”,据2012年12月19日Mentalfloss.com的“考证”,此传统源自北欧(按笔者旧文说“北欧人……大吃一惊”,真确性显然有待商榷);唯此类源自“神话”的传说,各地说法不同。神话短说,话说仙神世界中,有美男常于梦中被杀,告之乃母,后者担心爱子“梦境成真”,便四处求神问卜,并乞求诸神勿杀其子,独独未拜槲寄生之门,有妒忌美男者,以槲寄生的毒汁毒死美男;美男死后,乃母大恸,其眼泪滴在槲寄生上,遂成为白腊似的果实;“杀错良民”的槲寄生非常后悔,不仅立誓不再害人,还会吻任何经过其下的人……故事非常无稽,然而,几乎所有的神话传说都是如此。

西方世界的节日综合征:酗酒、暴食、死翘翘

        论文完全忘写槲寄生,对圣诞节与酒则说之颇详。据学者对芬兰、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地的“调查”,圣诞假期对酒类饮料的消耗均大增,这是狂欢的结果,亦为普世之家,不足为奇。以芬兰为例,酒类销量增百分之一,酒精中毒人数增百分之零点四;澳大利亚和苏格兰则发现期内因酗酒出事而赴(或被送)医院求诊人数急增……

        不仅饮酒出事率上扬,学者还发现“假日心脏病综合征”(Holiday Heart Syndrome)在圣诞假期间特别严重,这当然亦与饮过量的酒有关。

        饮(过量)酒害人,还见于圣诞假期内自杀人数上升,去年的数字便如此。不过,学者认为这是因为这段期间下午三四时天色已昏暗,令人易生忧郁之病,加上“天天与家人见面”(intense exposure to family),可能有相见欢相处难的感情困扰,兴“不如归去”之思而自寻短见。然而,不少实证说明大多研究都与去年的现象背驰,以英国为例,圣诞节期间自杀率不升反降,且非致命的自残活动亦较平日低。可知饮酒推高自杀率并无普世性!

圣诞大餐吃得多了,难免有肥胖之“疾”。

        不过,杀人(homicide)事件在美国则有所增加,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期内每天平均十万人有31.7人被杀,较非假期的27人高出约百分之十;那与12月份被杀人数较多的情况吻合。

        饮酒及亲情泛滥带来困扰之外,另一圣诞常象为肥胖,论文用了个题不惊人死不休式的题目谈论此事:“圣老堵塞我家的烟囱”,意谓圣老痴肥,中围过巨,塞在烟囱之中,不上不下,无法跌进屋里送礼物。画像中的圣老一律痴肥,以圣老出现的中世纪,肥嘟嘟是衣食丰足的幸福象征,但今天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大异,柴枝型的身材才合时流,无论如何,圣诞假期无所事事,圣诞大餐吃得多了,难免有肥胖之“疾”。

       一项2000年所作的研究显示,比假期前人们的体重平均增0.37公斤;由于未读原文,不知此平均数何来,但相信不可能是“全国性”。凭常识推断,猛吃狂饮不用上班,任何消化系统正常者都会增重,而专家提出在假期大部分瘦身食制皆行不通,以这段期间很少心旷神怡无忧无虑的人乐意以“流质食物”(liquid meal,最典型是由牛奶、酸奶及香蕉等搅混而成)过活!

        对于上述种种,酒不沾唇及生活俭朴(与其画像及讨小孩欢心几乎毫无例外体型痴肥的商场圣老的生活习尚不相称)的圣老无法理解,他对“为什么要在圣诞聚会中大吃大喝”大惑不解,亦对过量饮酒衍生的“外部不经济”(negative externality)茫茫然,他能做的只是不向酒徒之家送礼(老饕与否,不易判断)。长期而言,如果有关人等不是如凯恩斯所说死翘翘,酗酒暴食产生的负诱因,也许会生宏效,令人于假日的生活健康化。

送错礼=全损失?那么,送现金吧

        论文以相当篇幅讨论圣诞礼物的经济问题,所据是宾州大学华尔顿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华特福尔(J. Waldfogel)那本文本只有145页的袖珍精装书《史高治经济学》(Scroogenomics)。“众所周知”,史高治为狄更斯1843年名作《圣诞述异》的主角,放高利贷、贪婪孤寒,本书因此亦可译为《铁公鸡(或算死草)经济学》。

        这本小册子是从作者较早前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论文“圣诞节的全损失”(The Deadweight Loss of Christmas)普及化而成,按Deadweight loss为经济学术语,是指甲的亏损不能为乙之所得抵销所产生的损耗,举例而言,甲消耗的金钱落入乙的口袋,即甲之所失是乙之所得,此为甲的损失而非全损失;只有甲的金钱被火烧掉或“丢落咸水海”,在此过程中,金钱不见了且无人受惠,才可称为全损失。准此,华特福尔论证送礼衍生损失而无人得益,因此配称全损失。

        互相送礼已有悠久历史,而送礼包含浓厚温馨的亲情和感情成分,这些当非经济学所能阐释也不一定为经济学家所理解;撇除这些很难量化的人情因素,经济学家观察送礼行为,发现它造成惊人经济浪费。华特福尔不嫌烦琐,爬梳分析统计数据(23页至28页,其细腻处看得人头昏眼花),去除种种经常性开支,得出2007年美国人用于“假期(感恩、圣诞、元旦)消费”为660余亿美元,包括汽车、汽油及餐厅的总消费高达4750多亿美元。这即是说,期内消费者一共购买值660余亿的礼物,除极小部分自用,其余都作为“送礼”;在对他的学生作出连串实证调查后,华特福尔得出礼物的浪费率达三分之一。他的调查显示一件值百元的礼物,对受礼者来说,“作最乐观的估计”只值六七十元美元(论文的新数据“只值”三四十元),那意味着六百多亿礼品的“实际价格(不是价值)”在三四百亿美元水平,余的钱都被虚掷,是经济学家所称的“福利损耗”(Welfare loss)。

        换句话说,在“愿意付出”(willing to pay, WTP)和“乐于接受”(Willing to accept, WTA)之间,由于无法调协,金钱浪费十分骇人。当然,这么分析完全漠视“感情增值”因素,一般来说,送礼者都以浓情厚意送出礼物,可是,这件礼物既可能并非受礼者梦寐以求之物,亦可能受礼者早已有之,意味此物品的实际价值便大降。在现实生活上,由于真正信息难求,送礼者与受礼者互不了解导致“送错礼”的情况极之普遍,送礼遂造成重大经济浪费!华特福尔称“假期消费”为“摧毁价值的狂欢”(orgy of value destruction),虽有点夸张,其实十分正确。

        化解这种经常出现“不经济”情况的最佳途径,莫如送出没有指定用途的礼券或索性以现金(券)代之,但这样便很难带出温情更无法显示“爱心”而有点像“施舍”!家人与亲友以至上司和下属之间为免“经济全损失”放弃“礼相往来”而全部以现金(或礼券)“往来”,不单“大街”的生意可能萎缩,且无法为严寒天时的佳节带来一丝人间温暖,为了一点钱坏了普天同庆欢乐气氛中蕴涵的人情与爱意,除了事事讲求效益的人,相信很少人会认同!

互相送礼已有悠久历史,而送礼包含浓厚温馨的亲情和感情成分,这些当非经济学所能阐释也不一定为经济学家所理解。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