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武媚娘”其实是隋唐时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2015-01-08 10:5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武媚娘能看到线装书吗?称皇帝为“大家”合适吗?为什么武媚娘半夜溜到承庆殿是不可能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正在热播,如果将焦点从“切胸”挪到“历史真相”,还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        

        近日,媒体报道《武媚娘传奇》即将登陆台湾,原汁原味地展现波澜壮阔的大唐气象,众网友恍然:原来乳媚娘在路上。

        不过大陆观众也不必羡慕,坦诚相见哪比得上若隐若现,而焦点过于集中说不定反而让我们忽略很多有趣的问题。剧集播出近半,仔细看下来,创作人员也并非一味任性,颇多地方还是可以看出历史的痕迹,比如称皇帝为“大家”、羚羊角破金刚石等,但正因似是而非,才让人真假莫辨。

【称谓方面】

“武媚娘”本是当时流行歌曲名

        剧中第17集, 武则天以极为霸道的方式,破解了北漠院士出的“找出这片菊花中最美的一朵”奥数题后,又骑着马、口衔那朵菊花让唐太宗射了下来,在这场可以写进“古装剧脑洞大开史”的“菊花外交”上,很好地展现了大唐的综合国力,让太宗很开心,于是赐名“媚娘”。不要在意那朵未来女皇收入怀中的菊花命运,我们来看看“武媚娘”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回事。

        “武则天”之称,是根据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以及去帝号后的“则天大圣皇后”而来的,后人据此才有了“武则天”这个称呼(不要问为什么不叫武大圣),“四库全书”中只有如《山堂肆考》、《蜀中广记》等明代以后的文献中才有此叫法。而另一个大家熟知的名字是武曌,是临朝称制后自己取的,大概是嫌原来的名字不够炸天。曌字是女皇陛下自己造的,其他还有埊、囝等,一共12个,被等掉的打不出来,诸君自行脑补。

        那么在武曌之前,女皇陛下就是以“武媚娘”为名吗?两唐书中说的是,“既见帝,赐号武媚”。实际情况当然不会是看一下就赐了个“媚”字,中间省略多少个字,可以参考《武媚娘传奇》删减前后的情况作比较。

        所以说,太宗给武才人的名号是武媚,至于“武媚娘”则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如《乐府诗集》中有陈后主所作的《舞媚娘三首》,又如隋开皇(581-600)末年,太子杨勇宴会上,左庶子唐令则就唱了《武媚娘》。这首歌曲可能有些荤,所以被太子洗马李纲骂为“淫声”。但是老百姓就爱这些朴素直白的呐喊,所以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民间都在唱《武媚娘》神曲,似乎应了武媚之名,不久高宗就立已经是昭仪的武媚为皇后。

        在武则天被赐号武媚之前,肯定还有其他称呼,也就是原名,因为她有个姐妹叫做武顺,所以她爹不可能不给她起名字,而天天直呼二丫什么的,但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有学者根据当时对武则天的避讳原则,认为所讳“华”字可能是她的本名,或名字中的一个字。但如此同样有悖避讳原则,因为她爷爷叫武华。

称皇帝为“大家”合适吗?

        剧中宦官或嫔妃有时候会称唐太宗为“大家”,这是符合当时情况的。大家一词最早是指卿大夫之家,后来民间用于仆从对主人的称呼,渐而宫廷中也沿用了民间的叫法,但多为皇帝身边的亲近侍从或嫔妃所用,一般大臣这么叫就有点傲娇了。其实,在汉代就已经用“大家”来称呼皇帝了,如蔡邕《独断》中就有“天子自谓曰行在所……亲近侍从官称曰‘大家’。”

        在唐代,对于皇帝的日常口语称呼,正式的一般叫陛下、圣上,亲切随意点的叫大家、官家、圣人(宋代也是如此)。另外也有“主上”之称,但多是与第三人的对话中采用。至于皇上,只是书面用语,在唐代没人当面这么叫。

        民间俚俗称呼渗透到皇家宫廷除了“大家”“官家”外,还有很多。亲属之间,皇子见了皇帝严肃点的一般会叫“父亲”、“大人”。在唐代,“大人”作为当面的口头称呼语,只可以用来称呼父母,个别情况可以用来叫直系血亲尊长,但是绝不能用于称呼官员。有点乱是吧,别急,如果表示亲昵,扮演“皇家也是有血有肉,像普通家庭一样亲切温馨”的场景,就可以称呼皇帝爸爸为“耶耶”、“阿耶”,或者,呃,“哥哥”,就像玄宗管他爸睿宗叫“四哥”,太宗给儿子高宗信末署名自称“哥哥”,但是“哥哥”同时也可以用于称呼兄长。至于“父皇”、“母后”这俩词在唐代,从未做过称呼语出现。

