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靠着纯手工PS技术,她为单调的年代留下了彩色的回忆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2015-01-10 09:02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编者按】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手机和美图软件完成一张“快餐式”的自拍照并迅速上传社交网络。

        但在那“单调”的年代里,我们的父母辈或是祖父母辈是如何完成他们的照片的?在他们的老相册中,那些眉眼间时代的风韵是怎么晕染,略有油画感的老照片又是如何有“腔调”的呢?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探访照片着色工艺,寻找老照片的“腔调”。

        吴明珠是一位普通的上海阿姨,但每每拿出她收藏的着色老照片、展示她的着色手艺时,总会被好奇的年轻人问起她和照片着色的历史:1963年16岁的吴明珠初中毕业考入上海商业学校摄影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照相馆工作,跟师傅学习着色技术,一直到1997年退休。当吴阿姨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打开话匣,照片着色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记忆都呈现在眼前。

20世纪80年代的结婚照,当时一张12寸照片(含放大)要9.99元,而工资大约是45块。

        【对话】

        澎湃新闻:您怎么会走上跟摄影有关系的路?

        吴明珠:初中毕业学堂要求拍毕业照,我跟两个女同学去淮海路上的百乐照相馆去拍。当时坐在照相机前头觉得奇怪了,哪能照相师傅后面还有一个人,还是一个女的,年纪也老轻,我就问伊了:“侬也会拍照?”。伊讲伊是商业学堂来实习的。后来这个人就是阿拉61届的孙跟娣(音)师姐。

        侬晓得伐,当时阿拉这种小姑娘老欢喜看照相馆橱窗里的电影明星照,就对这个感兴趣,后来,我们三个女同学都去考这个商业学校摄影专业,结果就我一个人考进去了。哈哈。

吴明珠照片着色的等级证书。
黑白照片借助着色技术有了油画般的色彩,着色技师除需要遵循基本的人物结构、空间原理外,还得表现出衣物的材质。
电影《阿Q正传》中阿Q的扮演者严顺开。

        澎湃新闻:你们需要学习那些技术?

        吴明珠:除了文化课必修之外,专业课是摄影、着色、暗房、整修(底片),最后一年分专业。我想想拍摄对一个小姑娘来讲也蛮吃力,暗房一天到晚不见天日,还要跟药水打交道,蛮苦的,整修呢,太枯燥,我就选择着色,不过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色彩。

首饰的光泽、衣服的花纹均为着色形成。
电影演员龚雪,当年的照相馆橱窗里,常常挂出当红演员的着色照片以彰显照相馆的实力,吸引人驻足。

        澎湃新闻:听说您除了着色明星照,在文革期间也着色过国家领导人的照片?

        吴明珠:大概在1967,68,69年,我记不太清爽了,上海在中苏友好大厦,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展览馆举办了一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的展览会,里面全部是毛泽东的巨幅照片,全部是黑白照片,包括毛主席那张大招手。经上海照相馆行业里抽调出来的师傅暗房放出来,贴到现场,再搭好木架子阿拉爬上去着色。当时一共选择阿拉这个行业靠20个骨干,花掉1年8个月,天天在那里做。

        阿拉爬上去着色毛主席照片,下面人看好位置,两个人配合一道来着色。一日到夜,整天爬上爬下,忙也忙煞了。

        那次跟着上海最好的着色师傅一道工作,对我技术提高蛮快的。

        澎湃新闻:这个展览会反响如何?

        吴明珠:结果展览会不了了之。我怀疑,当时是林彪出事体。

文革之后的结婚照。

        澎湃新闻:在您着色的照片中除了明星照还有大量的结婚照,感觉早期的结婚照用色更浓郁一些,人物更纯朴一些。

        吴明珠:文革之后,拍结婚照的人多起来,阿拉开始忙起来,从70年代末忙到80年代初,开始吃香。那个时候拍结婚照还不敢用婚纱,阿拉用白颜色呢子面料自己做新娘子婚纱,后来才开始用纱。着色方面将新娘子着的嫩一点,但是着色老农民不可能也着的嫩来兮,这要符合对方身份的呀。

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
沪剧表演艺术家邵滨孙

        澎湃新闻:您能介绍一下当时上海照相馆手工着色技术吗?

