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国暴恐袭击背后:恐怖分子正成为全球媒体审查官

澎湃新闻记者 司昶
2015-01-07 22:43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1月7日,法国讽刺性杂志《沙尔利周刊》总部遭到两名武装分子袭击,至少12人被打死。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该事件无疑是“恐怖袭击”。

        事发前两小时,该周刊在社交网站推特上用漫画形式揶揄了“伊斯兰国(ISIS)”领袖Abu Bakr al-Baghdadi。据信,这很可能是引发这一暴恐事件的导火索。

        公开资料显示,讽刺性杂志《沙尔利周刊》创刊于1969年。2011年《沙尔利周刊》在刊载一幅嘲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后,其在巴黎的办公室遭到燃烧弹的袭击。2012年9月,《沙尔利周刊》刊登了穆罕默德的裸体漫画,其网站随后遭到了黑客攻击。

暴恐事件前不久,该周刊的推特揶揄了“伊斯兰国(ISIS)”领袖Abu Bakr al-Baghdadi。

恐穆斯林与新法西斯

        这一事件可能刺激本来就已严重的法国极右情绪。

        巧合的是,就在1月7日,曾获龚古尔文学奖的新锐小说家胡艾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出版了题为《臣服》(Soumission)的新小说,在其中预言法国在2022年将全面伊斯兰化。书评人表示,这本书标志着极右势力出现在了法国最高文学中。但胡艾勒贝克本人6日在接受法国电视2台专访时表示,他的新作并不是在给极右势力献礼,他也绝不希望,2022年时,一个属于穆斯林的党派坐在爱丽舍宫的宝座上。

恰巧在《沙尔利周刊》暴恐事件当天出版的小说《臣服》中,作者预言法国在2022年将穆斯林化。

        法国拥有欧洲最大的穆斯林群体,近年来随着大量移民涌入,恐惧移民和少数族裔的情况也越发严重。YouTube的《沙尔利周刊》事件现场视频下面,有人评论道:这就是你们给穆斯林权利的后果!

        2012年10月,《费加罗报》公布了其委托IFOP所做的“伊斯兰在法国的形象”的调查结果:43%的受访者认为穆斯林社区的存在对法国的国家身份是种威胁,67%的受访者认为穆斯林完全没有或者没有很好融入法国社会,68%的受访者认为穆斯林拒绝融入法国社会,当受访者被要求选择三个词来描述伊斯兰教时,最常见的答案是:拒绝西方价值、狂热、顺从和暴力。

        伴随着法国社会的伊斯兰恐惧症,极右翼的民粹主义政党“国民阵线”越发得势。这一党派强调法国的民族主义,敌视移民和伊斯兰,反对全球化、反对欧盟。“国民阵线”的党魁玛琳娜·勒庞被人称为“法国最危险的女人”,她曾经激烈抨击过穆斯林群体,如“我觉得法国并不需要有清真寺的尖塔”,“在法国,人们不需要蒙面散步”,等等。

        事实上,伊斯兰恐惧症是在近二三十年一系列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有评论说,在让-玛丽·勒庞的引领下,国民阵线是“贱民之党”,对失业年轻人和无保障老年人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现在,他的女儿玛琳纳·勒庞将它带领出来,使之越来越接近主流地位,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就在前不久,法国的左派经济部长称,玛琳娜·勒庞几乎站到了“权力的门口”,这个“金句”马上成为许多报纸的头版头条。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法西斯”悄然崛起。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曾经指出,“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在相当一部分的法国主流选民看来,对于某些在二十年前被视作过于接近法西斯主义的政策表示认同没什么不可接受……”而“改头换面的新法西斯主义者近年来已开始在政府任职”。

        近日法国闹得很凶的“罗姆婴儿”事件就映射出这样的情况。罗姆人即所谓“波西米亚人”。巴黎南郊尚普朗市市长勒克莱尔因拒绝将一名夭折的罗姆婴儿葬在市立公墓,受到种族歧视的指责。勒克莱尔辩解称公墓“空地不多,要留给纳税人”。批评人士则相信勒克莱尔的拒绝决定是受反罗姆人情绪的驱使。

        在“法国伊斯兰化”的说法广泛流传的情况下,《沙尔利周刊》事件的发生,无疑将使法国国内政治愈发极化。

恐怖分子成全球媒体审查官?

        《沙尔利周刊》2008年就开始因对先知的讽刺遭到批判。据媒体报道,该杂志社和死者中的几位画家都是"68一代"最有名的几位代表,一直以言论自由为名坚持。2011年杂志社被炸过一次,堪称作死的节奏。

        有评论认为,在尊重宗教思想和言论之间做抉择是非常困难的。而恐怖分子用枪和暴力迫使大众媒体做出抉择。新年初的杂志社流血事件成为一种隐喻。

        此前《纽约时报》曾报道,今天的欧洲,已经几乎没人敢出版穆罕默德的卡通了,尽管还有一些其他宗教的卡通形象和隐喻。出版商做出这一选择不是为了不冒犯少数群体,而是出于恐惧。

        2004年,荷兰导演提奥·凡·高被一个年轻的穆斯林杀害,因为前者拍摄了纪录片反映针对穆斯林女性的暴力,被凶手视为对真主的冒犯。在荷兰一度造成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公民之间关系的紧张。而荷兰司法部长在事后暗示,如果荷兰有更严格的法律禁止拍摄这一类型的电影,也许这个导演就不会死了。

        就在不久前,因电影《刺杀金正恩》,黑客威胁并攻击了索尼公司。有人认为,恐怖分子正在变成全球最大媒体审查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