        皇子见了母亲就比较简单,直接叫“母亲”或者由“娘”衍生出的“阿娘”、“娘娘”。皇子自称的时候,可以称“臣”或者“儿”,千万别合起来称“儿臣”,没这么用过,要不回话时就干脆说名字,“太子谋反,世民杀了”、“韦后谋反,隆基杀了”之类的。

        
剧中书信中“你说怀吾骨血”文字。        

        皇帝、太子、诸王平时说话也不像想象中那样,随时把“朕”、“孤王”、“寡人”什么的往身上招呼,非正式场合常用的和普通人一样,自称“我”、“吾”。“你”在当时也可以用了,所以剧中郑子章给宫人罗玉珊信中有“你说怀吾骨血”,可能编剧真做了功课,也可能瞎胡搞给碰上了。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奴婢、下属见到诸王时,一般会叫“大王”,“大”的发音您别笑,就是“戴”。另外,剧中高宗李治小名稚奴,可能让观众感觉到了不适,但当时确实如此。“奴”、“阿奴”系列,在隋唐,男女上下尊卑都可以用来作为自称,也可以应用到各个阶层人士的小名、闺名中,表示怜爱,当然也可以用来骂人。

【制度方面】

唐朝嫔妃级别是怎样的?

        在《武媚娘传奇》中,宦官称呼众才人时提到一个词——“御妻”,这是根据《礼记·昏义》中的说法:“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并将之比拟外朝管理机构,如此便可男主外,女主内,齐家治国,内外一体了。这种说法放到周朝自然不合适,不过是理想化的情况。但随着帝制皇朝以儒家的一套礼仪制度建构国家体系,《礼记》中的后宫制度也逐渐为各朝所照搬。

        秦朝正妻为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长使等名号。汉承秦制,并屡有增置,尤其是汉武帝,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汉元帝又设了昭仪,一共十四等。

        
汉代以后,后宫嫔妃设置多与外朝官比对。        

        其后历朝又有增设,如贵嫔、夫人、贵人、淑妃、淑媛等,人数也越来越多。唐代初期,沿袭隋朝规制,皇后以下是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世妇二十七员(包括婕妤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以及女御八十一员(包括宝林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另外还有六尚(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六司、六典等女官,逐渐管理公众事务,也都是皇帝的姬妾。

        虽然这么规定,但是并不是一定要都有。唐太宗时期,三夫人中的贵妃和德妃当时就空着,贤妃要到高宗时才有名目,所以剧中的韦贵妃、殷德妃、刘贤妃都是为了宫斗而引进的,不然一个杨淑妃自己斗起来也没多大意思。而武则天在李世民期间一直都只是个小才人,远不及被升为婕妤、充容的徐惠受到宠爱,徐惠死后被高宗追封为贤妃。

为什么武媚娘半夜溜到承庆殿不可能?

        电视剧第二集武则天半夜溜到承庆殿,戴上长孙皇后生前跳舞的面具,和李世民来了场转角遇到爱,但这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因当时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入夜后不得随便外出。

        贞观十年以前,由金吾卫(大概兼有北京市警备司令部、卫戍部队和公安武警系统,甚至城管的部分职能)扯着脖子接力传声,提示宵禁的开始和结束。后来有人觉得这种人肉闹钟太不方便了,于是提出用街鼓代替,于是在贞观十年后,我们能看到除去上元节三天外,每天早晚都能听到三百声(也有说三千声)夜禁或报晓鼓。

        按照唐律规定,犯夜禁者,要鞭挞二十。所以杜甫有一次和左金吾卫大将军李嗣业喝酒刷夜,调戏说:“喝醉了以后如果回去晚了,就怕碰上你们这些城管。”老杜的玩笑虽然很冷,不过却真实反映当时金吾卫对宫内外的警备和巡查是比较严格的。但对于因公事、吉时、凶事以及看病,可以根据文书出入,另外夜禁也只是针对街道而言,坊、市门关了后,你还是可以继续血拼、散步、开趴的。而对于宫殿内的宵禁则更为严格,处罚也更重,要杖八十,甚至有杖杀的例子。