        吴明珠:上海各个照相馆着色技术不大一样。阿拉中国照相馆的着色速度比较快,因为阿拉师傅陈秉勤手脚快,伊本人原来是苏州美专画画的,所以,伊在这方面另有一功。等一下我给你看一张阿拉师傅着的“西班牙舞”,有点像油画但是又是照相,多赞啊,有笔触的。那时候有些修整底片本事大的老师傅,没眼睛的人可以帮侬刮一只出来。

        在我一辈里,有一个上海照相馆的叫吴冠春着色技师,也是女的,着了牢好牢好,就是后来失去联系了,可惜。

吴明珠的师傅陈秉勤着色作品“西班牙舞”,飞扬动感的裙摆显示出高超的技艺。

        澎湃新闻:着一张照片第一笔从哪儿下手?

        吴明珠:各人家勿不一样。画面中元素多就要多构思。人家着色用笔,我是用手指头来着色,手下去有份量,基本不用笔。我着一张照片差不多要一个钟头。

        第一步,我从嘴巴开始,先上水彩(不是油彩,不然颜色会浮起来)打底着嘴巴搽口红,接下来用棉花沾一点点调色油将整个照片涂一篇,再用清爽棉花再涂一篇,这一趟是为了涂均匀,随后,着人物背景、画面中道具、人物衣裳,最后是面孔、眼睛。

在照片着色中,为了不让红色浮起来,会用水彩打底。

        澎湃新闻:啥照片比较难着色,在没有看到被摄对象的情况下,你怎么去想像用色呢?

        吴明珠:差不多。老早人欢喜外穿羊毛衫,要着出羊毛衫上面的绒绒头比较难,还有织锦缎也蛮难的,要着出这种衣裳的质地、质感比较复杂一点。那张斯琴高娃照片就是着了织锦缎衣裳。

        着色有一个原则,整体考虑色彩的鲜艳度不能超过主体人物的脸部的颜色。

电视主持人陈燕华,她穿着的羊毛衫是比较难处理的材质。
斯琴高娃电影《雁南飞》剧照,她穿着的镶金织锦是着色的难点之一。

        澎湃新闻:您在着色过程中有没有特别好的作品或者失败的经历?

        吴明珠:啊,最满意我讲不出。我勿记得哪一年得全国人像摄影(摄影师为王杰)、着色二等奖,获奖这张照片是电影演员赵静,结果给上头拿去了,当时没人想到去着两张,侬晓得当时纸头(相纸)看得多牢呀。着色不可能失败,着不好可以揩掉的呀,用棉花沾汽油来揩掉。不会着色的人,颜色都上勿(不)上去。吴兆华(当时中国照相馆摄影师)讲我高调照片着的好。

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施鸿鄂夫妇,他们的歌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伴随着照片着色的年代。

        澎湃新闻:您什么时候开始觉得着色行业走下坡路了?

        吴明珠:我记得1986,87年着一张12寸照片(含放大)要9.99元,不便宜伐。这是特级价钿(价钱)。当时我的工资是42块。

        后期(大约1983年后)已经不做着色了,没啥生意了,我就去做培训、做制作部经理。跟我学着色的学生后来做营业员、做销售、做彩色放印和彩扩了。再后来,彩照普及生意越来越勿来塞(越来越差)了。

        澎湃新闻:随着数码化的普及,着色工艺在你们这一代就此失传你有啥感想?

        吴明珠:没办法的事体(事情)。

电影演员陈鸿梅
电影演员祝希娟

        澎湃新闻:您保留下来这批照片真是不容易,有价值,有心了。

        吴明珠:当时我要不是做培训,这点照片也不可能留到今朝(今天)。1997年我搬到浦东花木来住,搬家前头嚓忒(撕了)多少照片呀,我想人家照片不好随便掼忒(丢弃)的呀。

上海阿姨吴明珠,她的照片着色技术使得那些黑白照片重新焕发了彩色的光芒。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