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答】人为什么爱接吻?

2015-01-09 18:28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问:人为什么爱接吻?

        答:爱人之间的接吻除去交流感情外,还传达了许多信息,并能引起各种与愉悦心境有关的激素水平变化。

        (周婧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硕士)

        关于接吻的研究很多,甚至有一门专门的学问——“接吻学”(philematology)。研究这门学问的人认为,在接吻时,双方交换了多种多样的激素和信息素,情侣之间的深吻其实是通过接触对方的各种化学信息,来判断彼此的身体能否“化学兼容”。而有66%的女性和59%的男性都认为,两人第一次接吻时如果感觉不好,绝对可能会闹分手。

        接吻时,人体内的化学激素会发生变化,与压力有关的激素——皮质醇水平会降低;增强亲密感的激素——催产素的分泌水平则会上升;接吻还会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它能使人产生欣快感,有人甚至精确计算出,一个甜蜜之吻相当于吃到25克巧克力。而且男人在接吻时更喜欢嘴巴张得较开的“湿吻”,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本能地把自己唾液中的雄性激素传递给女人,以便唤起她的欲望。

        人们喜欢接吻,还因为它具有检验双方情感的功效。接吻前后,情侣双方一般会在很短的距离内含情脉脉地对视片刻,而如果其中一人心里对他们的关系感到不自在,他将无法自然地凝视对方,而是会不由自主地移开目光或打断对方的注视。而且,接吻时两人的一系列小动作其实是一场无意识的对话——谁的口腔动作比较强势,谁张开嘴的时候不大情愿,谁只是张着嘴动也不动——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对于这段关系的感觉。

        此外,嘴唇的皮肤是全身最薄的,表面布满了神经末梢,具有丰富的感受性。而且在接吻的过程中,不仅味觉这种极少动用的感官被大大激发,对方所散发的气味也较平时更加浓烈。通过品尝到对方独一无二的滋味,以及不同于他人的气味,这个人在你脑海中铭刻下的印象会非同一般的深刻。这些都是人们喜爱接吻的原因。

        当然,接吻是需要技巧和练习的,也有许多情侣刚开始觉得亲吻没什么意思,但随着感情逐渐加深,就亲得欲罢不能了。

        

        问:漂白的豆芽会致癌吗?

        答:漂白豆芽用的化学物本身是可以用于处理食品的,不过它被用在豆芽上是不合法的,如果使用工业产品代替食品级产品的话,则可能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云无心 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北京黑作坊用工业化学物漂白豆芽”的调查。报道中称,黑心作坊用一种叫做“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的化学物来漂白豆芽,根据“专家介绍”,这种化学物“是一种强氧化剂,主要在纺织业、造纸业用作漂白剂,其与水接触后会释放大量的热和二氧化氢(原文如此。疑应为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长期食用连二亚硫酸钠漂白的豆芽,会损害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和肝脏,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并诱发癌变”。

        这种“化学物”,真的这么恐怖吗?

        按照报道提供的信息,我们不难找到这种物质的英文名称“sodium hydrosulfite”,以及它的其他译名,比如“低亚硫酸钠”。

        再去查一下《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会发现它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与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一样,作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使用。允许使用的食品有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干制蔬菜、果蔬汁、葡萄酒等二十几类。

        当然,说它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并不是说用这种物质来漂白豆芽的做法就是可以接受的。

        在目前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里并未允许这类添加剂用于新鲜蔬菜,因此把它们用于豆芽是违法的——这种违法不见得是有毒有害,而是“超范围使用”、“没有必要使用”。

        在没有必要使用的地方使用,目的一般是掩盖产品的劣质之处,这显然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相悖,所以不被允许。

        其次,这种“连二亚硫酸钠”也是用途很广的工业原料。要用于食品中,必须是符合食品标准的“食品级”产品。因为食品级产品的生产成本要高得多,而其作用成分跟工业产品却没有区别,所以经常会见到不法商贩使用工业级产品代替食品级产品。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风险。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中,这是需要重点监管的方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