        另外宫内各殿门都有守卫,除太极殿上閤门外,平时都门禁,入殿要检查门籍,对无籍擅入者要判有期徒刑两年半,如果带了器械,问题就更严重了。门籍的取得要经过不少手续,而且只是当日有效。武媚娘当时是才人,可能应该居住在掖庭宫,首先出掖庭宫门可能要经历几道门卡,到了承庆殿门又要刷卡,而且犯了夜禁,当时就会被拿下。但是犯了夜禁和擅入,应该不是死罪,唐太宗说她这是死罪,指的应该是她顺走了文德皇后的面具。唐律规定,偷盗皇家器物是“十恶”中的“大不敬”,是要杀头的大罪。武媚娘一时好奇心起,一下子就犯了三条大罪,不过主角光环笼罩下,这也都是浮云。

【物质方面】

武媚娘能看到线装书吗?

        《武媚娘传奇》还在拍摄时,片方曝光了一张武媚娘看书的剧照,就引发一阵口水。当时,唐史学者于赓哲发微博说:“武则天看上线装书啦,这片子有历史顾问吗?”只能说,于老师还是太天真,网友教了他正确打开国产古装历史剧的方式:“教授一眼就看到了书,我们一般都只看范冰冰的。”先不管这些,有意思的是片方的回应。据《扬子晚报》报道,范冰冰经纪人穆晓光接受采访时说,据片方了解,线装书在汉代、唐代就已经有了。

        
剧中武媚娘被罚抄长孙皇后所作的《女则》,明显是线装书。        

        震!惊!了!难怪有诗云:“闻道汉家全盛日,宣城太守知不知。黄河信有澄清日,宣城太守知不知。”——缓口气先。人说清兵入关为中国影视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和此剧组一比只能呵呵,人家拍剧之余做做考据,一下子将线装书起源推前了一千四五百年,地球已经装不下他们了。(说好的不吐槽呢)

        好了,接下来,只能说“据现有史料和现有研究,学界公认线装书出现在明代,在明中期开始流行起来”。在唐末五代之前,不要说线装书,就是像今天这样方块状的册子书,都不大见得到。

        东汉中期(2世纪左右),造纸术应用到书籍制作以后,中国书籍的书写载体为之一变,纸书出现,并逐渐取代简牍、帛书。希望片方说的线装书在汉代就出现了,不是指这个。因为虽然由简牍到纸书,书写载体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革,但书籍的形状并没有发生什么重大变化。简牍是用绳子将竹条、木条串联起来,编成册状卷起,阅读时由一侧向另一侧展开。从一开始,纸书的制作也是沿袭这种形态和方式。所以在唐末五代时印刷术普及之前,书籍的主要形态都是卷子状,而不是我们现在的方块状。所以对李白、杜甫、白居易来讲,书都是卷轴的。

        另外在晚唐的敦煌文书中,还能看到经折装的书籍,折叠起来呈方块状,更少的还有用线装订的册子,类似于今天的笔记本,但都和线装差别甚大。要走到线装书,还要经历宋元时期流行的蝴蝶装和包背装。

真正以羚羊角破金刚石的是谁?

        剧中武媚娘在大朝会上以羚羊角破天独国师冒充圣遗物的金刚石(应为天竺,当今特有的影视剧避讳法,可以联系《大汉天子》、《风中奇缘》、《一步之遥》等剧),这个事还真有,发生在唐代,不过不是武媚娘干的,而是当时著名的反佛打假斗士太史令傅奕做的。当时有一印度和尚持一金刚石冒充佛齿,坚不可摧,引得无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前往膜拜。傅奕当时卧病在床,就对他的儿子说:我听说这世上有种东西叫金刚石,坚硬无比,无物能摧,只有羚羊角可以破它,你可前往一试。他的儿子就带上羚羊角去看这个佛齿。见了之后,就拿出羚羊角一击打碎了佛齿。(《旧唐书·傅奕传》)

        
武媚娘以羚羊角将金刚石破为粉末。        

        羚羊角破金刚石,从硬度上讲,不可能,但也有说法是如果使用沉重的大羚羊角砸金刚石,也是有可能碎掉的,因为金刚石虽然硬度最高,但是刚度相对较低,遇到猛烈撞击也会碎掉。但像武媚娘这样十指纤纤,举重若轻地一抹,除了怀疑未来女皇内功深湛外,无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这方面入手研究研究,说不定可以申请个国家重大课题。

        

【延伸阅读】

荣新江:《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妹尾达彦:《长安都市规划》,三秦出版社,2012年。

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

马得志、马洪路:《唐代长安宫廷史话》,新华出版社,1984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